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价比
搜索文档
小吊牌藏着“利润剪刀差”:高端服饰定价倍率超10倍!同厂不同价背后,波司登们如何抢“话语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14:20
"耐克、阿迪会自己开工厂吗?雪中飞已经很好了""代工只是加工衣服,面料辅料羽绒设计款式都是阿迪的"…… 这段时间,阿迪达斯吊牌上的雪中飞"制造"让国际品牌的定价成了热议焦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背后,雪中飞、申洲国际等中国代工企业正以 国际一线标准重塑全球供应链版图。 "一个国际品牌,被发现是中国本土企业在做的,大家就觉得它'不值钱了'?"上海市消保基金会理事长唐健盛在接 受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当下,全球最好的产品多数都出现在中国。"(全球)消费领域未来的明星企业,有可能 从我们中国的供应链当中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现,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不再轻易被品牌溢价"忽悠",他们开始对着吊牌比参数、算价 差,更关注产品的实际质价比。而中国本土的代工产业链,也在悄然迭代升级,从过去的"跨国车间"逐渐转变为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 那么,中国代工产业链中究竟藏着哪些明星公司?伴随品牌溢价时代的落幕,国际品牌会受多大冲击?当中国制 造从"加工者"变身"话语权持有者"后,下一步挑战会是什么? 国际品牌是否会因代工而"颠覆"形象?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多 ...
探店虹桥机场里的盛贸酒店,和它想重塑的商旅体验
36氪· 2025-10-28 21:50
核心观点 - 上海虹桥机场香格里拉和盛贸双品牌酒店正式开业,标志着公司在交通枢纽布局双品牌组合、重启盛贸品牌以及实践轻资产租赁模式的战略创新 [1][3][22] - 盛贸品牌以科技赋能商旅体验为核心差异化,通过自助入住系统(最快15秒)、行李机器人、送餐机器人、AI智能排班等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保持香格里拉品质基因 [5][8][11][14] - 公司强调"体验经济"是酒店行业破局关键,通过精准解决商旅客户痛点(如早早餐、深夜粥面、24小时咖啡机器人)在合理价格区间内提供超预期服务 [12][16][19][23] - 集团加速轻资产扩张战略,已有约20%合作项目经验,未来将依托品牌优势和成熟管理人才体系扩大规模,重点关注投资回报率和客户满意度指标 [30][31][34][33] 战略布局 - 虹桥项目是公司首次在国际交通枢纽采用双品牌模式,针对多元客群(企业主、中层经理等)实现差异化定位,为后续枢纽型项目合作提供范本 [3][22][28] - 盛贸品牌重启瞄准商旅市场空白,定位中阶及以上客群,通过控制房间面积降低价格,同时强化公区体验和餐饮服务,实现质价比优化 [25][26][28] - 轻资产模式成为集团战略重点,依托品牌影响力和运营经验吸引物业主合作,计划系统化扩张并快速复制成熟项目模式 [30][31][34] 科技应用 - 公司自研技术系统支持快速入住(15秒内)、机器人服务(行李、送餐、清洁)及AI客服,提升效率并减少高入住率时的交付延迟 [5][8][10][11] - 后台采用AI智能排班优化运营,但强调科技服务于人文体验,不可替代对客户情绪的洞察力和个性化服务 [11][23][37][44] - 技术选型注重成熟稳定性,优先选择可整合的自研或第三方方案,避免系统孤岛,并自主掌握动态定价等核心能力以服务直客 [40][42][43] 客户体验 - 盛贸围绕商旅痛点设计服务细节,包括早晨5点早餐、深夜粥面、24小时咖啡机器人、隔音窗景及高品质床品,减少对外卖依赖 [12][14][16][26] - 体验经济落地依赖于对细分场景需求的洞察,如虹桥项目针对早班机、航班延误等场景提供超预期解决方案,强化品牌情感连接 [19][23][26][45] - 服务标准延续香格里拉基因,通过高层参与细节设计(如毛巾软硬度、行李台高度)确保品质一致性,支撑品牌承诺 [14][37][44]
联合利华刮骨疗毒:裁员7500人、剥离梦龙,中国市场成转型试金石
36氪· 2025-10-28 12:00
裁员7500人、剥离核心业务、高管大换血……联合利华这家快消巨头正经历一场自我革命,而中国市场 成为其转型战略的"试金石"。 据联合利华交出最新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额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3%;第三季度销售额 147亿欧元,同比下降3.5%。这是其继2024财年营收仅增1.9%、净利润连续两年两位数下滑后的又一份 疲软财报。 更值得警惕的是,集团五大核心业务悉数陷入负增长,其中,家庭护理业务以5.3%的跌幅居首,冰淇 淋业务下降4.2%,美妆与健康与食品业务均下降约3%。 与此同时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分化,美洲市场以5.1%的跌幅成为"重灾区",欧洲市场仅实现1.9%的低位 增长,而印尼与中国的复苏则成为这份财报中的少数亮点。其中,中国市场三季度基础销售额恢复低个 位数增长,结束了上半年的连续下滑。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这得益于联合利华本土供应链优化与高端化策略,但距离真正回暖仍需时 间。 面对 "大而不强、散而不聚" 的沉疴,联合利华CEO费尔南德斯启动了十年未有的激进改革。据悉,费 尔南德斯提出了三大改革方向——砍掉低效业务,聚焦高毛利高增长赛道;提升品牌高端化与创新力; 强化数字化商业能力, ...
研报掘金丨信达证券:润本股份婴童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复购筑就长期质价比
格隆汇APP· 2025-10-22 15:18
财务表现 - 25Q3实现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6.67% [1] - 25Q3归母净利润为0.79亿元,同比下降2.89% [1] - 25Q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降7.58% [1] - 盈利承压部分原因在于单季度财务收益减少超过600万元 [1] 市场与竞争 - 婴童护理市场竞争加剧,秋冬类婴童产品竞争尤为激烈 [1] - 线上环境竞争激烈,公司质价比逻辑短期内受到冲击 [1] - 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为线上渠道,线上线下联动能力尚需提升 [1] 运营与战略 - 盈利承压预计与投流费用增加以及为2025年10月活动而前置部分费用投放有关 [1] - 公司较低的产品定价限制了其投流能力 [1] - 后期主要关注行业格局变化、公司线下渠道拓展以及品类扩张(如青少年系列) [1] - 长期来看,公司质价比逻辑依然有望受益于庞大用户群体复购能力的提升 [1] 产品表现 - 驱蚊产品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1]
润本股份(603193):婴童产品竞争加剧,加大平台投流影响短期利润
信达证券· 2025-10-21 20:0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予润本股份明确的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但利润承压,收入为3.42亿元(同比增长16.67%),归母净利润为0.79亿元(同比下降2.89%),盈利压力主要源于婴童市场竞争加剧和销售费用增加 [1] - 短期面临挑战,线上竞争激烈导致质价比逻辑受冲击,且公司核心线上渠道的线上线下联动能力有待提升,但长期仍看好其质价比逻辑受益于用户复购提升 [3] - 未来关注点在于行业格局变化、公司线下渠道拓展以及青少年系列等品类扩张 [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驱蚊系列**: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48.54%),销量2155万只(同比增长32.47%),均价6.14元(同比增长12.04%),增长受基孔肯雅热疫情推动,高端产品如智能电热蚊香液受推广 [2] - **婴童系列**:收入1.46亿元(同比下降2.76%),销量1716万只(同比下降9.81%),均价8.51元(同比增长7.86%),销量受天气、秋冬产品密集上市及竞争影响,均价提升源于成本上涨和产品结构优化 [2] - **精油系列**:收入0.43亿元(同比下降7.02%),销量479万只(同比下降4.74%),均价8.87元(同比下降2.42%),经营压力因资源向核心品类倾斜 [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Q3毛利率为58.96%(同比提升1.3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2.93%(同比下降4.62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显著提升至29.09%(同比增加5.54个百分点),主要因抖音平台投流费用增加,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0%/2.55%(同比变化-0.12/-0.80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25Q3末存货周转天数为66天(同比减少1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天(同比增加2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38天(同比增加6天)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至2.20亿元(同比增加0.40亿元)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3.62亿元、4.44亿元,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7.2倍、31.3倍、25.6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74亿元、19.05亿元、24.0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4%、21.0%、26.0% [5]
2025年全国首批智利车厘子空运抵沪 京东生鲜开启“质价比”消费季
中金在线· 2025-10-20 16:00
行业趋势 - 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市场日益普及,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3] - 消费者需求从追求性价比转向注重品质与价格兼顾的质价比 [3] - 提供具备质比的商品已成为销售平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3] 公司供应链优势 - 公司与智利最大出口商Garces Fruit合作,实现规模化源头直采 [3] - 公司构建了从智利果园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的快捷通道,大幅减少中间流转环节 [5] - 公司凭借高效物流体系确保消费者能第一时间享受当季美味 [7] - 公司严格执行分级标准,禁止小果混大果销售行为 [5] 市场活动与影响 - 2025年全国首批吉制车厘子于10月19日空运抵达上海港口,拉开消费季帷幕 [1] - 公司在京东11.11开门红期间启动全网首发预售 [1] - 公司持续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提升生鲜商品整体流通效率 [7] - 此举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选择与服务体验 [7]
从物质到情绪,消费变迁隐含投资密码
上海证券报· 2025-10-19 20:31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同比增长16.1%,日均同比增长1.6% [2] - 假期总花费8090.06亿元,同比增长15.4%,日均同比增长1.0% [2] - 消费需求从物质消费导向情绪消费,消费市场经历结构性变革 [2] 新兴消费行为趋势 - 年轻人选择帐篷自驾、机关食堂及寻找“主理人”提供的独特体验等新旅游方式,替代传统高端酒店和旅行团 [2] - 情绪消费兴起,宠物经济、毛绒玩具市场火热,充当情感替代品角色 [3] - 互联网改变社交模式,年轻人依据兴趣构建虚拟社群,情绪消费成为群体认同标志 [3] 物质消费市场分化 - 信息透明化导致对部分物质消费的“祛魅”,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2] - 高端消费遇冷,如外资豪华汽车销售持续低迷 [2] - 质价比消费备受青睐,部分国产优质的性价比手机与汽车销售良好,高质价比超市门口大排长龙 [2] 投资策略核心脉络 - 投资策略应把握“情绪价值”与“质价比”两大核心脉络 [3] - 情绪价值方面需聚焦能提供情感共鸣和圈层身份认同的新供给 [3] - 质价比方面核心是供应链效率驱动的优质产品力,而非品牌溢价或渠道优势 [3]
2025中国快消品中期报告:健康化、高性价比成消费新风向, 家门口的“好超市”悄然洗牌
搜狐财经· 2025-09-29 19:37
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告发布,家门口的"好超市"悄然洗牌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与会者普遍认为,当前的消费者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理性。论坛独家发布的《2025中期中国快消品报 告》明确指出,追求品质与健康的消费趋势已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报告定义,"性价比"侧重商品的基础实用性,而"质价比"则更强调商品品质 与价格的平衡,契合当下的体验型消费。 在这种趋势下,能够同时满足性价比与质价比的零售渠道迎来了高光时刻。仓储式会员店(如山姆、开市客)通过会员制、大包装和低毛利模式,为 中产家庭提供了高质价比的商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以奥乐齐(ALDI)、盒马NB等为代表的硬折扣店,则通过精简品类、发展自有品牌等方 式从源头控制成本,实现了高质与低价的统一。 东方网记者程琦9月29日报道:"以前购物,就认大牌子,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吃的东西,品质好、价格实在才是硬道理。" 十一假期即将来临,正在上 海一家超市内选购出行用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的预算没变,但购物清单和去年相比,"健康"和"值"成了关键词。 王女士的选择并非个例。记者从在沪举办的"2025快消品对接论坛"上了解到,像王女 ...
餐饮变天,消费者正在告别“大牌”,拥抱“质价比”
搜狐财经· 2025-09-28 18:07
消费趋势变化 - 餐饮消费逻辑从品牌导向转向质价比导向 消费者更看重品质稳定 价格合理和体验真实三重价值[3][4] - 2023年餐饮大盘均价同比下降1.42%至42.6元 2024年进一步下降6.6%至39.8元 火锅 烧烤 饮品品类价格下降明显[6] - 仅20.6%消费者优先选择大品牌 27.4%偏好小众个性化餐饮 最高占比群体不在乎品牌只看重产品本身[4][6] - 理性精明成为消费底色 67.3%年轻人践行反向消费 决策周期从3天延长至7天[4][23] - 消费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青少年搜索高性价比产品和实惠选择 高龄消费者以中外连锁品牌为主[8] 品质需求升级 - 消费者追求真味体验 本地特色 明档厨房和10年以上老店备受青睐[9] - 45%游客在旅行中重视美食体验 形成为一顿美食赴一座城现象[9] - 明档厨房发展为三大类型:传统明档采用玻璃幕墙设计 智能明档通过视频监控实现远程监管 特色明档侧重核心工艺展示[11][13][15] - 2025年大众点评必吃榜近八成上榜商户为市井小店 超四成为经营10年以上老店[17] - 地方菜系影响力扩大 赣菜入选黑珍珠指南后门店数量增长7% 线上流量提升20%[11] 体验与社交需求 - 餐饮消费成为社交货币 年轻人愿为拍照环境 话题菜品和文化氛围付费[22] - 围炉煮茶相关视频播放超40亿次 猎奇单品和民族文化体验菜品受欢迎[22] - 2024年人均20-50元家常菜订单量增长103% 人均100元以上网红餐厅订单下降18%[23] - 堂食消费回暖 2024年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加50.4% 各年龄段就餐频次持续提升[8] 门店模式创新 - 行业涌现五种创新店型:外卖专门店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 租金成本降20-30% 人力成本降60%[25][26] - 共享店通过共享供应链降低投入门槛 设立日流水1500元迁店保障机制[28] - 业态复合店融合零售娱乐服务 主题形象店以强主题化打造差异化消费场域[29][31] - 以车代店采用纯电动移动售卖车 续航超400公里 支持全天候移动经营[32] 单店盈利模型 - 行业战略重心转向单店健康度 增利大于增收成为新共识[33] - 头部品牌通过关店提升效益 煌上煌2025年上半年关闭762家门店 周黑鸭关闭167家门店[34] - 小菜园将新开门店面积优化至220平方米 单店投资成本降至120-130万元 员工数量从28人优化至22人[34][35] - 小菜园2025年上半年食材成本占收入比重降至29.5% 存货周转天数缩短至20.7天[39] - 小菜园投入约2000台炒菜机器人 覆盖200家门店 承担三分之一后厨工作[39] - 熊大爷45平方米社区店实现年净利润超30万元 通过全时段产品矩阵和高效率动线提升坪效[41] 数字化应用 - 数字化工具成为核心驱动 熊娘娘借助大数据模型科学选址 沸点计划通过AI算法预测需求降低损耗[45] - 乐牛用餐管理系统通过AI视觉识别实现秒级结算 将排队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2分钟[45] - 系统后端基于消费数据动态预测需求 使食材浪费率从30%降至8%[46] 体验差异化战略 - 海底捞通过千店千面策略打造多元化社交空间 包含高端化破局 地域化深耕和细分场景延伸三大方向[49][50] - 海底捞拉萨店融入藏式文化元素并提供氧气瓶 深圳亲子店打造多年龄段游乐园 夜宵店夜间客流提升15%[50] - 创新机制鼓励一线员工提出点子 采用后可获得奖励甚至以员工名字命名服务[51] - 通过拼图式模块化复制平衡创新与效率 将甜品站 酒吧区等转化为标准化功能模块[51] 行业转型方向 - 餐饮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新周期 重点聚焦小店模型 单店盈利 数智化赋能和体验差异化[53][55] - 小菜园计划2026年拓展至1000家规模 当前在营门店达672家[37] - 成功单店模型需明确盈利公式 设定关键指标红线 并实现运营流程模块化标准化[42] - 需持续关注毛利率 净利率等盈利指标 坪效 人效等效率指标 以及客单价 复购率等市场指标[43]
独家:近20家储能企业集体预判价格走势
行家说储能· 2025-09-28 16:36
储能电芯供需与价格动态 - 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强劲 头部电池企业均满产 部分订单排产至12月或明年年初[2] - 电芯供应紧张导致主流厂商价格环比上涨0.02–0.03元/Wh 成本压力传导至下游系统集成环节[2] - 阳光电源将257kWh储能柜单价上调约0.03元/Wh[2] 工商业储能系统价格走势 - 工商业储能一体柜(215kWh)报价从2023年9月的1.40元/Wh降至当前最低0.55元/Wh 跌幅达60.71%[6] - 当前市场价格企稳 整体均价约0.65元/Wh 最低价0.53元/Wh[6] - 业内普遍认为主流价格将维持在0.6-0.68元/Wh 未来可能出现有限上浮[10] - 2025年下半年价格预计呈现"先抑后扬 逐步企稳回升"趋势 头部企业价格有望率先反弹[10] 行业竞争格局分化 - 头部电芯企业供不应求 尾部企业面临无人问津局面[5] - 价格走势分化 具备技术品牌和全栈能力的头部企业更注重价值输出 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继续低价挣扎[10] - 行业洗牌加速 技术薄弱资金不足企业将被淘汰 市场集中度向具备技术迭代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企业倾斜[21] 行业竞争模式转变 - 竞争焦点从早期"低价"投资成本竞争转向以"质价比"为锚点的价值竞争[17] - 行业共识需回归工商业储能本质 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竞争焦点从政策红利转向综合价值[18] - 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削弱创新动力 行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解锁多重价值[20] 企业价值创造策略 - 企业需通过品牌公信力 产品性能及安全 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持续深耕[18] - 储能产品需满足长寿命 高效率和低故障要求 同时支持需量控制 光储协同等增值需求[19] - 价格控制能力是企业竞争力一部分 需通过优化设计 智能应用和远程运维实现降本增效[20] - 具备技术壁垒(如液冷 主动安全)和运营能力的企业溢价提升 单纯组装厂面临价格下跌压力[23]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厂商凭借技术+服务生态构建壁垒 中小厂商退场或转型代工[24] - 单纯设备销售模式式微 运营商价值越来越重要[24] - 国内市场聚焦高收益价差区与政策创新区 海外高增长市场得到重点布局[24] - 行业利润空间逐渐向平台运维 数据调度等附加值转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