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责任险
搜索文档
跨境通赔零障碍 千亿元保障全覆盖 中国人保为全运会织密风险防控网
金融时报· 2025-11-10 10:00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保(601319)作为十五运会官方合作伙伴,以"保险+风险减量服务 +科技"模式为抓手,兼顾台前运动员的竞技保障与幕后全流程的安全守护,建立粤港澳三地理赔协作 机制,用专业底蕴与科技力量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精准高效的赛事风险防控网。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已 为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出具赛事保险单,为18万人、139个场馆、1510场比赛提供超1000亿元风险保 障。 科技赋能风险减量:"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防控" "区别于传统保险的事后理赔模式,在十五运会三地赛事保障中,中国人保以'风险减量'为核心抓手, 从事后赔付者转变为事前风险管理者和事中风险控制者。"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商团部负责人杨卓向 记者介绍,我们主动识别、评估、预警并介入干预,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手段,保障赛事安全顺畅举行。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启幕。十五运会 是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承办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全运会第一 次走进港澳两地。 确保十五运会赛事安全举办是保险工作的首要职责。据记者了解,中国人保为粤港澳三地量身定制 了"全流程 ...
跨境通赔零障碍 千亿元保障全覆盖
金融时报· 2025-11-10 09:37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启幕。十五 运会是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承办的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全运会 第一次走进港澳两地。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人保作为十五运会官方合作伙伴,以"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 技"模式为抓手,兼顾台前运动员的竞技保障与幕后全流程的安全守护,建立粤港澳三地理赔协作机 制,用专业底蕴与科技力量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精准高效的赛事风险防控网。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已为 粤港澳三地19个城市出具赛事保险单,为18万人、139个场馆、1510场比赛提供超1000亿元风险保障。 科技赋能风险减量:"事后赔付"转向"全周期防控" "区别于传统保险的事后理赔模式,在十五运会三地赛事保障中,中国人保以'风险减量'为核心抓 手,从事后赔付者转变为事前风险管理者和事中风险控制者。"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商团部负责人杨 卓向记者介绍,我们主动识别、评估、预警并介入干预,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手段,保障赛事安全顺畅举 行。 中国人保依托自主研发的"万象云"平台,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构 建覆盖赛前预防、赛中监测 ...
保险安全网守护雪域高原
经济日报· 2025-10-20 05:58
保险服务覆盖与模式创新 - 在西藏实现村级保险服务全覆盖,村民可在家门口办理承保、理赔等业务,实现“保险不出村”[3] - 西藏已实现53个区县医保经办由人保财险协同承办,群众报销可实现“出院即结算”[5] - 公司派驻农保员熟悉当地情况,使用藏语讲解政策,被村民称为“保险贴心人”[3] 民生保障与医疗互助保险 - 公司落地西藏首单城乡居民医疗互助保险,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互助保险”四重保障体系,填补自治区医疗互助类保险空白[4] - 墨竹工卡县已有4997人从医疗互助保险中受益,累计赔付1424万元[4] - 医疗互助保险针对在三重报销后仍有较高自付费用的困难群众再次给予补助,实现医疗保障闭环[4] 农业保险与产业支持 - 公司实现全区农险全覆盖,承保藏系牦牛508万头、藏系羊865万只、农作物262万亩,提供风险保障309亿元,赔款支出13.9亿元,惠及324万户次[7] - 牦牛保险理赔周期由过去的10天缩短至3天,通过“耘智保”APP核对电子耳标信息,实现“戴标承保、验标理赔”的闭环管理[6] - 为当雄冻精站提供近400万元风险保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将自然灾害、设备损坏、疫病风险等纳入全程监测[7] 科技赋能与服务效率 - 研发“西藏人保农户自助”藏汉双语小程序,支持牧民自助拍照报案,显著提升服务效率[6] - 在日喀则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支付首笔5万元赔款,10天内完成全县民生类险种赔付,共支付赔款1.68亿元[9] - 采取简化理赔措施,牲畜损失上报数量后第二天补偿金即可打到一卡通账户[10] 灾害应对与巨灾保险机制 - 保险在灾后恢复中发挥快速赔付缓解经济压力、稳定预期增强重建信心、助力政府精准施策减轻财政负担三重作用[10] - 公司向受灾五县的安置工作人员捐赠雇主责任险,为每人提供30万元身故残疾保障、1万元医疗保障[10] - 正会同地方政府探索建立“巨灾保险+财政补贴+社会共保”机制,为高原自然灾害建立更稳固的风险分担体系[10] 行业角色与发展方向 - 保险正成为高原牧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通过“保险+科技+产业”模式引导资金和服务下沉基层,让高风险产业变成可持续产业[8] - 行业未来需深化服务,拓展政策性农险和民生保障覆盖,开发契合高原实际的特色险种,健全巨灾保险等制度安排[11] - 加快科技赋能步伐,提升偏远地区服务的可及性和精准度,实现“保险下乡、服务到户”[11]
传递服务温度 展现开放形象 中国人保为世运会提供坚实保障
金融时报· 2025-08-21 10:31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作为世运会官方合作伙伴提供包括公众责任险、组织者责任险和团体意外险在内的综合保险保障 [1] - 公司通过专业主动的服务理念将保险服务延伸至国际赛事场景并覆盖赛事组织者、运动员、工作人员及参赛观众等多类群体 [1] 服务创新与执行案例 - 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上门投保服务 1小时内完成外币支付场景下的意外险投保流程 [2] - 针对突发暴雨导致的观众摔伤事件 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并开通绿色通道 承担全部治疗费用实现医疗无忧支付 [3] - 对运动员严重扭伤实施全流程医疗救援 12分钟内派出专业救护车并配备冰敷设备与固定支具 [4] - 建立高效后台协同机制 38分钟内完成从接案到入院治疗的全流程 实现医疗费用垫付和专家号预留 [4] 品牌价值与国际影响 - 通过多语言服务和跨文化沟通获得希腊运动员"Excellent"及爱沙尼亚观众"专业又贴心"的正面评价 [2][3] - 收到澳大利亚代表团书面感谢信 认可其服务效率与专业度体现东道主温度 [4] - 以保险服务为载体传递中国服务标准 通过实际案例展现国家开放形象 [4]
揭秘十五运护航方程式:如何构建万亿产业“安全底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20:13
当粤港澳三地的体育场馆相继点亮灯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的脚步愈发临近。 在竞技赛场之外,一张以保险为核心纽带的安全保障网,正悄然在体育领域铺开。 回溯体育保险的发展历程,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四类定制化保险,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险企推出的 火炬传递、马匹、电竞等特色险种,不难发现,体育保险已实现从"单一事后补偿"到"全流程风险管 理"的加速转型。 那么,本届十五运在保险保障方面有哪些创新亮点?在政策东风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保险机构又 将如何冲刺体育运动"新赛道"? 大型赛事成体育保险"试金石" 对保险机构而言,大型体育赛事是"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场"。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机遇层面来看,十五运涉及的火炬传递、马术、电竞等多元场景,为保险产品 创新提供了丰富空间,可成为特色险种的开发方向。与此同时,参与这类顶级赛事,能帮助保险机构积 累风险数据,优化精算模型,进而提升其在体育保险领域的专业话语权,为后续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然而,机遇背后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且更考验保险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首先是"运动伤害、设施损 坏、网络安全事件"等风险事件,要 ...
“苏超”爆火 保险与体育实现“双赢”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赛事热度与参与情况 - 首届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线下观赛人数超过18万人次 线上观赛人次突破1700万人次 [1] 紫金保险合作案例 - 作为官方保险供应商为苏超联赛量身定制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等专属保障方案 [3] -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快速理赔、风险咨询、应急响应等一站式服务 [3] - 通过支持省内文体产业发展更好地触达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等产业链 [3] 保险行业体育赛事参与 - 中国人保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定制4类保险产品 覆盖4000多辆服务车辆车险及9000多人次工作人员保险 [5] - 中国人寿自2017年成为CBA官方主赞助商 创新推出国内首款职业体育失能收入保险及职业球员退役保障计划 [5] - 中国太平自2020年起连续6年独家冠名国内女足联赛 提供全方位专业保险保障 [5] - 中国平安为第九届亚冬会提供总保额超600亿元的一揽子风险保障方案 [5] 政策支持环境 - 2023年1月实施的《体育法》首次将体育保险纳入法律条文 要求建立运动员伤残保险、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和场所责任保险制度 [7] - 2024年4月四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 鼓励创新推出体育赛事险等商业险品种 [7]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体育保险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定制较国际机构存在差距 [8] - 面临风险数据积累有限、费率厘定困难、高风险运动保障缺失及供需双方投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8] - 建议提升产品精细化和定制化水平 加强科技融合提高定价科学性和服务便捷性 [8]
合规经营小课堂 ▏企业发生的保险费支出哪些可以税前扣除?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8 09:31
税前可扣除保险种类 第一类:为职工缴纳的保险 - 五险一金:企业按规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可全额扣除 [3] -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扣除上限为职工工资总额的5%,超出部分不予扣除 [4] - 特殊工种人身安全保险费:仅限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职工人身安全保险可扣除,其他商业保险不可扣除 [5] - 差旅人身意外保险费:因公出差交通工具意外险支出可全额扣除 [6] 第二类:企业参加的保险 - 财产保险费:企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用可全额扣除 [7] - 责任保险费:雇主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保险费用可税前扣除 [8] 第三类:特殊行业保险 - 银行业存款保险费:按不超过万分之1.6的费率计算的存款保险保费可扣除 [8] 税务填报方法 - 五险一金及补充保险扣除需填报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 [8] - 其他保险扣除需填报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 [8] 政策依据 - 主要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 [9]
众安保险护航四川省“村BA” 为乡村篮球赛事提供保障
证券日报网· 2025-07-14 21:25
公司业务动态 - 作为四川省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决赛公益合作伙伴及官方唯一指定保险 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包括人身保险和公共责任保险 并开通理赔绿色通道 [1] - 累计为国内超80场马拉松赛事提供团体意外险及公众责任险 覆盖马拉松选手 赛事志愿者及工作人员超100万人次 [2] - 运动意外无忧险产品累计守护超4万滑雪爱好者 累计赔付超百万元 [1] 战略布局 - 将赛事保障服务延伸至乡村草根赛事领域 探索乡村体育赛事保险保障模式 助力乡村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2] - 与运动协会 赛事组织方 承办方及场地方合作 探索体育保险在赛事筹备 选手训练 比赛期间的全方位风险保障需求 [2] - 加强金融普惠宣传 提升公众对体育保险认知与接受度 增强群众风险意识 推动体育保险普及 [2] 行业拓展 - 抢抓保险与体育跨界融合新机遇 紧跟运动人群需求变化 持续深耕运动场景 [1] - 为马拉松 篮球 足球 冰雪 骑行等各类运动场景提供风险保障 [1] - 通过运动保险助力国家体育产业发展 为民众追求健康创造长期价值 [2]
平安保球员“腿” 京东保球迷“票”,苏超引爆保险“花活”
华夏时报· 2025-07-11 18:19
苏超联赛的火爆与金融机构的参与 - 2025年苏超联赛以破圈之势点燃夏季,场场爆满且一票难求 [1] -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保等保险巨头及江苏银行纷纷以深度合作姿态涌入体育营销新蓝海 [1] - 苏超球员多元职业背景下的运动损伤数据为保险公司破解业余体育风险精算难题提供关键支持 [1] 保险公司的赛场护航与创新产品 - 紫金保险成为官方供应商,提供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公众责任险等全方位保障 [2] - 中国平安为南通队全体球员提供总保额超4460万元的"黄金腿"保险,并覆盖现场观众 [2] - 新华保险加入南通赛区合作,国寿财险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合作涉及风险管理、场馆安全等多领域 [2] - 中国人保创新构建"责任险+体育运动意外险+观众意外综合险+志愿者险"四重组合拳,覆盖各赛区需求 [3] - 京东保推出10万份免费保单体验,打出"输赢都报销门票"的口号 [3] 金融机构的战略布局与目标客群 - 苏超粉丝群体以Z世代为主,重视本地文化认同,是保险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客群 [4] - 体育赛事天然契合高频、高黏性传播,可为健康险、意外险等产品嵌入真实应用场景 [4] - 体育赛事精神与金融机构渴望传递的稳健、可靠、积极向上形象天然契合 [4] - 金融机构通过支持区域性体育赛事响应国家"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政策导向 [4] 体育保险市场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 我国体育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风险评估和数据积累不足导致产品创新不足 [6] - 面向职业运动员的保险产品创新零星,大众体育保险被普通意外险简单替代 [6] - 缺乏精通保险、精算与运动医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制约行业发展 [6] - 专家建议加强产品创新,与体育赛事主办方等建立紧密联系,提升市场认知 [6] - 建议建立专项数据库与风控模型,丰富产品形态与渠道,推进场景化保险嵌入 [7] - 国家体育总局可牵头进行运动损伤动态数据库建设,并与保险公司共享数据 [7] 体育保险的未来展望 - 苏超的爆红折射出中国体育产业蓬勃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8] - 保险公司的争相入局是基于流量红利捕获、品牌形象焕新、政策东风借力的战略行动 [8] - 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觉醒、机构创新求变的多重合力下,体育保险市场前景广阔 [8]
从6到21!“苏超”赞助商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6-24 17:10
赛事热度与赞助商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全网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十亿次,成为现象级赛事 [1]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21家,吸引伊利、京东、小米等知名品牌加入 [1] -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成为南通赛区官方合作商,紫金保险为官方供应商,保险企业深度参与赛事 [1][2][3] 保险企业参与模式与产品创新 - 中国平安为南通队球员提供"黄金腿"保险,总保额超4460万元,覆盖比赛与训练风险 [2] - 中国平安推出"平安公众责任保险",为现场球迷提供人身意外保障,构建完整服务闭环 [2] - 新华保险通过资源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赛事,推动全民健身理念与金融服务的双向赋能 [2] - 紫金保险定制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等专属方案,提供一站式风险保障服务 [3]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鼓励保险业开展体育赛事保险业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体育赛事的高传播力与受众基础有助于保险品牌触达年轻及中年消费群体,提升品牌形象 [4] - 体育赛事独特风险特征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性产品,如赛事取消、运动员受伤等新型保险需求 [4] 企业战略与社会责任 - 紫金保险强调赞助"苏超"契合地域文化自信,同时履行支持省内文体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5] - 保险企业计划将"现象级赛事"转化为"长效IP",探索体育与保险融合的长期价值增长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