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子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说是铜臭味,而不是金臭味或者银臭味?
搜狐财经· 2025-04-28 19:27
货币材料演变 - 中国古代货币材料从贝壳演变为青铜、铁、白银和黄金,相关汉字多带"贝"或"金"字旁[1] - 铜在中国宋元明时期成为主要货币材料,因冶炼技术先进、储量丰富且耐储存[1] - 欧洲主要使用金币和白银作为货币材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1]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中国古代表现为铜币广泛流通而金银被收藏[1] 铜币的国际地位 - 宋元明时期中国铜币成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欧洲国家争相抢购[3] - 中世纪欧洲贫困导致金银短缺,铜币成为重要贸易结算工具[3] - 中国与印度等亚洲国家贸易顺差导致金银流入,加剧欧洲贵金属短缺[3] 贸易路线变革 -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切断亚欧陆上贸易路线,迫使欧洲转向海运[5] - 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海上航线,建立殖民地贸易网络[5] - 海运发展加剧欧洲金银短缺问题,导致"银荒"危机[5] 货币创新与掠夺 - 中国北宋发行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元明推行纸币制度[7] - 欧洲通过殖民掠夺解决银荒,葡萄牙在非洲建立"黄金海岸"[7] - 葡萄牙从巴西掠走价值超6亿美元金银和3亿美元钻石[7] - 西班牙征服美洲帝国,掠走大量黄金白银[8] 白银开采与流通 - 西班牙16世纪末控制全球85%黄金开采量[11] - 1521-1544年西班牙年均从美洲运回4万千克贵金属[11] - 1545-1560年西班牙年均运回246吨白银和5.5吨黄金[11] - 波托西银矿发现后,1563-1783年产出4.5万吨纯银[13] - 16世纪美洲白银产量占全球75%,17世纪达87%[13] - 16世纪中叶后美洲年均流入欧洲白银达50万镑[13]
漫说金牛与交子
搜狐财经· 2025-04-20 17:35
金融标志与文化象征 - 金牛作为金融业的标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纽约华尔街和上海外滩金融广场的金牛雕塑均由美籍意大利裔雕塑家阿图罗·迪·莫蒂卡创作 [1] - 成都市金牛区作为中国历史更悠久的"金牛"象征,与金融文化有深厚关联 [1] 古代金融创新与经济繁荣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起源于成都,最初由民间商铺发行,每千钱收取30钱保管费,后发展为固定面额的流通货币 [3] -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官方规范交子发行,限定成都16家富商专营,增强信用并减少与铁钱储备的绑定 [3] - 1024年北宋设立"益州交子务",发行首界官交子,以36万贯准备金发行126万贯,准备金率28%,确立主权货币性质 [4] - 交子采用分界发行制度,每三年(实足两年)以旧换新,控制发行质量与数量 [4] 货币体系与经济影响 - 交子缓解了宋代"钱荒"问题,通过超额发行促进货币循环,面额从1贯至10贯逐步调整为1贯和500文,与铁钱形成完整支付体系 [6] - 交子推动北宋四川经济文化鼎盛,商业活动发达为"三苏"等文人提供发展条件,并催生苏轼"农末皆利"等创新经济思想 [7] - 交子流通范围可能远超四川,山西出土的交子印版显示其面值770文,暗示在宋辽边界及岁币支付中广泛使用 [9][10] 历史地位与跨国贸易 - 交子比欧洲最早纸币早600多年,入选"影响世界的50大发明" [5] - 交子作为贸易媒介促进宋辽百年和平,体现"贸易即等价交换"的经济学原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