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兰蔻小黑瓶
icon
搜索文档
“精明悦己”的年轻人,在折扣店挖宝
搜狐财经· 2025-08-28 20:26
消费行为特征 - 年轻消费者在购买大牌商品时追求高折扣 如1 2折至4折的奢侈品和品牌商品[1][3] - 同一消费群体在情绪消费领域表现出高支付意愿 如演唱会门票和网红咖啡等体验式消费[1][5] - 超过60%的年轻消费者明确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5] 零售行业趋势 - 奥特莱斯业态呈现显著扩张 全国项目数量达251个且2024年上半年新增15个开业项目[5] - 线上折扣平台唯品会第二季度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 该用户群体贡献平台52%销售额[5] - 折扣渠道成为品牌商品重要销售通路 年轻消费者通过奥莱和线上特卖会获取低价正品[1][3][5] 消费动机分析 - 年轻群体面临房贷 车贷和学费等财务压力 促使其在物质消费领域采取精明消费策略[7] - 消费行为体现"精明式悦己"特征 通过折扣节省资金转向能带来情绪满足的消费领域[1][7] - 情绪消费被视作压力缓解手段 如潮玩购买行为直接关联压力释放需求[5][7]
十年来销售额首次下滑,欧莱雅中国的“挑战与三板斧”
经济观察网· 2025-04-04 13:14
核心观点 - 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面临业绩增长放缓与市场收缩的双重挑战,2024年北亚地区销售额出现十年来首次下滑[1][2] - 公司将美妆科技与AI创新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通过黑客松大赛、投资基金等方式加速数字化布局[1][3][5] - 中国美妆市场呈现消费理性化趋势,国货品牌崛起导致外资巨头份额被挤压,欧莱雅调整策略聚焦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三类核心客群[6][7] - 渠道战略强调线下门店体验化转型与下沉市场拓展,2024年高档化妆品部新增165家门店中72家分布于39个低线城市[9][10][11][12] 战略布局 投资方向 - 成立两支新基金:"凯辉创美未来基金"重点投资成长阶段美妆品牌,"美丽领航基金"投向早期及成长期美业上下游科技创新企业[3] - 2022年设立"美次方"投资公司,已投资闻献、观夏等新锐品牌及杉海创新等原料技术企业[3][4] - BIGBANG美妆科技共创计划累计吸引2200家初创企业参与,孵化超60个落地项目[5] 消费人群策略 - 目标2030年中国消费者覆盖量从1亿增至1.5亿,核心聚焦Z世代、熟龄人群和男性群体[6][7] - 32个品牌差异化打造"人设",如兰蔻定位知性女性、YSL瞄准18-20岁女孩[7][8] - 提出"质价比"与"心价比"概念,强调产品功效与文化共鸣双重价值[6] 渠道变革 - 线下门店从销售功能(POS)转向体验功能(POE),卡诗联名高端发廊、修丽可探索医美场景[9][10] - 加速下沉市场布局,2024年三/四线城市新增门店占比达43.6%[12] - 电商渠道尝试短剧营销,巴黎欧莱雅等品牌定制微短剧播放量超千万[11] 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进口化妆品量与金额分别下滑9.4%和7.9%[2] - 国货品牌市场份额首超外资达50.4%,珀莱雅双11销售额超12亿元,韩束年营收增长80.9%[6][7] - 外资品牌因未能及时适应抖音电商崛起(2020年日活超6亿)等渠道变化而错失下沉市场机会[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