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璞
搜索文档
星瞰IPO|京东工业四闯港交所,刘强东资本版图或将再添丁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53
IPO基本信息 - 京东工业于9月28日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计划募资5亿美元,预计最快10月至11月完成上市 [1] - 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瑞银为本次IPO联席保荐人 [1] - 若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麾下第六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完成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扫清了港股IPO的境内审批障碍 [4] 公司发展与融资历程 - 公司前身为京东商城工业品板块,定位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于2019年内部重组后正式建立 [2] - 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公司完成A轮、A-1轮、B轮优先股融资,累计融资6.35亿美元 [2] - 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67亿美元,但B轮后不到一个月即以每股1.7354美元回购部分Pre-A轮优先股,较B轮价格2.5877美元打6.7折 [2] - 京东集团于2023年3月30日宣布分拆京东工业上市,此前曾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2025年4月三次递表,前两次因境内审批问题导致招股书失效 [3] 股权结构 - 截至申请日,公司总股本为24.66亿股,京东集团通过3家公司间接持有19.44亿股,占总股本的78.84% [4] - 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单独持有3.68%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Domking Investment(2.42%)、红杉中国(1.37%)、GGV(1.01%)等 [5] 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主要面向制造业、能源、交通等企业,提供MRO和BOM交易平台 [6] - 通过专属数字化采购系统服务重点企业客户,并通过京东五金城和京东工品汇服务中小企业客户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12个月内,公司为1.11万个重点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平台上有15.8万家商家,SKU数量达约8110万个,是中国最大的MRO交易平台 [7] - 公司收入超九成来自商品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占比不足一成,具有显著的产业电商特征 [7]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1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1%,但同比增速从2022年的36.6%放缓至2024年的17.7%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03亿元,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18.9% [7] - 公司于2023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13亿元转为盈利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增长至7.6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5亿元,同比增长54.9%,净利润率微升至4.4% [8] - 商品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3.5% [9] 核心战略与运营独立性 - 公司核心战略是发展名为“太璞”的全链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客户提供采购战略咨询、技术服务和商品供应等 [10] - 公司对京东商城入口流量的依赖逐年降低,来自京东商城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7.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6.1% [10] - 分拆上市被视为能给子版块带来更多资金支持、提高独立性并提升整体估值的策略 [11]
刘强东第6个IPO要来了,半年收入破百亿
搜狐财经· 2025-09-29 15:53
刘强东,第6个IPO越来越近。 继9月22日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后,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工业)于9月28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上市进程显示,京东工业于2023年3月首次递表港交所,次月向中国证监会递交IPO备案申请,后招股书失效。2024年9月,京东工业时隔18个月重启港股 IPO,并于今年3月更新招股书。 一切顺利的话,京东工业有望在年内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6家上市公司。此外,与京东工业同 时分拆的京东产发,被传暂缓IPO。 招股书显示,作为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京东工业通过践行变革性的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帮助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增效及合规。 具体而言,京东工业通过"太璞"这一"数"(数智)、"实"(商品)结合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 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太璞"建立在其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之上,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工业品及提供相 关服务获得收入。 来源:直通IPO,文/王非 截至2024年底,按SKU数量计,京东工业在 ...
新股消息 | 京东工业更新招股书 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30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9月28日披露,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工业)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 申请书,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及瑞银为联席保荐人。 该公司于2017年开始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MRO 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该公司排名第一,规模为第 二名的近三倍。根据同一资料显示,随着向更广阔的工业供应链市场扩展,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该公司亦 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该公司规模的持续增长充分证明 了业务模式的高效性。自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的收入由约人民币141亿元增至人民币204亿元,复合年增 长率为20.1%。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24年在中国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拥有最广泛的客户覆盖。截 至2025年6月30日前的十二个月内,该公司服务约11,100个重点企业客户。2025年上半年,重点企业客户包括 约6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 ...
刘强东“闷声”第六个IPO:不是卖消费品,而是啃工业硬骨头
搜狐财经· 2025-09-28 09:16
京东工业IPO的备案通知书只是一张薄薄的纸,却承载着刘强东对供应链执念的重量。 9月22日,中国证监会的一纸备案通知书为京东工业港股IPO亮了绿灯。这家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的公司,有望成为刘强东麾下第六家上市企业。 从2004年京东多媒体到今天的京东工业,刘强东的创业史已走过21个年头。他在近期的一次内部分享中反思:"最近这五年,京东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可 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 京东工业的上市,恰似刘强东对"失落五年"的突破。作为京东系中最贴近B端和制造业的业务,它承载着刘强东将供应链效率革命从消费端延伸到产业端 的野望。 IPO之路:一波三折的上市历程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料显示,该公司曾于2023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因申请失效而搁浅。2024年9月,京东工业重启IPO进 程,并于今年3月更新了招股书。 港交所规定IPO需在递表后6个月内完成聆讯,京东工业于3月30日递表,截止日期为9月30日。此次获得证监会备案通过,标志着京东工业已清除境内监 管的主要障碍,为最终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备案通知书,京东工业计划发行不超过253,309,800股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刘强东的第六个IPO,上市倒计时
36氪· 2025-09-23 12:05
上市进程与公司地位 - 京东工业已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若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旗下的第六家上市公司 [1] - 公司曾于2023年3月和2024年9月两次提交招股书但均失效,于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递交招股书 [1] - 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为美林、高盛和海通国际 [1] 业务模式与运营规模 - 京东工业是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公司,其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1] - 公司通过“太璞”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服务,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提供约5710万个SKU,覆盖77个产品类别 [2] - 公司的商品供应网络由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 [2] - 京东工业已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2]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史 - IPO前,京东集团通过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京东工业77.32%的股份,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 [3] - 公司在2020年完成2.3亿美元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中国等跟投 [3] - 在2023年的B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约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7亿元) [3] - 中东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与阿布扎比政府旗下Mubadala各持股1.57%,红杉中国持股1.37% [3]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41.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3.98亿元 [4][5] - 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从2022年的亏损13.34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盈利7.62亿元 [5] - 商品收入是核心板块,2024年占比高达94% [5] - 营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36.63%降至2024年的17.66% [6] - 销售毛利率从2021年的18.6%下滑至2024年的16.2% [6] 关联交易与资金用途 - 公司对京东集团平台存在业务依赖,2024年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为81亿元,占总收入的39.7% [6] - 此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跨地域业务、进行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一般营运资金需求 [3]
刘强东的第六个IPO,上市倒计时!
新浪财经· 2025-09-22 22:22
上市进程与公司概况 - 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2.53亿股普通股 [3] - 若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旗下的第六家上市公司 [3] - 公司上市过程一波三折,曾于2023年3月和2024年9月两次提交招股书但失效,于2025年3月30日第三次递交招股书 [4] - 京东集团所有业务均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4] 业务模式与运营数据 - 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子集团 [5] - 业务从MRO采购服务起步,已发展为覆盖全链路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商,提供名为“太璞”的全链路数智化解决方案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京东工业提供约5710万个SKU,覆盖77个产品类别,供应网络包含约121,700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 [5] - 公司已发布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 [5]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程 - 京东集团通过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有京东工业77.32%的股份,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 [6] - 公司在2023年B轮融资后估值达到约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7亿元 [6] - 重要股东包括红杉中国持股1.37%,以及阿布扎比投资基金42XFund和阿布扎比政府旗下Mubadala各持股1.57% [6] - 融资历程包括2020年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的2.3亿美元A轮融资,以及2023年由中东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 [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141.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3.98亿元 [8] - 净利润在2024年达到7.62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而2022年净亏损为13.34亿元 [8] - 商品收入是核心板块,2024年占比高达94%,服务收入占比较低 [8] - 盈利增长得益于规模效应带来的采购成本降低以及前期期权费用的计提 [8] 财务趋势与关联交易 - 营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从2022年的36.63%降至2024年的17.66% [9] - 销售毛利率面临压力,从2021年的18.6%降至2024年的16.2% [9] - 公司对京东集团平台存在业务依赖,2024年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为81亿元,占总收入的39.7%,该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9] 募资用途与上市时间表 - 此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拓展跨地域业务、进行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7] - 港交所规定IPO需在递表后6个月内完成聆讯,京东工业于2025年3月30日递表,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但截至2025年9月22日仍未收到聆讯通知 [10]
新股消息 | 京东工业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6:38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2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JINGDONG Industrials, Inc.(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公司拟 发行不超过253,309,800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据招股书,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公司通过名为"太璞"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 供应链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太璞"建立在公司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之上,涵盖商品、采购、履约及运营。 据招股书,经过多年发展,京东工业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公司排名第一,规模 为第二名的近三倍。根据同一资料显示,随着公司向更广阔的工业供应链市场扩展,按2024年的交易额计,公司亦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 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4.1%。公司规模的持续增长充分证明了公司业务模式的高效性。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交易额由约人民币223亿元增至人民 币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
京东工业与格林美深化战略合作 打造全球数智供应链发展标杆
搜狐网· 2025-04-22 09:47
战略合作框架 - 格林美与京东工业签署出海供应链稳定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基于合作共赢 响应国家号召 助力国内外贸企业平稳着陆的愿景 [1] - 格林美是世界开采城市矿山的领导者 世界新能源产业推动者 世界领先废物循环产业集团 世界新能源行业核心供应商 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 采用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业务模式 [1] - 京东工业是中国领先工业供应链技术与解决方案服务商 具备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力 供应链技术能力和运营经验 拥有数实一体数智供应链专业解决方案太璞 [2] 出口转内销支持 - 京东集团开启出口转内销扶持行动 未来一年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 [3] - 格林美拟通过京东工业平台采购不低于50亿元商品 包括机械装备 工程材料 备品备件等11个类目通用物资 配置印尼项目建设 [3] - 双方依托湖北武汉—印尼直航船运和格林美印尼园区基地 共同建设中企出海东南亚供应链快速响应体系 帮助外贸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 [4] 供应链数智化升级 - 双方团队在供应链数智化升级方面积极探索 助力格林美采购全链信息化系统升级优化 基于供应链特性进行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 [5] - 京东工业通过数智化系统对接赋能格林美采购全链系统 共建物料标准化体系 结合采购需求及库存信息 利用辅助分析 AI辅助采购决策等手段提升效率 [5] - 格林美2024年引入京东工业太璞数实一体供应链解决方案 打造循环产业供应链数智化升级标杆 [5] 履约保供体系 - 京东工业根据格林美物料管理需求量身部署企配中心和前置仓 在荆门 武汉 泰兴 无锡 福安 宜春等园区基地部署前置仓和智能柜或配置工业企配仓 [6] - 双方在仓储管理 运营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 联通并优化各关联公司多渠道库存 提升库存周转效率 降低仓储物流成本 [6] - 在格林美印尼园区配置中心仓 前置仓 线边柜等客制化末端履约矩阵 提升海外供应链效率 [7] 海外合作成效 - 格林美印尼青美邦园区首次实现数字化需求提报和询价 部分商品可直接下单 大幅缩短沟通和决策周期 [7] - 京东工业提供出口授权 让格林美享受中国出口退税和进口国关税减免 [7] - 依托京东工业伴随式出海服务 格林美印尼青美邦园区综合采购效率提升30% 部分商品采购成本降低18% [7]
刘强东与李斌一起吃外卖
盐财经· 2025-04-10 21:08
京东外卖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于2月11日正式上线并启动商家招募 2025年5月1日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 [2] - 上线40天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 [4] - 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并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缴纳 [3] - 公司通过为骑手缴纳社保和低佣金策略试图突破美团和饿了么主导的市场格局 [5][6] 外卖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行业存在多玩家竞争格局 美团和饿了么主导市场但仍为第三甚至第四家企业留下空间 [6] - 美团已多次举办商家恳谈会致力于解决商家问题 [6] - 骑手配送单价持续下滑 超时一秒扣40%配送费 [8] - 骑手日均接单量约40-50单 每单收入3-4元 [10] 京东工业上市进展 - 京东工业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 [12] - B轮融资后估值达67亿美元 融资总额3亿美元 [13][14] - IPO前京东持股77.32% 红杉中国持股1.37% 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 [15] - 公司曾完成多轮融资:2020年A轮融资2.3亿美元 2021年A-1轮融资1.05亿美元 [14] 京东工业发展历程 - 2017年7月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独立业务单位运营工业供应链技术服务 [14] - 2018年10月成为JD.com一级品类并获得首页入口 [14] - 2020年8月收购苏州工品汇成为全资子公司 [14] - 2021年9月被工信部认定为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14] - 2023年12月发布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太璞"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