内容创作
搜索文档
广州6区发布内容创作扶持政策 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9 16:27
政策资金支持 - 海珠区每年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构建“数字文娱、数字营销、游戏电竞+版权”的“3+1”政策支撑体系,对内容创作企业年度奖励最高300万元,对单一优秀作品最高奖励35万元,对文化出海重点企业及作品最高补助40万元 [2] - 黄埔区对票房达到30亿元且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作品,企业最高可获4000万元补贴,对年度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原创网络游戏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对分账收入5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作品按收入1%给予出品方最高15万元奖励 [3] - 广州各区通过设立专项奖励资金、补贴、奖补等方式,为优质内容孵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2] 产业空间规划 - 天河区规划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产业集聚区,构建“一城双核”产业发展格局,以多形态空间匹配从内容制作到创意孵化的多场景需求,满足企业全周期扩展需求 [4] - 海珠区以琶洲片区为核心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基地集群,提供3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并对配套共享设施的基地年度最高奖励80万元 [4] - 白云区打造“直播选品+内容创作+品牌孵化”数字生态圈,将内容创作嵌入服装、化妆品、皮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链,实现从内容到商业的快速变现 [4][5] 全流程服务体系 - 越秀区构建“1+3+N”自媒体矩阵,提供从技能培训、场景支持到版权保护、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支持,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越秀高端人才VIP卡”,在入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 [7] - 天河区引进游戏行业协会和自媒体协会,设立“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和“天河游戏版权工作站”,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 [7] - 南沙区通过“政务服务增效工程”优化审批流程,针对企业演出场地调整为100平方米且可共享使用,从业人员为5人,创设大湾区最优审批条件,并通过“创作人才乐居工程”为引进人才连续发放30个月生活补贴 [7] 政策协同效应 - 广州天河、越秀、海珠、黄埔、白云、南沙6区的政策深度结合各自产业基因与发展愿景,形成既有侧重又互相补充的组合拳 [1] - 政策组合拳共同编织支持内容创作者发展的立体网络,既有直接资金刺激,也有长期产业生态培育,既关注企业也关怀个体需求 [8]
深圳“4+1”区发布创作政策包 创作企业最高奖励千万元 创作者最高资助144万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9 16:27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政府联合福田、宝安、南山、光明四区及前海合作区,系统发布了一套差异化、互补性、全覆盖的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旨在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产业支持网络,吸引全球创作者 [1] 构筑产业生态圈 - 福田区推出立体化“福立方”政策礼包,通过三大体系提供全周期支持,并提供一站式融资支持及打造文创特色银行 [2] - 光明区对入驻相关产业园区的文化企业或社会组织,按15元/平方米/月标准给予租金补贴,每家单位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最多支持3年 [2] - 宝安区打造“政策辅导+合规指导+版权保护+资源对接+内容推广”的创作支持体系,并探索组建深圳(宝安)新质影像创新应用中心,推动产业标准研制 [2] 打造创作聚集地 - 福田区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创意、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最高补贴500万元,对运营效益好、产业集聚度高的园区每年最高补贴500万元 [4] - 南山区释放智恒产业园和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微短剧产业集聚效应,市级及以上文创园改造为内容创作集聚区最高按实际投入20%资助,不超过300万元 [4] - 光明区吸引10余位B站科技区头部UP主落户,推出取景奖励政策,作品在光明取景不少于5处且展现城市形象的,播出后每部最高奖励10万元 [4] - 前海合作区依托国际人才港、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平台打造国际化创作枢纽,鼓励互联网平台设区域创作中心 [4] - 宝安区支持企业入驻重点优质楼宇并根据营业收入增速最高享受租金三折优惠,对符合条件营业首次达到相应规模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奖励 [5] 构建人才引力场 - 宝安区依据“凤凰英才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创作者提供最高144万元资助,并提供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保障,对引进人才的机构或个人最高奖励50万元 [7] - 福田区推出“用才计划”,对新媒体、影视文化等领域人才最高奖100万元,优秀创作者最高可认定为Ⅱ类福田英才并给予20万元补贴 [7] - 光明区计划推出科技内容创作者评价及服务保障办法,对符合规定的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7] - 前海合作区对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免征个税超香港税负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按个税差额补贴且补贴免税 [7] - 南山区推荐创作者参选青联委员等评选,并支持其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7] 培育创新动能 - 福田区发力影视、游戏领域,AI设计、AIGC应用最高补贴500万元,影视动漫作品入选重点项目最高补贴500万元,原创游戏单个项目补贴20万元(企业年最高200万元),电竞场馆建设最高补贴300万元,国际职业赛事最高补贴500万元 [8] - 宝安区举办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综合评比,对反响良好的网络影视作品最高资助100万元,对在海外发行的影视企业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资助 [8] - 南山区依托全球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服务资源,策划专项活动提升企业出海能力,并推荐优秀作品申报国家级荣誉 [8] - 前海合作区对境外社交媒体宣传前海文旅资源的机构,单条视频播放量200万的给予奖励,鼓励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上年度用户超2000万且服务收入增长超2000万元的,按研发投入10%给予一次性奖励 [9]
广东推出“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 向全球内容创作者发出邀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9 16:2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8日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主题为“创造正当时”,由腾讯公司主办,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1] - 活动汇聚了超过600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现场设有多种展区和创造营以促进深度交流 [5] 政策扶持 - 广州和深圳多个行政区首次集中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提供包括免费创作场景、流量扶持、资金激励、办公场地补贴及落户入学优先保障等全链条支持 [2] - 海珠区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南沙区则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和出海支持 [2] - 深圳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提供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及AI制作资助,南山区聚焦租金补贴和人才引进等八大举措 [3] 平台支持 - 腾讯公司宣布推出《腾讯平台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计划》,特别聚焦建设微信小店商业生态,形成针对商家、带货者、服务商的三维扶持体系 [3] 产业与市场环境 -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以及腾讯、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为内容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和广阔的创业平台 [5] - 广东是经济总量、外贸规模、区域创新、常住人口及网站网民数量第一大省,通过系统性政策引导和数字化平台赋能,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生态 [6]
东西南北中,发布到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9:34
政策扶持 - 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和南沙等6区及深圳市福田、南山、宝安和光明及前海合作区等5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包括免费创作场景、创意孵化、流量扶持、资金激励、办公场地优惠补贴、落户入学优先保障等[4] - 海珠区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4] - 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系统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微短剧及影视激励等[5] - 南山区提供租金补贴、人才引进、内容出海等八大举措[5] - 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4] 平台支持 - 腾讯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业务以及阅文集团等平台,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5] - 腾讯上线视频号破茧功能,帮助用户打破信息茧房,允许用户自主调节兴趣权重[6] - 活动汇聚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3] 创作生态 -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非遗、美食、美景众多,粤语歌曲、影视作品积淀深厚,为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灵感源泉[9] - 粤知一二将粤语文化和市井生活作为核心素材库,用脱口秀形式演绎社会热点,成功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具有全国吸引力的爆款内容[9] - 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全网有超过220万粉丝,通过粤语分享、古诗词分享传播广府文化[10] 人才吸引力 - 广东被创作者评价为商业中心、历史文化、粤菜美食什么都有,提供自由自在的创作环境[8][9] - 广东孕育出腾讯、华为、比亚迪、TCL、美的、大疆、希音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头部企业,为大众提供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10]
南财快评|广东为何“大手笔”拥抱全球创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8:16
活动概况 - 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文化馆举行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 腾讯公司主办[1] - 活动吸引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 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参加[1] - 广州6个区及深圳多个区发布因地制宜的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 旨在打造垂直特色内容生态[1] 扶持政策详情 - 政策包涵盖场地租金优惠 技术赋能 品牌提升 内容开发支持 跨境出海护航等一站式创业服务[2] - 政策包提供人才入户 人才绿卡 健康医疗 子女入学 住房保障等综合生活保障[2] - 广州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 提供税收优惠 免租园区 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2] - 深圳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 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 AI制作资助 微短剧及影视激励[2] 战略背景与动因 - 活动是广东首次系统性整合政策 平台 产业与人才资源拥抱互联网内容创作者[4] - 全球科技产业变革催生新需求 AI+时代人类创意更显珍贵 新技术为创意呈现提供更多可能[4] - 广东需在创意经济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以将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基础转化为数字经济生产优势[5] - 此举关乎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文化软实力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5] 产业基础与联动效应 - 广东是文化宝库和创作宝地 拥有粤剧等岭南传统文化及喜羊羊等现代动漫产品[5] - 全省动漫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 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体量[5] - 内容创作上游带动5G AI 硬件等技术 下游赋能电商 旅游 教育等服务业[6] - 动漫 游戏 视听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 创意密集型产业 高度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6] - 内容创作催生主播 选品师等大量新兴灵活就业岗位 为青年提供多元化职业路径[6]
南财快评|广东为何“大手笔”拥抱全球创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4:27
活动概况 - 广东举办“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向全球创作者发出邀约,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指导,腾讯公司主办,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参与 [1] - 广州市6个区及深圳市多个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政策以区为单位发布,旨在结合各区发展定位打造垂直特色内容生态,形成专业化集聚效应 [1] 扶持政策细节 - 政策包涵盖场地租金优惠、技术赋能、品牌提升、内容开发支持、跨境出海护航、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2] - 政策包在人才入户、人才绿卡、健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补贴等方面提供综合生活保障 [2] - 广州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 [2] - 深圳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微短剧及影视激励等 [2] 战略背景与动因 -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催生新需求,在“AI+”时代,人类独特的内容创意更显珍贵,新技术为创意呈现提供更多可能 [3] - 面对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的竞争,广东需将强大的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基础转化为数字经济优势,在“创意经济”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 - 此举是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推动文化软实力和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关乎从制造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攀升 [4] 产业基础与关联效应 - 广东是文化宝库和创作宝地,拥有悠久的岭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产业,全省动漫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体量 [4] - 内容创作上游能带动技术(5G、云计算、AI)和硬件(拍摄设备、穿戴设备)发展,下游能赋能电商、旅游、教育、文旅等服务业,并为制造业品牌提供创意支撑 [5] - 动漫、游戏、视听产业等内容创作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意密集型产业,具有绿色、高附加值特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5] - 内容创作催生主播、选品师、运营等大量新兴灵活就业岗位,为青年群体提供多元化职业路径 [5]
广东为何“大手笔”拥抱全球创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4:17
活动概况 - 由腾讯公司主办,广东及广州、深圳两级政府多部门指导支持的“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在广州举行,吸引了“影视飓风”、“毒舌电影”、“意公子”等知名创作者及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和主流媒体代表参与 [1] - 活动旨在向全球创作者发出“来粤创作 正当其时”的邀约 [1] 扶持政策详情 - 广州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浦、南沙及深圳福田、南山、宝安、光明、前海等11个区级单位发布了因地制宜的“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旨在打造垂直特色内容生态并形成专业化集聚效应 [1] - 政策细则涵盖场地租金优惠、技术赋能、品牌提升、内容开发支持、跨境出海护航、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服务,以及人才入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综合生活保障 [2] - 具体案例包括广州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深圳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微短剧及影视激励等 [2] 行业战略背景 - 行业正处于“互联网+”与“AI+”交汇的科技产业变革时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使得人类独特创意更显珍贵,同时新技术也为创意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3] - 面对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的竞争,广东需将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基础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优势,在“创意经济”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3] 区域产业基础 -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拥有超过600亿元产值的动漫产业,占据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体量,拥有从岭南传统文化到《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现代动漫产品的深厚文化底蕴 [4] - 内容创作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创意密集型产业,具有绿色、高附加值特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并能催生主播、选品师等大量新兴灵活就业岗位 [5] 产业链价值 - 内容创作行业上游可带动5G、云计算、AI技术及拍摄设备、穿戴设备等硬件发展,下游可赋能电商、旅游、教育、文旅等服务业,并为制造业品牌讲故事提供创意支撑 [5]
来粤创作更多“春天的故事”!广东向全球内容创作者发出邀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4:08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28日在广州举行,主题为“创造正当时”,旨在为全球内容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1] - 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腾讯公司主办,并获得广州、深圳多区政府支持 [1] - 活动汇聚了逾600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 [4] 政策扶持措施 - 广州和深圳共10个区及前海集中发布了“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提供包括免费创作场景、流量扶持、资金激励、办公场地补贴及落户入学优先保障等全链条支持 [2] - 广州市海珠区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 [2] - 深圳市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及微短剧激励等 [3] 平台与产业支持 - 腾讯公司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及阅文集团等平台,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提供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 [3] - 广东拥有腾讯、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为内容创作提供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和丰富的产业资源 [5] 活动内容与影响 - 活动现场设置了“岭南风华创造营”、“湾区好物创造营”等展区,并启动了与第十五届全运会相关的线上创作活动,激发创作灵感 [4] - 活动旨在利用广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和经济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
真金白银送“大礼包”!广州六区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好犀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1:13
活动与政策发布 - 腾讯在广深多部门支持下于广州举办"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并集中发布发展扶持政策包 [1] - 政策包涵盖资金扶持、培训孵化、平台曝光、商业变现等多维举措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提供系统性支持 [1] 海珠区扶持举措 - 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以激发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动能 [2] - 提供政策申报指导、流量资源链接等"一站式"服务并开放首批100处协拍场景 [2] - 建立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优秀人才落户并对文化出海重点企业及作品给予补助 [2] 天河区保障体系 - 以"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构建产业发展格局提供全流程服务体系 [3] - 规划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集聚区以多形态建筑满足企业全周期扩展需求 [3] - 引进游戏行业协会和自媒体协会并设立微短剧审查分中心、游戏产业服务中心等机构 [3] 越秀区人才政策 - 符合条件的内容创作者可申领分四类的"越秀高端人才VIP卡"享受综合服务保障 [4] - 依托人才引育扶持办法链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等平台打造高端人才汇聚地 [4] 黄埔区微短剧支持 - 构建从拍摄到内容变现的全链条扶持体系对微短剧拍摄基地和出品方进行奖励 [5] - 年承接50部以上微短剧的拍摄基地最高奖励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万元的基地按投资额10%最高奖励200万元 [5] - 分账收入50万元以上的微短剧按收入1%最高奖励出品方15万元 [5] 白云区直播产业 - 2024年全区直播近60万场销售额近300亿元均居广州市首位 [6] - 建立电商直播"白名单"企业管理清单实行包容监管和柔性执法措施 [6] - 提供载体支持、创业孵化、资源链接等服务并推出"云聚英才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6] 南沙区八大工程 - 配套超40万平方米内容创作产业集聚区提供租金优惠支持游戏、微短剧等特色园区建设 [7] - 为创作人才提供连续30个月生活补贴及住宿、交通等支持 [7] - 印发专项扶持办法聚焦游戏和微短剧领域覆盖从初创孵化到生态配套的13条扶持政策 [7]
Z Potentials|宁少锋,98年连续创业者,曾孵化亿级营收IP矩阵,人人都能做动画,探索AI Native泡泡玛特
Z Potentials· 2025-10-28 11:07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正在重塑内容创作行业,通过自动化执行环节使创作者能专注于创意,实现"人人都是创作者"[2] - Popi AI作为AI Native内容平台,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制作动画,并打造拥有独立故事和商业化潜力的虚拟生命体[3][4] - 公司通过AI技术将视频创作效率从7天/条提升至7-8小时/条,用3人团队完成过去数十人团队的工作量[24]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宁少锋为95后连续创业者,大学期间通过水果拼团、共享篮球机等项目积累商业经验[7][8] - 2019年创立MCN机构武汉映未来,旗下账号全网粉丝超1.5亿,年营收突破1亿元,成功孵化"叮叮喵"等头部IP[10] - 从MCN转型AI创业的动因是意识到内容行业存在创作成本高、产能有限、过度依赖平台等问题[12][16] Popi AI产品形态与功能 - PC端提供全链路AI创作工具,用户可用少量图片训练IP角色,由AI Agent自动生成分镜、脚本和视频[19] - APP端构建沉浸式创作者社区,用户可观看动画内容并一键参与二次创作[21] - 每个Popi角色配备创作Agent和运营Agent,具备持续产出内容和积累粉丝的能力[21] 内测数据与效率提升 - 3人团队运营"十二星座矩阵"账号群,1.5个月内发布132条视频,总播放量2032万,点赞量384万[22] - 创作效率提升约95%,从7天/视频缩短至7-8小时/视频,自动剪辑工具上线后将进一步优化[24] - "小小水瓶"账号单账号播放量达453万,点赞16.4万,验证AI内容被用户接受[22] 技术实现与行业洞察 - 选择国漫、美漫等现有模型能稳定生成的风格,顺着模型极限做应用而非挑战模型[27] - 通过Fine-tuning、工程框架搭建和context engineering解决人物一致性和模型幻觉问题[27] - 未来内容平台将从"大标签"驱动转向"个人标签"驱动,实现更精准的内容匹配[25] 商业模式与发展愿景 - 短期目标成为动画创作者的AI Agent,中期打造特定数据集内容平台,长期形成虚拟AI IP内容社交生态[31] - 愿景是成为AI时代的迪士尼,每周发布拥有独立故事、职业和性格的虚拟生命体[28] - 获得百度风投投资,计划通过持续产品迭代扩大市场认知[32] 创业方法论与执行策略 - 强调认知重要性,采用"认知上悲观+行动上乐观"的创业态度[34] - 坚持专注策略,认为早期创业最大风险是做得太多而非太少[38] - 通过拆解法分析产品核心要素,用稳定方法论筛选可持续方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