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意外险

搜索文档
揭开车险诈骗“灰产”,北京通州警方连破两案
华夏时报· 2025-07-14 20:44
案件概况 - 北京通州警方破获两起保险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8万余元,五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2] - 第一起案件涉及伪造自行车碰撞事故,自行车标价15万元,索赔维修费10万元 [3] - 第二起案件为专业撞车团伙作案,2023年以来成功索赔21次,重复索赔11次,涉案28万元 [4] 诈骗手法 - 利用高价值物品(如15万元自行车)制造虚假事故索赔 [3] - 专业团伙通过故意碰撞违章车辆,伪造医疗检查及误工费进行重复索赔 [4] - 作案呈现链条式运作,分工明确,包括策划、执行、定损等环节 [3][4] 行业影响 - 车险欺诈赔案占比约5%-15%,推高行业整体费率,守法客户被迫承担额外成本 [6] - 虚假理赔增加保险公司赔付支出,2023年某团伙造成28万元损失 [4][5] - 挤占保险公司资源,大量人力用于调查核验,案件调查耗时超两个月 [5] 风控短板 - 核赔流程依赖人工判断,难以识别精心设计的骗保情节 [7] - 保险公司间数据壁垒严重,无法共享理赔信息识别惯犯 [7] - 定损标准模糊,配件定价与维修监管存在灰色空间 [7][8] 改进建议 - 引入配件分级定价与动态定损模型,避免高价原件套利 [9] - 推广"以修为主"原则,设立换件阈值与维修优先规则 [9] - 强化维修数字化监控,如智能记录系统与车载远程监控 [9] - 对多次理赔车辆实施差异化定价与核保黑名单机制 [9]
引金融服务入田间地头 保险业助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36
农业保险政策推动与行业发展 - 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包括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推进精准投保理赔等 [1] - 保险业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深化科技赋能等措施,将金融服务引入田间地头,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1]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发展 - 农业保险覆盖面与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包括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2] - 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支持保费规模达1521亿元,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 [2] - 国寿财险2024年承保三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超1.15亿亩,其中完全成本保险约8688万亩,提供风险保障约805亿元 [2] - 国寿财险2024年还承保大豆及油料作物1766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超112亿元 [2] 地方特色保险产品创新 - 国寿财险在山东枣庄推出石榴种植保险、收入保险等 [3] - 人保财险在甘肃为花牛苹果种植户提供全产业链保险服务,包括苹果种植成本保险、苹果期货保险、果树气象指数保险 [3] - 太保产险在温州平阳县推出稻渔综合种养(小龙虾)综合保险,涵盖价格跌落及病虫害等责任 [3] "保险+"服务模式探索 - 太保产险在山西开展"五位一体"的"养殖保险+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助力中小企业贷款8000余万元 [4] - 平安产险创新"科技+服务"模式,通过产前增信融资、产中风险管理、产后溯源协销,已开展680个产业振兴项目,撬动产业发展资金123亿元 [4] 人身风险保障服务 - 中国人寿在定点帮扶地区为近49万人提供超280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包括大病保险、人身意外险、"两癌"险等 [5] - 新华保险推出三款乡村振兴专属保险产品,2024年承保36万人次,面向脱贫户和边缘户的意外险费率折扣幅度从15%升至30% [5] 科技赋能农业保险 - 人保财险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移动查勘技术,打造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保险立体服务体系 [6] - 国寿财险推广"安心防"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防损减损服务 [7] - 太保产险通过"太保e农险"技术构建"保、防、减、救、赔"一体化的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