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

搜索文档
中小美妆从巨头口中夺食,成了TOP1?
36氪· 2025-08-10 09:29
韩国美妆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韩妆新秀APR快速崛起,今年以来股价飙升200%,市值达87501.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2.64亿元),超越LG生活健康、爱茉莉太平洋成为韩妆市值TOP1公司,其老板金秉勋身家突破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4亿元) [1] - 老牌韩妆企业如爱敬、LG生活健康、ABLE C&C等面临业绩承压、卖子求生或还债等挑战 [3] - 韩国美妆产业正经历深刻洗牌,从上半年财报数据可见竞争格局已生变 [4] 新老韩妆企业业绩对比 - 老牌韩妆巨头LG生活健康、爱敬营利腰斩,暴跌近50% [4] - 韩妆新秀APR营利双增,爱茉莉太平洋作为老牌巨头也实现营利双增 [4] - LG生活健康美容化妆部门营收同比下滑11.5%,营业利润暴跌70% [10] - 爱敬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至3223.8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68亿元),营业利润几近腰斩下降49.3% [13] - APR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95.0%至5937.68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49.4%至1391.21亿韩元 [19] 韩国本土市场表现 - LG生活健康、APR在韩国本土市场营收下滑,分别同比下降8.5%和7.5% [9] - 爱茉莉太平洋在韩国本土市场营收同比增长5.2% [9] - 韩国本土市场成为APR唯一下滑的市场 [16] - 爱茉莉太平洋奢华事业部占其韩国国内销售额的60%,同比增长17.3% [20] 中国市场表现 - 除LG生活健康外,爱茉莉太平洋、APR在华营收均增长,分别同比上涨3.75%和36.6% [5][27] - LG生活健康在华营收同比下滑6% [27] - 韩妆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10.8%,从2024年上半年的12.09亿美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78亿美元 [34] -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在华战略调整,关闭悦诗风吟天猫海外旗舰店和日本直营门店,将重心转向电商平台 [29][30] 北美和日本市场表现 - APR在美、日市场分别增长236.3%和280.9% [5] - LG生活健康Dr.Groot在北美销售额同比增长800%以上 [39] - 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美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0% [39] - APR旗下Medicube品牌在美国亚马逊"Prime Day"活动中销售额超过2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 [39] - 韩妆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7.7%,对日本出口额同比增长15.7% [34][36] 资本动向和行业趋势 - 资本热钱回流韩妆市场,包括对初创企业的投资 [3][44] - 中小化妆品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19.7%,占韩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71.2%,而大型化妆品企业出口下降7.3% [41] - 韩国化妆品企业并购活动增加,2024年共18起,规模达2.337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亿元) [44] - 韩妆在欧美市场迎来第二次复兴,得益于社交媒体推动和消费者对成分导向护肤品的需求 [39]
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这家韩妆公司有新动作
第一财经· 2025-08-06 22:13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公司引入新品牌瑷丝特兰主打敏感肌细分市场,以线上销售为主,并计划在2025年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线下亮相 [1] - 中国敏感肌护肤市场容量超过300亿元,需求旺盛且热度攀升 [1][3]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合并销售额1.1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5.7%),营业利润1289亿韩元(同比增长55.2%),海外业务销售4730亿韩元(同比增长40.5%) [3] 公司管理层与品牌布局变化 - 2024年4月任命朴泰镐为中国总裁,其拥有24年集团内部工作经验,推动中国业务发展 [3] - 朴泰镐上任后引入高端护肤品牌AP嫒彬,在上海久光开设中国首店,是集团时隔多年在中国引入的首个护肤品牌 [3] - 公司旗下雪花秀、兰芝、梦妆等品牌进入中国超10年,缺乏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 [4] 行业竞争与市场机遇 - 国际美妆集团市场规模扩大,爱茉莉太平洋需要新品牌争取中国年轻消费者 [4] - 中国作为全球头部消费市场对爱茉莉太平洋不可或缺,但早期进入品牌已"固化" [4] - 引入新品牌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优选策略,可增强在中国市场的声量 [1][4]
在中国遇冷的韩国化妆品,为何在美国销量暴涨? |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6-30 17:27
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兴衰 - 2014年起悦诗风吟等韩妆品牌以每年新开100家门店的速度在中国扩张 巅峰时期门店数量超过600家 三四线城市也有覆盖 [1] - 2021年中国市场占韩国化妆品出口额的53% 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中国市场占比降至25%左右 美洲地区营收首次超过中国 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降30% [1] 韩国化妆品在欧美市场的复苏策略 - 高端品牌雪花秀统一使用英文名"Sulwhasoo"并启用欧美知名代言人 [3] - 兰芝通过聘请知名演员作为品牌大使实现两位数销售额增长 [3] - Tirtir品牌将色号从3个扩展到40个 满足深肤色需求后销量暴涨500多倍 [5] - 通过收购美国本土护肤品牌深化海外布局 [5] 社交媒体与文化对韩妆的推动作用 - TikTok上K-beauty话题浏览量超100亿 COSRX蜗牛精华成为亚马逊销量第一 [6] - 超30%消费者因社交内容产生购买行为 Z世代比例更高 [6] - 韩剧和K-pop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品牌购买力 [7] - 美韩自贸协定使韩妆免关税 价格低于欧美品牌 [7] 渠道拓展与本土化运营 - 与Target、Ulta Beauty等集合店重新合作 [2][8] - 在英国商业街签下10年租约 筹备入驻欧美机场免税渠道 [8] - Olive Young成为游客打卡点 计划在洛杉矶开设首家美国门店 [10] 面临的挑战 - 需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 加紧囤货避免涨价 [11] - 美国FDA对防晒霜等产品审核更严格 成分添加限制差异带来合规压力 [11]
韩国化妆品:月度追踪- 2025年4月:受代购减少压力DFS增长仍为负,COSRX在美国继续去库存
高盛· 2025-05-30 11:00
行业投资评级 - 对希尔顿酒店给予中性评级 [2] - 对阿莫尔太平洋C/G、LGHH给予看跌评级 [2] 韩国DFS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韩国DFS营业额为8.22亿美元,同比下降10%,较3月同比下降16%有所收窄 [4][6] - 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5年4月总DFS营业额恢复至47%,高于3月的39% [1][7] - 韩国当地销售额同比下降8%,外国游客销售额同比下降10% [4][6] - 外国游客流量同比增长21%,但人均消费同比下降26% [5][9] 美国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韩国化妆品出口同比增长21%,其中对美出口增长13% [11][16] - Cosrx在亚马逊美国GMV同比下降19%,远低于美容及个人护理品类32%的增速 [21][22] - 兰芝在亚马逊美国GMV同比增长73%,持续超越品类表现 [1][24] - Amore/Cosrx/Silicon2品牌对美出货量分别同比下降26%/89%/31% [29][30][32] 中国市场表现 - 三大主要在线平台合计销售额同比下降31%/42% [2][53] - 本地品牌加速市场份额增长,跨国公司普遍下滑 [52][54] - LG HH/Amore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1%和42% [53][54] 品牌与产品动态 - Cosrx在Instagram粉丝达67.9万,Laneige达139万 [27][28] - LG H&H推出Dr. Groot新产品线旨在促进头发生长 [55] - 美国消费者对K-beauty和韩国护肤品的谷歌搜索兴趣保持健康 [50][51] 行业趋势 - 专业护肤品牌的净购买意向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40][42] - 护肤品品牌的净推荐值继续高于彩妆品牌 [48][49] - 韩国国内化妆品零售额3月份呈现平缓态势,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9% [25]
跌超10%,韩妆卷土重来失败了?
36氪· 2025-05-04 13:04
韩妆巨头2025年Q1财报表现 - 仅爱茉莉太平洋实现营利双增,营收同比增长17.1%,营业利润增长62% [3] - LG生活健康营收同比下滑1%,营业利润下滑3% [6] - 爱敬营收同比下滑10.7%,营业利润大幅下滑63.3%,但营业利润环比增长80.8% [6][15] 各公司业务板块表现 - LG生活健康美容业务营收同比减少3.4%至7081亿韩元,营业利润下滑11.2%至589亿韩元 [9] - LG生活健康家庭护理及日常美容业务营收增长2.2%至5733亿韩元,营业利润增长13.7%至366亿韩元 [9] - 爱茉莉太平洋奢华事业部营收3522亿韩元增长9%,大众美容事业部营收1007亿韩元增长5.8% [10][11] - 爱茉莉太平洋高端事业部营收1032亿韩元下滑18.2% [14] - 爱敬化妆品业务营收大跌27.2%,营业利润暴跌88.4% [15] 区域市场表现 - 韩妆2025年Q1出口额26亿美元增长13%,中国占比20%但同比大跌15.3% [18][19] - 美国市场出口增长14.2%,日本市场也呈增长 [19] - LG生活健康中国市场营收占比12%但下滑4.1% [23] -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市场营收下滑10.4% [26] - 爱茉莉太平洋美洲营收大涨79% [32] - LG生活健康北美营收1253亿韩元增长3.1%,日本营收增长23.2% [31]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2024年韩国化妆品对中国出口额25亿美元仍居首位 [30] - 爱敬计划推出新产品系列并拓展中国线下渠道 [30] - 爱茉莉太平洋优化中国交易结构并强化电商运营 [30] - 多个韩妆品牌已撤出中国线下市场或缩减门店 [28][29] 美国市场发展与挑战 - 爱茉莉太平洋通过品牌多元化和COSRX整合实现美洲增长 [32] - LG生活健康将聚焦美洲年轻客户并加强亚马逊渠道 [36]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韩妆企业股价下跌 [36] - 宏观经济和关税因素加剧竞争压力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