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行365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亏损中重启IPO!“365约车”再度递表港交所 阿里持股
搜狐财经· 2025-09-15 21:56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盛威时代于2025年9月11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1] - 公司是中国网约车服务市场第14名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1] - 旗下平台包括出行365和365约车 业务覆盖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4][10] 业务覆盖与合作伙伴 - 业务覆盖超过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为客运企业提供定制客运服务[4][7] - 联网售票平台中标湖北、内蒙古、吉林等省级项目 合作区域超30个省份[4] - 主要合作伙伴包括12306、航旅纵横、同程、携程、飞猪等OTA平台[4][10] - 网约车平台365约车在190个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证 专注道路客运场景服务[8]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15.9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39.8%[1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增至9.03亿元[11] - 持续亏损:2022年净亏4.99亿元、2023年4.82亿元、2024年4.26亿元、2025年上半年8960万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14.96亿元[13] - 毛利率低迷:2022年6.6%、2023年7.1%、2024年3.5%、2025年上半年4.1%[12][13] 业务结构与成本分析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86.2%、2023年85.3%、2024年88.9%、2025年上半年90.4%[13] - 网约车业务毛利率极低:2022年2.9%、2023年1.2%、2024年毛损率0.2%、2025年上半年0.5%[12][13] - 2025年上半年支付司机服务费7.13亿元 占销售成本82.3% 叠加聚合平台抽成导致高成本[15] - 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33.8%下降至17.2%[12][23] 竞争环境与行业挑战 - 中国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 截至2025年7月共有392家平台获得经营许可[16] - 市场格局呈现滴滴为"一超" T3出行、曹操出行属第二梯队 聚合平台包括高德和美团打车[16] - 2024年多家同行完成上市 包括文远知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小马智行 曹操出行于2025年6月登陆港交所[19] 股东结构与平台依赖 - 阿里旅行持有公司27.01%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累计投资超1.6亿元[22] - 业务高度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获客 存在议价权薄弱风险[10][22][23] - 需要证明技术平台中立性 并提升非阿里生态的独立获客能力[23] 财务状况与调整措施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8960万元 显示规模效应显现[15] - 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上升:2024年底24.42亿元 2025年6月底增至25.34亿元 主要因赎回权增加0.78亿元[15] - 亏损主因包括赎回权公允价值变动(2021-2024年累计18.53亿元)和网约车高成本结构[15]
盛威时代赴港IPO:阿里输血下的增长神话与独立生存考
新浪证券· 2025-09-12 16:26
上市申请与公司定位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为继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 [1]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城际及城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 [1] - 公司旗下拥有“出行365”和“365约车”两大主品牌 [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在城际出行领域,公司通过“云站务”系统实现客运站线上售票,并通过“客运达”为运输公司提供SaaS解决方案 [1] - 在城市网约车领域,公司通过“365约车”平台与聚合平台合作,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204张网约车牌照、170万名注册司机、8.4万名月活司机,日均订单达24万单 [1] - 公司网约车服务高度依赖与高德的合作,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过高德产生的总交易额占其网约车服务业务总GTV的比例分别为92.9%、89.5%、93.9%和94.5%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8.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40%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99亿元、4.82亿元、4.26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约14亿元,主要原因为网约车司机补贴及市场扩张费用高企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03亿元,经调整亏损降至933万元,亏损率大幅降至1%,显示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2]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依赖 - 阿里巴巴通过阿里旅行持有公司27.01%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2] - 公司超8成收入来自网约车服务,而网约车服务的收益中又有高达9成依赖于与高德的合作 [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向阿里巴巴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420万元、5450万元和7330万元,占采购总额的6%至7% [2] 运营风险与行业挑战 - 公司旗下平台面临消费者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365约车”的累计千条投诉,涉及服务质量和监管合规 [2] - 企查查信息显示,仅2024年,“365约车”就涉及35条行政处罚,主要原因为驾驶员或车辆未取得相关合规证件 [3] - 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资本市场态度谨慎,如同期上市的嘀嗒出行首日大跌22.5%,如祺出行上市当天下跌3.14% [3] 未来发展策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将IPO募资金用于强化聚合平台运力、省级客运数字化项目扩容、收购投资及战略联盟机会 [4]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是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提升盈利水平,并需要证明其技术具有平台中立性和独立获客能力 [4][5] - 在港股科技估值趋冷背景下,公司需向投资者证明其拥有核心技术、独立获客能力和清晰盈利路径 [5]
被高德拿捏“命脉”?盛威时代连年亏损,旗下365约车屡遭处罚
深圳商报· 2025-04-30 22:58
公司概况 - 盛威时代成立于2012年,主要提供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及城市内网约车服务,旗下平台包括"出行365"和"365约车" [2] - 公司递交港交所主板IPO招股书近半年后尚未有新进展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持续增长:2021年5.54亿元、2022年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上半年7.26亿元 [3] - 累计亏损严重:2021年亏损5.87亿元、2022年4.99亿元、2023年4.82亿元、2024年上半年2.85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18.53亿元 [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1年8.6%、2022年6.6%、2023年7.1%、2024年上半年3.5%,其中网约车服务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为-0.5% [4] - 客运服务毛利率较高且稳定:2021年51.9%、2022年44.3%、2023年53.7%、2024年上半年57.3% [5] - 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毛利率波动:2021年27.8%、2022年18.2%、2023年33.8%、2024年上半年37.0% [5] 业务结构 - 网约车业务高度依赖高德平台:通过高德产生的GTV占比2021年95.3%、2022年92.9%、2023年89.5%、2024年上半年93.4% [6] - 阿里系深度绑定:阿里旅行持股27%,阿里巴巴集团为2022年五大客户之一及报告期内最大供应商 [6] - 合作平台集中:除高德外还与携程、飞猪、12306、航旅纵横等聚合平台合作 [6] 合规与投诉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收到105宗和230宗涉及安全威胁的投诉,均已解决 [6]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365约车"存在退款难、司机端乱判责等问题 [7] - 旗下盛智易联多次因违规运营受罚:2024年2月济南分公司被罚1.7万元,2024年7月哈尔滨被罚5000元,2022年4月南宁分公司被责令停产整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