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

搜索文档
数据背后,一个比肩楼市的红利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8-02 12:14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M2余额330.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1] - CPI回升至0.1% 环比回暖但仍处低位 PPI连续第3个月回落至-3.6% [1] - 货币供应增加但物价未上涨 资产价格也未明显提升 [3] 货币流向分析 - 上半年居民贷款仅增加1.17万亿元 占M2增量16.76万亿元的7% [4] - 约30%新增货币通过政府债券融资流向政府 用于债务置换和产业投资 [4] - 约60%新增货币流向企业 主要用于扩大生产 导致产能过剩 [5] - 出口企业获得资金后 产品出口赚取外汇但资金未完全回流 [5] 外贸与资金外流 - 上半年贸易顺差5867亿美元 [7] - 6月末外币存款规模达8248.7亿美元 上半年增加1463.2亿美元 [8] - 非金融公司(主要是出口企业)是美元存款增加的主要来源 [8] - 部分出口企业将美元收入留存海外 投资美元资产 [9] 资金回流策略 - 香港资本市场被赋予吸引外汇资金回流的重任 [10] - 内地企业加速港股IPO 放开人民币直接投资港股 [10] - 香港推出稳定币法案 开放数字资产经营权以吸引资金 [10] - 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将推动资金流向港股 [12] 投资机会 - 港股优质企业及指数资产可能成为外资和回流外汇的首选 [12] - 香港数字资产领域具有发展前景 [10] - 资金配置需顺应市场趋势 关注港股相关机会 [12]
刘煜辉:中国经济正处“通缩象限”边缘 周期或迎关键转折
新浪证券· 2025-07-29 15:59
宏观经济周期分析 - 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于"美林投资时钟"中的"通货紧缩"象限尾部阶段 该状态已持续超过三年 [1] - 工业通缩压力仍然存在 PTA指数最新读数为-3.7 且该指标已连续3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 [1] - 下半年可能出现投资时钟转向 通缩窗口有望关闭 政策方向转变将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1] 政策导向与市场影响 - "反内卷"被确立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核心目标 政策执行力度将达到最高级别 [2] - 政策资源可能从安全主题向发展领域倾斜 这将为资本市场创造结构性机会 [2] - 若政策有效实施 将有助于缓解通缩压力 并成为影响资本市场的新变量 [2] 市场预期变化 - A股市场已提前反映政策转向预期 表现出对宏观趋势变化的敏感性 [1] - 政策细节预计将在月底前通过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 市场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2]
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物价工资良性循环趋于稳定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核心观点 - 日本经济正稳步迈向摆脱通货紧缩,工资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趋于稳定[1] - 2023年物价出现40年来首次上涨,2025年春季劳资谈判工资涨幅超过2024年创下的32年新高[1] - 经济复苏局面持续超过5年(2020年5月至2025年6月),为二战后第三长周期,呈现"成熟化的长期化状态"[2] 经济复苏结构变化 - 当前复苏由服务业拉动(区别于过去两次由出口和生产主导的模式),对海外经济下行的脆弱性降低[2] - 劳动力短缺推动人工费比率高的服务领域物价上涨,服务物价涨幅近年接近2%,企业定价和工资设定行为改变[1] 外部风险因素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通过直接/间接途径拖累经济,需警惕乘用车产量减少对钢铁、运输等广泛产业的连锁影响[2] - 中美贸易摩擦的间接影响曾导致日本经济衰退,当前贸易问题被视为摆脱通缩的试金石[2] 个人消费疲软原因 - 家庭可支配收入改善且金融资产增加,但消费复苏缓慢,占GDP过半的个人消费缺乏强劲势头[2] - 消费者对工资可持续性存疑,物价上涨预期抑制支出,单身家庭因不安情绪提高储蓄率[3] - 政策需推动稳定物价上涨、加快工资增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晚年不确定性[3]
突发!俄罗斯央行:降息200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07-26 17:46
俄罗斯央行降息决策 - 俄罗斯央行将关键利率下调200个基点至18.00%,为年内第二次降息 [1] - 降息主要原因为通胀压力下降速度快于预期、内需增速放缓以及经济回归平衡增长轨道 [1] 通胀与货币政策展望 - 俄罗斯央行预计2026年通胀将回到4.0%的目标水平 [3] - 2025年通胀指标从一季度8.2%下降至二季度4.8%,核心通胀从8.8%降至4.5% [3] - 预计2026年关键利率将在12.0%-13.0%之间,货币政策将长期保持紧缩 [3] 经济与需求状况 - 紧缩货币政策对需求影响明显,需求扩张逐渐放缓 [3] - 生产商降低对消费领域需求增长的预期,投资活动保持活跃 [3] - 政府部门投资预计扩大,但增长率将低于前两年 [3] 劳动力市场状况 - 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有所缓解,报告员工短缺的公司数量下降 [4] - 工资增长率仍高于劳动生产率,失业率保持历史低位 [4] - 员工短缺仍是潜在通胀风险因素 [4] 信贷市场表现 - 信贷扩张速度慢于前两年,各细分市场趋势不均衡 [4] - 消费贷款组合继续收缩,抵押贷款和企业贷款温和增长 [4] - 信贷活动主要受借贷需求温和影响,而非信贷供应限制 [4] 央行行长表态 - 通胀风险普遍存在,但需考虑信贷和需求降温快于预期的通缩风险 [5] - 财政政策是重要预测因素,若政策变化可能调整利率路径 [5] - 俄罗斯正在回归通胀目标,但需要保持决策耐心和审慎 [5]
澳联储2026年降息路径浮现:经济学家预测三次降息至3.1% 宽松节奏审慎落后于全球同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1:54
澳大利亚央行货币政策展望 - 经济学家预测澳大利亚央行将在2026年初完成三次降息 将现金利率从3 85%下调至3 1% [1] - 当前政策路径与货币市场定价基本保持一致 但行动速度较英国 加拿大 新西兰等国央行更审慎 [1] - 澳联储7月意外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与市场降息预期形成反差 决策层认为第三次降息将与其"谨慎渐进"原则冲突 [3]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比较 - 美联储在2024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 25%-4 5% 但2025年降息必要性因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而降低 [1] - 彭博经济研究预测未来数月全球23家主要央行中多数将延续适度降息趋势 [1] 澳大利亚经济数据与市场预期 - 澳大利亚6月失业率意外升至4 3%的四年高位 但年化就业增长率仍维持在2% [3] - 西太平洋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8月降息可能性高于7月 因最新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招聘活动几乎停滞 [3] - 部分机构如美国银行和先锋投资预期未来澳联储仅会再实施两次降息 因通货紧缩进程缓慢 [3]
接下来,好好存钱,你就是赢家
大胡子说房· 2025-07-19 13:14
居民财富缩水 - 居民财富总市值从400万亿人民币降至300万亿人民币,缩水约100万亿人民币 [2] - 财富缩水主要源于房产价格回落 [3][4] 通货紧缩趋势 - PPI数据下跌3.3%,代表工厂商品出厂价下降 [5] - CPI数据下跌3.6%,代表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5] - 两项指数双双下跌表明紧缩已形成大趋势 [6] 资产配置误区 - 多数人仍用通胀周期的资产配置思维应对通缩 [7][10] - 通胀周期特点是实际利率为负,负债即资产 [12] - 通缩周期实际利率升高,流动性不足导致投资易亏损 [15] 国际经验借鉴 - 可参考日本90年代后、美国大萧条后、韩国97年金融风暴后的应对经验 [17] - 日本通缩30年中成功者关键在于重视储蓄存钱 [17] - 当前经济阶段类似日本1991年泡沫破裂、韩国1997年危机、美国1926年大萧条 [17] 通缩周期特征 - 通缩周期可能持续10-20年 [18] - 分配结构矛盾是通缩难解决根源:中老年群体有财富但消费意愿低,年轻群体有消费能力但缺乏财富 [21][22][23] - 日本通过30年时间实现代际财富再分配才走出通缩 [24] 资产配置建议 - 通缩周期应持有现金和稳定生息资产 [30] - 银行存款利息虽低但现金实际购买力在通缩中上升 [30] - 建议60%-80%家庭财富配置低风险稳定收益资产 [33] - 当前阶段保住本金比追求风险收益更重要 [34] 周期转换策略 - 通胀周期应持有优质债务 [32] - 通缩周期应坚定持有现金 [32] - 除非出现分配机制改革或股市大牛市,否则应保持保守配置 [32]
【新华解读】6月份我国CPI同比增速“转正”怎么看?
新华财经· 2025-07-09 19:53
CPI同比由降转涨 - 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4个月下行趋势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创14个月新高 [1] - CPI环比下降0.1% 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 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驱动CPI改善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5%(上月1.0%) 减少CPI下拉影响0.18个百分点 [2] - 油价变动使能源价格降幅收窄1.0个百分点 减少CPI下拉影响0.08个百分点 [2]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 合计拉动CPI上涨0.21个百分点 [2] - 国际油价触底回升 主因伊以冲突、夏季消费恢复及战略储备采购 [2] 扩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 核心CPI连续4个月上涨 从2月-0.1%升至6月0.7% [3] - 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1.0% [3] -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降幅收窄至3.4%和2.5% 为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降幅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促进消费扩张 [3] 食品价格贡献边际改善 - 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0.3%(上月0.4%) [4] - 鲜果价格同比上涨6.1% 拉动CPI上涨0.12个百分点 [4] - 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下降 同比上涨2.7% [4] - 猪肉价格同比转降8.5% 下拉CPI约0.12个百分点 [4] - 食品价格环比降幅0.4% 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 [4] PPI持续承压 - PPI环比下降0.4% 同比降幅扩大至3.6%(上月3.3%) [4] - 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0.6% 影响PPI环比降0.42个百分点 [4] - 生产资料价格同比降4.4% 影响PPI下降3.26个百分点 [4] - 钢材水泥供给充足、电煤需求减少、外需不足共同压制价格 [5] 政策与展望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5] - 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收敛 CPI或低位温和回升 [5] - 下半年CPI有望温和修复 PPI降幅或收窄 宏观政策对冲外部压力 [6]
接下来,好好存钱,你就是赢家
大胡子说房· 2025-07-08 20:24
居民财富缩水 - 居民财富总市值从400万亿人民币降至300万亿人民币,损失约100万亿人民币 [2] - 财富缩水主要源于房产价格回落 [3][4] 通缩形成原因 - PPI数据下跌3.3%,CPI数据下跌3.6%,显示通缩已成大趋势 [5][6] - 分配结构矛盾:中老年群体掌握财富但消费意愿低,年轻群体消费能力强但缺乏财富积累 [21][22][23] 通胀与通缩周期差异 - 通胀周期特点为实际利率为负,负债即资产,加杠杆投资容易赚钱 [12][13][14] - 通缩周期实际利率高,流动性不足,资产无溢价,投资易亏损 [15] 历史经验借鉴 - 日本通缩30年,部分人通过储蓄和稳定收益资产实现财富增长 [17] - 当前经济周期类似日本1991年泡沫破裂、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美国1926年大萧条 [17] 通缩应对策略 - 应持有60%-80%家庭财富于低风险稳定收益资产 [33] - 通缩时期应持有现金而非债务,1%存款利息在物价下跌环境下实际收益为正 [30][32] - 需等待分配政策调整或股市大牛市出现才能转向风险资产 [32] 资产配置建议 - 现阶段重点配置能稳健生息的存款类资产 [30] - 保住本金比追求风险收益更重要 [34] - 需根据不同经济周期调整资产配置思路 [31]
接下来,好好存钱,你就是赢家
大胡子说房· 2025-07-05 12:50
居民财富变化 - 居民财富总市值从400万亿人民币降至300万亿人民币 缩水约100万亿人民币 [2] - 财富缩水主要源于房产价格回落 [3][4] 通缩数据表现 - PPI(工厂商品出厂价)同比下跌3_3% 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跌3_6% 显示通缩趋势形成 [5][6] - 当前经济环境与日本1991年泡沫破裂 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 美国1926年大萧条具有相似性 [17] 通胀与通缩周期差异 - 通胀周期特点为实际利率为负 负债转化为资产 杠杆投资易获利 [12][13] - 通缩周期实际利率上升 资产溢价消失 沿用通胀期配置策略将导致财富缩水 [14][15] - 历史经验显示通缩周期可能持续10-20年 需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18][24] 通缩期资产配置建议 - 60%-80%家庭财富应配置低风险生息资产 如银行存款 稳定收益类产品 [33] - 通缩期货币升值 持有现金优于持有债务 1%存款利率实际购买力增强 [30][32] - 日本韩国案例表明 通缩期保住本金比追求风险收益更重要 [30][34] 结构性矛盾分析 - 财富集中于消费意愿弱的中老年群体 年轻群体缺乏原始积累 形成流动性困境 [21][22] - 分配机制未调整情况下 通缩周期可能长期延续 [24]
瑞士通胀反弹,但仍接近通缩水平
快讯· 2025-07-03 14:44
瑞士通胀反弹 - 瑞士6月份年度通货膨胀率上升至0 1% 5月份为-0 1% [1] - 通胀水平仍接近通货紧缩区间 显示经济面临通缩压力 [1] 瑞士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 瑞士央行上月将基准利率降至零 以抑制瑞郎需求 [1] - 数据强化了央行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实施负利率政策的预期 [1] 瑞郎汇率影响 - 2023年初以来瑞郎兑美元升值近15% [1] - 货币升值导致进口商品和服务价格下降 加剧通缩压力 [1] - 瑞郎快速升值削弱了瑞士出口产品竞争力 包括奢侈手表和药品等关键行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