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器官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首次实现全国编码统一!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助力价格纠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22:09
近日,国家医保局举办医保医用耗材分类规则解读直播活动。 本次直播聚焦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官、 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进行专题解读。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表示,优化调整后的分类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各类耗材功能特征,解 决了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能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为我国医保精细 化管理及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编码助力价格纠偏 本次分类依据药监部门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信息,将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用途、结构组成的医用耗材归 入同一分类。 国家医保局价采中心邓文艳介绍,以第一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药物洗脱冠脉支架为例,冠状动脉钴 铬合金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系统、铂铬合金可降解涂层依维莫司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等 产品的注册证名称各不相同,非心脏领域的专家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难免都会存在疑问。 邓文艳表示,"在没有医保医用耗材代码以前,我们首先要筛选出名称近似的产品。以我们的药物洗脱 冠脉支架为例,'支架系统'就是关键词。筛出以后,我们要对产品的注册证和说明书进行审核,明确植 入 ...
我国已完成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
央视新闻· 2025-09-15 09:16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我国已完成血管介入支架、人工器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等7类医 保医用耗材的分类优化工作,将逐步解决医用耗材"识别难、区分难、管理难"等问题,提升了医保管理 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长期以来,医用耗材产品命名缺乏统一标准,企业自主命名空间较大,致使市场上出现部分不同规格、 不同功能的产品共用同一名称,而部分本质相同的产品却拥有多个名称的现象,对医保的精准支付和基 金监管,以及医疗机构的耗材招标采购增添了难度。 为此,国家医保局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修订。目前已完成分类优化工作的7类医保 医用耗材包括:血管介入支架、血管介入球囊、非血管介入支架、非血管介入球囊、吻合器、人工器 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 此次医用耗材分类优化工作尊重支持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例如,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是心脏起搏 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它可通过微创方式经静脉植入心腔内,具有无切口、无囊袋、无导线的优势。本次 分类调整将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单独分类,充分关注了技术创新,为传统起搏器多次感染、上腔静脉通路 缺失、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项目组负责人翟梦媛:我们的修订 ...
国家医保局优化医用耗材分类 涉及血管介入支架等七类
央广网· 2025-09-14 08:43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周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 道,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介绍,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保医用耗材分类、医保通用名等已完成优 化,相关医用耗材数据库9月底前全部落地实施。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副处长张雯说,他们也将继续组织力量推进其他医保医用耗材分 类修订优化工作,尤其会对创新产品留出空间。 张雯:我们在医保医用耗材库的各大分类下都预留了"其他"这一个类别,为目前暂时没有明确的创 新产品提供了一个临时性的赋码通道。 医用耗材分类编码一直是医保标准化工作中的难点。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坦言,此 次血管介入支架等7类医用耗材完成分类编码调整,重点解决了医用耗材长期存在的分类不清、管理复 杂等问题。植入式心脏节律管理器、人工器官等技术壁垒较高的耗材首次纳入分类新规,标志着医保精 细化管理正从成熟赛道延伸至更多高值领域。 赵秀竹:截至2025年8月底,(医保医用耗材分类)数据库已发布耗材分类代码10.36万条,涵盖1.5 万家企业、9.16万张注册证、14.09万件产品、1337.96万个规格型号。 ...
江苏省:支持脑机接口设备、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产品研发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52
政策支持方向 - 支持创新产品研发 聚焦创新 临床急需与罕见病治疗等方向 部署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 [1] - 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 境外已上市药品 放射性药品 医用机器人 脑机接口设备等医药前沿技术产品研发 [1] - 支持关键原材料 核心零部件技术攻关 [1] 产业能力建设 - 提升检验监测能力 推进脑机接口 人工器官等新兴领域测试平台建设 [1] - 打造医用电声领域优势检验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