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云
icon
搜索文档
道通科技2025上半年最高预盈4.9亿 深化AI战略首季研发投入增34.6%
长江商报· 2025-07-09 07:09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4.6亿至4.9亿元,同比增长19.00%至26.76%[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将超过4.6亿元,为历史同期最佳业绩[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元,同比增长20.95%,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57.59%[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26.71%,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59.91%[4]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AI数字维修应用业务快速增长,销售量价同步提升[1][3] - AI数智能源业务在第二季度实现盈利[1][3] - AI机器人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3] - AI驱动经营管理的数智化变革实现提质降本增效[3] - 2025年一季度数字维修业务(不含软件)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约24%,TPMS系列增长约60%[4] - 数字能源业务(不含充电云服务)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约35%[4] - AI及软件业务首次独立披露,一季度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约36%,充电云订单增长80%[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4.57%,占营业收入比例18.64%[1][6] - 2024年研发投入6.80亿元,同比增长14.07%,占营业收入比例17.29%[6] - 2024年新增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89项,其中发明专利129项[6]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71项,其中发明专利352项[6] 全球市场拓展 - 2024年海外业务全面增长:北美市场营收19.72亿元(+16.90%),欧洲市场营收7.82亿元(+46.10%),其他地区营收10.36亿元(+12.77%)[7] - 成为欧洲Workshop-Net联盟成员,强化数字维修产品在欧洲市场渗透率[7] - 斩获北美LAZ Parking大额订单(首期合作金额约2.4亿元),成为其独家充电桩合作伙伴[7] - 与壳牌合作部署充电网络,AC Ultra城市商用桩上线荷兰项目[7] 战略布局 - 公司全面拥抱AI,以AI为核心驱动力深化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1][2][3] - 实施"人工智能+"战略,打造数智维修、数智能源、AI机器人三大业务生态[5] - 数智维修业务为全球汽车后市场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6] - 数智能源业务致力于成为智能充电网络和光储充数字能源领域全球领先企业[6] - AI机器人业务目标成为全球智慧巡检场景空地一体解决方案细分龙头[6]
道通科技(688208):业绩符合预期,期待AI+多元布局陆续兑现
东吴证券· 2025-04-28 19: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AI有望对新、老业务全面赋能 维持2025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7.9/9.6/11.4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8]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0.9亿元 同比+26.7% 环比-3.0%;归母净利润2.0亿元 同比+59.9% 环比+100.2%;毛利率56.6% 同比-0.1pct 环比+2.6pct [8] AI及软件业务 - 2025Q1 AI及软件业务营收同比+36%至1.4亿元 其中充电云同比增加约80% 围绕“AI智能化”战略布局 推进多领域应用落地 有望导入潜在客户 [8] 数字维修业务 - 2025Q1数字维修业务营收同比+24%至7.3亿元 其中TPMS同比增加约60% 发布检修新品Ultra S2 解决行业痛点 以32.7%全球市占率超越传统巨头 复购意愿率美国第一 检修平板终端出货有望稳定增长 TPMS及ADAS产品有望受益于相关需求 [8] 数字能源业务 - 2025Q1数字能源业务营收同比+35%至2.1亿元 客户趋于多元化 斩获巨额订单 现有多地工厂并优化全球布局 美国区域产品提价应对关税风险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251|3,932|4,890|6,002|7,544| |同比(%)|43.50|20.95|24.36|22.74|25.6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9.23|640.93|792.30|960.06|1,138.00| |同比(%)|75.66|257.59|23.62|21.17|18.5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40|1.42|1.75|2.12|2.52| |P/E(现价&最新摊薄)|98.20|27.46|22.21|18.33|15.47| [1]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4,245|4,160|4,645|5,29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2,063|2,133|2,181|2,207| |资产总计(百万元)|6,308|6,293|6,826|7,505| |流动负债(百万元)|1,337|972|1,128|1,442|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548|1,586|1,581|1,575| |负债合计(百万元)|2,885|2,558|2,708|3,01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558|3,908|4,309|4,73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135| - 173| - 192| - 252|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3,423|3,735|4,118|4,48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6,308|6,293|6,826|7,505|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932|4,890|6,002|7,54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757|2,283|2,823|3,657|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2|24|30|38| |销售费用(百万元)|559|650|828|1,054| |管理费用(百万元)|324|377|468|604| |研发费用(百万元)|636|758|846|1,132| |财务费用(百万元)|22| - 55| - 41| - 38|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72|68|75|107|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89|49|60|75| |公允价值变动(百万元)| - 8|0|0|0| |减值损失(百万元)| - 117| - 64| - 54|0|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0|1|2|2| |营业利润(百万元)|648|907|1,130|1,283|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 - 11| - 9| - 9|0| |利润总额(百万元)|637|898|1,121|1,283| |减:所得税(百万元)|77|144|179|205| |净利润(百万元)|560|755|941|1,078|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 - 81| - 38| - 19| - 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641|792|960|1,138|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42|1.75|2.12|2.52| |EBIT(百万元)|590|843|1,079|1,245| |EBITDA(百万元)|767|967|1,222|1,409| |毛利率(%)|55.31|53.31|52.96|51.53| |归母净利率(%)|16.30|16.20|16.00|15.08| |收入增长率(%)|20.95|24.36|22.74|25.6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57.59|23.62|21.17|18.53|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48|193|619|55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206| - 180| - 138| - 113|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329| - 475| - 603| - 714|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36| - 448| - 122| - 271|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78|124|143|164| |资本开支(百万元)| - 148| - 222| - 196| - 186|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34| - 734| - 468| - 608| |每股净资产(元)|7.45|8.22|9.11|10.06|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452|452|452|452| |ROIC(%)|11.51|14.77|17.66|19.01| |ROE - 摊薄(%)|18.01|20.27|22.28|24.02| |资产负债率(%)|45.74|40.65|39.67|40.2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7.46|22.21|18.33|15.47| |P/B(现价)|5.23|4.74|4.28|3.87| [9]
炬华科技:4月2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2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MI)、智能水表及智慧水务系统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智慧用能综合检测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备、智能充电云服务系统[2] - 未来将加大对海外电网和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的研发和市场投入[8][11] - 国内业务增长点包括智能电表及采集系统、智能流量仪表及系统、智能配用电产品及系统等[13]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主营收入20.29亿元,同比上升14.54%;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上升9.45%;扣非净利润6.45亿元,同比上升22.89%[28]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4.83亿元,同比下降7.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25.47%[28]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74%[4] - 2024年末已签订未履行合同金额为15.76亿元[10] 海外市场 - 海外业务目前占公司营收比例较低,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中亚及东南亚地区[7][17] - 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6] - 欧洲市场对智能电表需求增加,公司将加强业务开拓[17]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用于未来工厂、智能制造、MI新技术及智慧水务等多个方向[16][19] - 2024年四季度研发投入增加[19] - AI技术在智能电表数据分析中可应用于多个场景[11] 产能与项目 - 炬华智造园已全部建设完成投入生产[20] - 未来将对未来工厂、智能制造等加大升级投入[20] 其他信息 - 欧标交流单、三相充电桩已取得CE认证[27] - 2024年毛利率为47.55%[28] - 负债率17.03%,财务费用-5763.8万元[28]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7.94亿元,2026年8.99亿元[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