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南向通’
搜索文档
债券通“南向通”迎来上线四周年
金融时报· 2025-09-25 09:00
债券通“南向通”发展概况 - 债券通“南向通”于9月24日迎来上线4周年,是连接内地与香港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提升了两地金融市场联通效率和一体化程度 [1] - 截至今年8月末,“南向通”债券达971只,余额为5742.1亿元,托管余额同比上升21% [4] - “南向通”是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南北双向”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巩固了香港市场在债券融资方面的地位 [1] 市场开放与互联互通深化 -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从“债券通”到“互换通”,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从债券延伸至场外衍生工具 [4] -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落地,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再进一步 [4] - “南向通”与“北向通”、“沪港通”、“深港通”共同构建了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 [4] 投资标的与投资者范围扩大 - “南向通”可投资标的包括在境外发行并在香港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美元或其他外币债券 [5] - 合格境内投资者可使用人民币或外汇参与“南向通”,实现更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5] - 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境内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7] 政策优化与市场影响 - 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一系列“南向通”优化措施,包括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 [7] - 扩容后的“南向通”将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和活跃度,并推动相关政策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优化 [7] - “南向通”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同时助力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如“点心债”)蓬勃发展 [4] 机构参与与能力提升 - 金融机构通过参与“南向通”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适应了不同市场环境和监管制度,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6] - 境内机构注重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积极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并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拓展相关业务 [6] - 多币种、多市场的配置有助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降低单一市场利率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提升抗风险能力 [7] 发展驱动力与前景 - 境内投资者对境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日益增长是“南向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叠加政策助力及基础设施完善,其市场潜力逐渐显现 [8] - 当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面临良好契机,“点心债”融资成本低于美元债融资成本的情况或将持续,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相对美元更具成本优势 [8] - “南向通”的扩容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获得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从长远看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 [7]
债券通“南向通”迎来四周年!
金融时报· 2025-09-24 16:46
债券通“南向通”发展概况 - 债券通“南向通”是连接内地与香港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提升了两地金融市场联通效率和一体化程度[1] - “南向通”是标志着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南北双向”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为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市场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提供了宝贵机会[1] - 截至今年8月末,“南向通”债券971只,余额5742.1亿元,托管余额同比上升21%[2]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南向通”总体势头良好,成绩得益于投资者多元配置海外债券资产的需求持续增长及有关部门持续的政策助力[2] - 境内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日益增长是“南向通”的主要驱动力,叠加政策助力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市场潜力逐渐显现[6] - 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选择在香港发行点心债,点心债市场规模在过去两年大幅扩大,提升了人民币融资的国际认可度[3] 市场参与主体与影响 - “南向通”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也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进一步蓬勃发展提供了助力[3] - 金融机构通过参与该市场,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适应了不同市场环境和监管制度,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3] - 合格境内投资者可使用人民币或外汇参与“南向通”,可投资标的包括在港的港元和人民币债券以及美元或其他外币的债券[3] 政策优化与市场扩容 - 今年1月宣布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延长结算时间、增加托管行等措施目前已落地[4] - 今年7月8日,宣布将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4] - 扩容后的南向通会为香港债券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和活跃度,深化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并推动相关政策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优化[4] 未来发展前景与机遇 - “南向通”的扩容为更多境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境外投资渠道,有助于优化资产配置,获得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从长远看也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4] - 当前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面临良好契机,点心债融资成本低于美元债融资成本的情况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境外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相对美元更具成本优势[5] - 把握市场机遇需要综合的高效投资管理体系建设,包括提升投资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也需要高质量的数据支持以及深入的市场分析和研究能力[5]
债市开放大动作!多家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22:06
债券通"南向通"扩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包括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 将境内投资者范围扩大至券商 基金 保险 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 措施将于2025年8月25日生效 [1] - 扩容前债券通"南向通"仅面向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及QDII/RQDII 扩容后非银机构可通过香港金管局指定做市商直接交易 [3][6] - 景顺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指出扩容有助于非银机构构建跨市场 跨币种多元化组合 提升收益潜力并降低单一市场利率波动风险 [3]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当前美元 欧元利率较高背景下 扩容更好满足境内配置需求 同时激励创新产品推出 [3] -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认为扩容需配套高质量数据支持和研究能力 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环节 将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吸引力 [4] - 中银香港副总裁指出扩容将增强香港债券市场流动性 尤其推动点心债市场发展 2024年点心债发行额达944亿美元 [7][8] 额度与交易机制变化 - 债券通"南向通"当前年度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 机构预测扩容后额度将上调 显著高于QDII债券投资额度(1700亿美元总额中债券占比低) [6][7] - 相比QDII/RQDII需设立投资产品的间接渠道 "南向通"允许内地投资者与香港做市商直接交易 无单一交易或标的额度限制 [6][7] 未来展望 - 汇丰香港主管表示将针对内地非银机构提供个性化方案 优化措施有望吸引全球投资者增配中国固定收益资产 [10] - 市场期待推出互换通"南向通"以管理境外债券利率风险 目前仅北向互换通上线 [10] - 工银国际指出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提升 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乐观情绪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窗口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