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工品汇
搜索文档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合作升级
每日商报· 2025-10-30 06:15
战略合作与业务成果 -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心仓品类拓展与扩容,探索工业品电商创新模式,并在需求管理、资源协同、智能履约与数据治理等领域实现战略协同 [1] - 京东工业发布11.11战报,其五金城约200个工业品品类和近千个品牌成交额实现倍增 [1] - 德力西电气在京东工业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2%,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增长172% [1] - 自2019年合作以来,双方2024年累计服务大型企业数同比增长61%,覆盖能源、制造、政府、地产等行业,新客户占比达66% [1]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中国工业品行业以外向型为主,面临外贸环境冲击,许多外贸企业缺乏国内营销经验,在拓展国内市场时遇到能力瓶颈 [2] - 京东工业定位为上游制造商和下游客户兜底,帮助上游找产品出路并铺建数字化渠道,帮助下游实现一站式低价稳定采购 [2] - 公司成长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与工业品数智化采购服务平台,服务约11000家大型企业和数百万家中小企业 [2] 供应链解决方案与技术创新 - 针对低压电气采购时效性难题和突发需求,双方共同推进德力西电气产品自营入仓行动 [3] - 为解决入仓难痛点,双方探索无码入仓方式,使入仓商品同比增长4倍,并提升入仓时效、降低错发率、提高紧急订单履约率 [3] - 京东工业作为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运用“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等,联手合作伙伴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1][2][3]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合作升级 超级供应链在工业品行业落地新样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4:44
战略合作与业务协同 - 京东工业与德力西电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中心仓品类拓展与扩容,并探索工业品电商创新模式 [1] - 双方将基于“太璞”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在需求管理、资源协同、智能履约与数据治理等关键领域实现战略协同与能力共建 [1] - 合作旨在探索“京东超级供应链”在工业领域的落地,为中国工业品行业探索创新路径 [1] 业务增长与市场表现 - 京东工业11.11战报显示,京东五金城约200个工业品品类和近千个品牌成交额实现倍增 [1] - 面向中小企业的京东工品汇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113% [1] - 德力西电气在京东工业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2%,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58%,客单价同比增长172% [1] - 自2019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2024年双方累计服务大型企业数同比增长61%,新客户占比达到66% [2] 供应链效率提升 - 京东工业通过“京仓京配”服务模式,支持京准达、及时达、小时达、48小时达、72小时达等多种高效履约配送模式 [5] - 双方共同推进无码入仓的新型入仓方式,使入仓商品同比增长4倍,入仓时效、错发率和紧急订单履约率获得极大提升 [4] - 公司自营中心仓覆盖近百个核心品类,全面覆盖主要工业生产地区,以满足多场景采购和应急、保供需求 [5] 行业倡议与品质保障 - 京东工业联合中国工业报启动“中国工业品不虚标行动”,对平台虚标产品实施假一赔十,并对相关供应商一票否决 [7] - 该行动旨在严控供应链准入与管理体系,建立质量问题问责机制,并以数智技术赋能诚信商家 [7] - 倡议得到行业认可,德力西电气表示希望与京东工业形成双向背书,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7] 市场定位与服务范围 - 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服务企业与工业品数智化采购服务平台,服务约11000家大型企业和数百万家中小企业 [3] - 公司通过太璞解决方案、京东工品汇、京东五金城、京东工业国际等平台及产品,服务各类客户群体 [3] - 公司致力于帮助工业品品牌触达更多企业客户,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覆盖能源、制造、政府、地产等诸多行业 [2][3]
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2024年营收204亿元 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20.1%
格隆汇APP· 2025-09-28 21:49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京东工业于9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瑞银 [1] - 公司是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按2024年交易额计规模为第二名的近三倍 [1] - 公司亦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按2024年交易额计市场份额达4.1% [1] 客户基础与供应链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十二个月内,公司服务约11,100个重点企业客户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重点企业客户包括约6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2] - 公司提供约8,110万个SKU,涵盖80个产品类别,商品供应源自约158,0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 [2]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41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0.1% [3]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人民币13亿元,2023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增至人民币7.6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净利润人民币4.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9亿元 [3] 业务模式与收入构成 - 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商品销售,其余来自交易平台、广告及技术服务 [3] - 不涉及京东集团流量的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52.9%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3.9% [4] - 自京东集团平台所得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 [4] 融资用途 - 此次融资所得款项拟用于在未来48至60个月内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及进行跨地域业务扩张 [4] - 部分资金预计将用于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要 [4]
京东工业:携手实验室行业领军品牌共建数智供应链 助力产学研创新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0 10:24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实验室用品供应链效率要求提高 但传统采购模式存在产品交付周期长 应急能力弱 售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1] - 企业及科研机构内部采购流程碎片化 管理效率低 价格不透明导致成本管控困难 存在合规与资产管理漏洞风险[1] - 传统采购和流通模式无法满足科研工作需求 行业亟需数智技术驱动的供应链变革[1] 京东工业的解决方案 - 构建全链路数智化供应链体系 高效链接供需两端 推动实验室用品供应链全链路数智化[2] - 通过"一品通多端"能力 包括太璞数实一体供应链解决方案 京东工品汇 京东五金城 京东工业国际等平台服务各类客户[2] - 投入亿级资源推进自营供应链建设 坚定控品质 扩用户 建能力[2] 客户价值创造 - 凭借品控体系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实现严选品质 依托供应链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提供更具竞争力价格[3] - 构建全链路数字化平台打通选型-采购-运维闭环 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化[3] - 结合历史采购数据与研发计划预判耗材需求 提升交付敏捷性 高效规避库存占款和断供风险[3] 战略定位与合作 - 京东工业作为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 联手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实验室用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3] - 积极联手实验室用品行业头部品牌 包括赛默飞 默克生命科学 国药试剂 TCI 正晃 艾本德等全球和中国领军企业[1] - 助力企业科研部门和高校院所采购降本增效 为产学研创新提速提供数智驱动保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