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14款医疗器械进入创新通道
思宇MedTech· 2025-03-26 15:38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2025年第3号) - 14款产品进入创新通道,涵盖肿瘤检测、心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眼科器械等多个领域 [2][3] 珠海圣美生物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 产品为人类3号和10号染色体异常细胞检测试剂盒(荧光原位杂交法) [3] - 由美国Cynvenio与丽珠医药合资成立,注册资金超1.5亿元 [3] - 掌握LiquidBiopsy稀有细胞富集分离和MDA TEST肺结节良恶性辅助诊断技术 [3] - 中美双研发中心,产品在10余家国内外顶级医院开展临床合作 [4] 卓阮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产品为生物疝修补补片 [5] - 拥有基底膜先进生物材料核心技术,开发20余项三类植入器械 [6] - 已获批安替生生物疝补片和安睿生硬脑(脊)膜补片 [6] -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拥有36项国家专利和5项国际专利 [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 - 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心腔内超声成像导管 [7] - 首个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 [7] - 实现"射频+冷冻+脉冲"三大消融能量产品布局 [7] - 2022年科创板上市(688351 SH) [7]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 - 产品为磁控无创可延长假体系统 [8] - 爱康医疗核心子公司,全球最早商业化3D打印关节植入物 [8] - 中国人工关节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髋关节前十 [8] - 产品覆盖40多个国家7500余家医疗机构 [8] 上海申淇医疗科技 - 产品为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8] - 布局心血管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等四大领域 [8] - 拥有2款上市产品和33款在研产品 [8] - 2025年3月淇川®SQ-Surgipath®肝内穿刺器械获批 [8] 明澈生物科技(苏州) - 产品为青光眼引流管 [9] - 核心技术包括水凝胶材料、双光子3D打印等 [10] - 以微创青光眼引流管为核心,布局多产品线 [10] - 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0] 苏州方科生物科技 - 产品为麻风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 [11] - 专注重大疾病筛查,整合基因测序等多项技术 [12] - 提供癌症早筛、伴随诊断等全病程管理 [12] 瓦里安医疗系统粒子治疗 - 产品为质子治疗系统 [13] - 全球23个质子中心采用其设备,10家投入运营 [13] - 2021年被西门子医疗以164亿美元收购 [13] 上海汉通医疗科技 - 产品为肾动脉超声消融仪 [14] - 自主研发超声能量平台,首个产品用于高血压治疗 [14] - 布局下一代超声平台,拓展至糖尿病等疾病 [15] - 2025年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 [16] 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 - 产品为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 [17] - 中国脑科学领域领军企业,拥有85项专利 [17] - 核心产品包括视频脑电图机等神经电生理设备 [17] 北京中科鸿泰医疗科技 - 产品为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 [17] - 自主研发全球首款多通道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17] - 基于中科院自动化所20年技术积累 [17] 上海捷易生物科技 - 产品为新生儿TREC/KREC基因检测试剂盒 [17] - 专注遗传病检测,服务超100家医院和1万家庭 [17] 苏州可帮基因科技 - 产品为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软件 [18] - 以基因表达谱检测和AI分析为核心技术 [18] - 拥有肿瘤组织起源基因检测系统等专利产品 [19] 华融科创生物科技(天津) - 产品为可降解镁合金接骨螺钉 [20] - 拥有190余项专利,含70+发明专利 [20] - 产品线涵盖显微外科和骨科植入领域 [20] - 通过GMP和ISO13485国际认证 [20]
最新!又1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3-24 11:42
产品获批与核心功能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3月21日批准北京唯迈医疗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控制系统"创新产品注册(国械注准20253010587)[1] - 产品组成包括控制机柜、液晶显示器、触摸屏、控制盒及导丝与导管执行机构,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 - 采用支架递送型机器人技术,整合隔室控制介入系统、仿生学导丝控制技术和柔性导丝阻力检测技术,具备低延时、高精度(亚毫米级误差<0.05mm)及高灵敏力反馈(0.01N感知精度)[1][7] 技术特点与创新 - 集成三大模块:"透视眼"高清影像系统、"精准手"操作控制系统、"智慧脑"AI分析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辅助[2][4] -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可叠加DSA/CT/MRI三维血管模型,AI智能标定精度达0.1mm(较传统提升5倍)[7] - 具备双通道协同递送技术、超手感协同功能及百万级病例数据库支持的秒级模型生成能力[7] - 支持远程手术操作,减少医生辐射暴露并拓展远程医疗场景[8] 临床应用与竞品 - 国内首个完成前瞻性RCT试验的介入手术机器人,验证力反馈等功能的临床有效性[7] - 代表产品包括中科院与华东医院联合研发的VasCure(双球囊/双支架协同递送)及法国Robocath的R-ONE®(国内首个获批商业化冠脉介入机器人)[9] 公司背景与研发 - 唯迈医疗成立于2014年,专注介入诊疗设备研发,产品线涵盖DSA、介入机器人及移动C形臂X射线机[10] - 研发投入显著,拥有数百项专利(80%为发明专利),承担十余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科研项目[10] 行业活动 - 2025年将举办全球骨科大会(4月24日)、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等专业会议,聚焦医疗科技前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