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发动机
搜索文档
视频丨退役风机、报废车去哪儿了?被回收再利用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3 14:21
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 到2030年预计超过3万台风电机组退役,产生固体废物总量将突破300万吨[1] - 退役风电机组材料构成为86%钢铁、10%玻璃纤维、3.5%铜铝、0.5%稀土元素,风机叶片是再利用难点[3] - 企业创新开发以破碎叶片为基材的人造板技术,产品具有超强防水性能,甲醛释放量达国家E0级标准,现有年产能3万吨,计划提升至10万吨[3] - 采用专用机器人对风机叶片进行水力切割,实现效率翻番并解决扬尘问题,退役叶片还可制成人工鱼礁、滑板等创新产品[5] - 今年前三个季度风机拆除数量同比增加20%[6] 报废机动车再制造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报废车回收产业高速发展,单车资源回收利用率从65%大幅提升至95%[7][9] - 新疆某企业利用旧零件再制造发动机,去年此项出口额达2000万元,拆解产生的废钢送往钢铁厂作为冶金原料[9] - 该公司回收业务同比增加60%以上,精细化拆解占总拆解量80%以上,再制造已突破7000台[9] - 产业向便捷化、标准化发展,市场主体探索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电子化、上门预约及线上回收等一站式服务[11][12] 装备再制造技术 - 山东某装备企业将激光熔覆、智能修复等20多项专利应用于采矿机械再生,通过金属粉末与基体熔合提升设备性能[14] - 该再制造技术可实现旧件利用率80%以上,废旧金属实现100%循环利用,修复后设备性能达新品95%以上,成本仅为新品30%到45%[14] 二手交易市场 -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二手交易市场持续升温,形成绿色消费新趋势[15] - 北京新开一家3000平方米专营二手商品商场,汇集200多个品类超过30000件商品,每件商品配有质检报告与瑕疵细节照片[17] - 该商场"十一"假期客流环比增长270%,销售量环比增长165%[18] - 以旧换新政策细化,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三大领域补贴总额超200亿元,推动二手交易规模大幅增长[20] 循环经济产业宏观成效 - 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引领下,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5万亿元[21][25]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升约12%,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9%[23] - 全国建成超过1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去年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23] - 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处理技术涌现成果150余项,参与企业达70余家[23] - 全国700多个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25] - 国家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491个绿色工业园区,在60个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25]
产业新观察·创新技术激活循环经济万亿级大市场 绿色消费呈现新亮点
央视网· 2025-11-03 11:25
风电设备回收产业 - 到2030年预计超过3万台风电机组退役产生固体废物总量将突破300万吨 [1] - 退役风电机组中86%为钢铁10%为玻璃纤维35%为铜铝05%为稀土元素 [1] - 风机叶片回收利用难点被创新技术攻克如开发出以破碎叶片为基材的人造板技术并制成人工鱼礁滑板等产品 [1][2] - 企业研发专用机器人对风机叶片进行水力切割实现效率翻番同时解决扬尘问题 [2] - 2025年前三个季度风机拆除数量同比增加20% [2] 报废机动车回收与再制造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报废车回收产业迈入高速发展轨道 [3] - 新疆某报废车回收企业利用旧零件再制造发动机2024年仅此项出口额高达2000万元拆解产生的废钢送往钢铁厂作为优质冶金原料 [5] - 通过技术创新单车资源回收利用率从65%大幅提升至95% [5] - 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步入便捷化标准化发展新阶段探索回收证明电子化上门预约以及线上回收等一站式服务 [7] - 山东装备企业将激光熔覆智能修复等20多项专利应用于采矿机械再生实现旧件利用率80%以上废旧金属100%循环利用 [9] - 修复后设备性能达到新品的95%以上而成本只有新品的30%到45% [9] 二手交易市场 -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二手交易市场持续升温形成绿色消费新趋势 [9] - 北京一家专营二手商品的新店占地达3000平方米汇集200多个品类超过30000件二手商品每件商品配有质检报告与瑕疵照片价格透明 [11] - 该商场十一假期期间客流环比增长270%左右销售量环比增长165%左右 [11] - 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三大领域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总额超200亿元推动二手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13] 循环经济整体发展 - 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5万亿元 [13][16]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主要资源产出率提升约12%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9% [14] - 全国已建成覆盖所有省份的超过1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2024年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 [14] - 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处理技术不断创新涌现成果150余项参与企业达70余家 [14] - 全国700多个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 [15] - 国家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491个绿色工业园区在60个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16]
退役风机、报废车去哪儿了?被回收再利用
央视新闻· 2025-11-03 10:27
风电设备回收产业 - 到2030年预计超过3万台风电机组退役,产生固体废物总量将突破300万吨 [1] - 退役风电机组中86%为钢铁,10%为玻璃纤维,3.5%为铜铝,0.5%为稀土元素 [1] - 企业创新开发出以破碎叶片为基材的人造板技术,板材产能已达每年3万吨,计划提升至10万吨 [1] - 专用机器人对风机叶片进行水力切割实现效率翻番,退役叶片还被制成人工鱼礁、滑板等产品 [3] - 今年前三个季度风机拆除数量同比增加20% [3] 报废机动车再制造产业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报废车回收产业高速发展,单车资源回收利用率从65%大幅提升至95% [4] - 新疆某企业利用旧零件“再制造”发动机,去年此项出口额达2000万元 [4] - 该公司回收业务同比增加60%以上,精细化拆解占比80%以上,再制造已突破7000台 [4] - 产业步入便捷化、标准化新阶段,探索回收证明电子化、上门预约及线上回收一站式服务 [6] - 再制造技术可使旧件利用率达80%以上,废旧金属100%循环利用,修复后设备性能达新品95%以上,成本仅为新品30%到45% [8] 二手交易市场 -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二手交易市场持续升温,形成绿色消费新趋势 [9] - 北京一家新开二手商场占地3000平方米,汇集200多个品类、超过30000件商品 [9] - 该商场“十一”假期客流环比增长270%,销售量环比增长165% [10] - 以旧换新政策细化,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三大领域补贴总额超200亿元,推动二手交易规模大幅增长 [12]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整体发展 - 在《“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引领下,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5万亿元 [13] - 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1.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升约12%,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9% [13] - 全国已建成覆盖所有省份的超1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去年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 [13] - 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处理技术涌现成果150余项,参与企业达70余家 [13] - 全国700多个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 [15] - 国家累计培育6430家绿色工厂、491个绿色工业园区,在60个城市开展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15] - 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的目标将如期实现 [15][17]
众多车企竞逐的“再制造”,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09 16:22
再制造的定义与价值 - 再制造是对废旧汽车零部件进行全拆解、深度检测和技术再造的系统工程,使其性能可达新品的95%以上并享受原厂质保 [4] - 再制造以实现零部件功能性复用为目标,变速箱再制造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达80%以上,可节约60%的能源并降低50%的碳排放 [5] - 再制造业务为车企贡献15%-20%的售后利润,再制造电机成本仅为新品的50%,毛利率可达35%,高于新车制造20%的毛利率水平 [11] 美国市场发展模式 - 美国拥有约1.2万家拆解企业和2万家零部件再制造企业,采用机械化拆解线使90%以上零部件具备再利用可能,整车再生利用率达80% [6] - 推行"污染者付费"原则,车企负责回收旧车并建立逆向物流网络,再制造发动机价格仅为新品的60%,年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 [6] 日本市场发展模式 - 日本通过《汽车循环利用法》确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车企采用二维码溯源系统实现再制造零件全流程可追溯 [7] - 采用超临界CO₂清洗技术使去污效率提升40%,脉冲焊接技术使修复件强度达原厂110%,再制造件在售后市场渗透率达35%,成本较新品降低40% [7] 德国市场发展模式 - 德国以技术为导向,通过软件升级使再制造ECU性能比原品提升15%,等离子喷涂技术使发动机缸孔耐磨性能提升2倍 [8] - 借助工业4.0改造产线,使用拆解机器人和AI算法使再制造件良品率达98%,涡轮增压系统再制造率超过50% [9] 环保与资源效益 - 传统汽车拆解仅能回收20%材料,再制造可将单车资源回收率大幅提升至70%,每年减少数千万吨原材料消耗 [10]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再制造使锂资源利用率提升60%,单GWh电池回收成本较开采降低30%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再制造正成为车企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斯堪尼亚等重型车辆制造商已在新车中集成再制造组件 [3] - 当全球汽车产业转入存量博弈,再制造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和重构产业价值分配的新赛道 [11]
循环经济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交通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5-14 10:57
行业概述 -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闭环流程,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 [2] -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原则,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 应用领域涵盖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废旧产品再制造六大方向 [5][6] 政策环境 - 2021-2024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包括《"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目标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5万亿元 [7][8] - 政策重点包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完善废弃物分类处置和回收能力等 [8]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 [8] 发展模式 - 产业园区循环化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建立"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处理—热电联产"循环产业链,实现物质减量和能源梯级利用 [9] - 城市矿产开发模式:如北京建立废旧塑料、电子产品的"回收→分拣→利用→再生"产业链,缓解固体废弃物压力 [10] - 再制造产业模式:潍柴动力再制造发动机可节能60%,降低排放80%,每万台回收附加值达3.6亿元 [11] - 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华安县建立种猪育种、有机肥加工、生态茶园等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11] 市场规模 - 2023年行业整体规模突破4万亿元,2024年达46365.5亿元,细分领域呈现快速增长 [12][14][15][17] -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2023年规模7531亿元,2024年预计8321.9亿元,涵盖煤矸石、粉煤灰等七大类废弃物 [14] -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2023年规模6719.6亿元,2024年预计7882.1亿元,涉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回收加工 [15] - 垃圾资源化:2023年规模3235.5亿元,2024年预计3694.2亿元,包括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处理 [17] 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央企/国企主导、民企崛起、外资进入的多元化竞争态势,集中在工业固废处理、废旧资源回收等领域 [19] - 特点包括市场集中度高、价格竞争普遍、技术创新成为关键、国际化趋势明显 [19] 面临挑战 - 产业规模化不足:缺乏龙头企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受限于较低利润 [20] - 监管体系不健全:税收优惠力度不足,部分领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0] - 资源回收不充分:2023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仅60.5%,危险废物贮存量达0.9亿吨 [20] 未来趋势 - 技术创新:物联网、AI、大数据将提升资源回收效率,新质生产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21][23] - 政策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和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行业监管支持 [23] - 产业链协同:钢铁、化工等行业加强合作,形成收集-分类-处理-再利用完整体系 [23] - 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技术共研、标准共建,输出中国循环经济方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