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约车
搜索文档
盛威时代冲刺港股IPO 关联交易扮演重要角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21:52
业务扩张与财务表现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规模快速扩张,总交易金额从2022年的7.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1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04% [2] - 公司订单量从2022年的3270万单增长至2024年的7030万单,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0.45% [2] - 业务扩张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网约车服务平均净抽佣率从2022年的2.9%下降至2024年的-0.2%,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0.4% [3] - 公司网约车服务每单平均直接利润从2022年的0.6元下降至2024年亏损0.1元,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0.1元 [3]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8.16亿元增至2024年15.94亿元,但同期持续亏损,2022至2024年分别亏损4.99亿元、4.82亿元、4.26亿元 [7] - 公司整体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报告期内分别为6.6%、7.1%、3.5%和4.1%,其中网约车服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1.2%、-0.2%和0.5% [7] 关联交易依赖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高度依赖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平台,报告期内通过高德产生的总交易金额占比分别为92.9%、89.5%、93.9%和94.5% [4]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旅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0067% [5] - 在司机招募和管理中,公司向联营企业陕西丰行景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支付的运力伙伴费在报告期内占总运力伙伴费的比例最高达28.1% [5] - 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中,报告期内向关联方提供服务的金额占该业务收益的比例最高达54.52% [5] - 公司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的第一大客户北京凯宝为公司一名主要管理人员配偶控制的公司,属于关联方 [6] -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购买网约车服务的金额分别为5638.20万元、7452.90万元、1.04亿元和6336.10万元 [8] 成本结构与运营合规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成本中,除占比约八成的司机服务费外,聚合平台费占比最高,约为10% [8] - 报告期内,公司就聚合平台服务向高德支付的服务费分别约为5260万元、7010万元、1亿元及6140万元 [8] - 公司给予每单乘客的奖励从2022年的0.3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0.7元,2025年上半年下降至0.5元 [3] - 公司网约车服务业务存在合规问题,因平台上部分车辆和司机未取得所需证件,报告期内相关行政处罚总额分别约160万元、240万元、240万元和210万元 [3] - 公司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并非主要来自出行行业,报告期内非出行行业项目收入占比均在七成以上,2024年为61.9% [6]
持续亏损中重启IPO!“365约车”再度递表港交所 阿里持股
搜狐财经· 2025-09-15 21:56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盛威时代于2025年9月11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1] - 公司是中国网约车服务市场第14名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1] - 旗下平台包括出行365和365约车 业务覆盖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4][10] 业务覆盖与合作伙伴 - 业务覆盖超过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为客运企业提供定制客运服务[4][7] - 联网售票平台中标湖北、内蒙古、吉林等省级项目 合作区域超30个省份[4] - 主要合作伙伴包括12306、航旅纵横、同程、携程、飞猪等OTA平台[4][10] - 网约车平台365约车在190个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证 专注道路客运场景服务[8]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15.9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39.8%[1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增至9.03亿元[11] - 持续亏损:2022年净亏4.99亿元、2023年4.82亿元、2024年4.26亿元、2025年上半年8960万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14.96亿元[13] - 毛利率低迷:2022年6.6%、2023年7.1%、2024年3.5%、2025年上半年4.1%[12][13] 业务结构与成本分析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86.2%、2023年85.3%、2024年88.9%、2025年上半年90.4%[13] - 网约车业务毛利率极低:2022年2.9%、2023年1.2%、2024年毛损率0.2%、2025年上半年0.5%[12][13] - 2025年上半年支付司机服务费7.13亿元 占销售成本82.3% 叠加聚合平台抽成导致高成本[15] - 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33.8%下降至17.2%[12][23] 竞争环境与行业挑战 - 中国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 截至2025年7月共有392家平台获得经营许可[16] - 市场格局呈现滴滴为"一超" T3出行、曹操出行属第二梯队 聚合平台包括高德和美团打车[16] - 2024年多家同行完成上市 包括文远知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小马智行 曹操出行于2025年6月登陆港交所[19] 股东结构与平台依赖 - 阿里旅行持有公司27.01%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累计投资超1.6亿元[22] - 业务高度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获客 存在议价权薄弱风险[10][22][23] - 需要证明技术平台中立性 并提升非阿里生态的独立获客能力[23] 财务状况与调整措施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8960万元 显示规模效应显现[15] - 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上升:2024年底24.42亿元 2025年6月底增至25.34亿元 主要因赎回权增加0.78亿元[15] - 亏损主因包括赎回权公允价值变动(2021-2024年累计18.53亿元)和网约车高成本结构[15]
盛威时代赴港IPO:阿里输血下的增长神话与独立生存考
新浪证券· 2025-09-12 16:26
上市申请与公司定位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为继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 [1]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城际及城内道路客运信息服务提供商,核心业务为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 [1] - 公司旗下拥有“出行365”和“365约车”两大主品牌 [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在城际出行领域,公司通过“云站务”系统实现客运站线上售票,并通过“客运达”为运输公司提供SaaS解决方案 [1] - 在城市网约车领域,公司通过“365约车”平台与聚合平台合作,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204张网约车牌照、170万名注册司机、8.4万名月活司机,日均订单达24万单 [1] - 公司网约车服务高度依赖与高德的合作,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过高德产生的总交易额占其网约车服务业务总GTV的比例分别为92.9%、89.5%、93.9%和94.5% [2]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8.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40% [1]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亏损分别为4.99亿元、4.82亿元、4.26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约14亿元,主要原因为网约车司机补贴及市场扩张费用高企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03亿元,经调整亏损降至933万元,亏损率大幅降至1%,显示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2]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依赖 - 阿里巴巴通过阿里旅行持有公司27.01%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2] - 公司超8成收入来自网约车服务,而网约车服务的收益中又有高达9成依赖于与高德的合作 [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向阿里巴巴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420万元、5450万元和7330万元,占采购总额的6%至7% [2] 运营风险与行业挑战 - 公司旗下平台面临消费者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365约车”的累计千条投诉,涉及服务质量和监管合规 [2] - 企查查信息显示,仅2024年,“365约车”就涉及35条行政处罚,主要原因为驾驶员或车辆未取得相关合规证件 [3] - 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资本市场态度谨慎,如同期上市的嘀嗒出行首日大跌22.5%,如祺出行上市当天下跌3.14% [3] 未来发展策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将IPO募资金用于强化聚合平台运力、省级客运数字化项目扩容、收购投资及战略联盟机会 [4]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是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提升盈利水平,并需要证明其技术具有平台中立性和独立获客能力 [4][5] - 在港股科技估值趋冷背景下,公司需向投资者证明其拥有核心技术、独立获客能力和清晰盈利路径 [5]
被高德拿捏“命脉”?盛威时代连年亏损,旗下365约车屡遭处罚
深圳商报· 2025-04-30 22:58
公司概况 - 盛威时代成立于2012年,主要提供城际道路客运服务及城市内网约车服务,旗下平台包括"出行365"和"365约车" [2] - 公司递交港交所主板IPO招股书近半年后尚未有新进展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持续增长:2021年5.54亿元、2022年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上半年7.26亿元 [3] - 累计亏损严重:2021年亏损5.87亿元、2022年4.99亿元、2023年4.82亿元、2024年上半年2.85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18.53亿元 [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1年8.6%、2022年6.6%、2023年7.1%、2024年上半年3.5%,其中网约车服务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为-0.5% [4] - 客运服务毛利率较高且稳定:2021年51.9%、2022年44.3%、2023年53.7%、2024年上半年57.3% [5] - 数字化及业务解决方案毛利率波动:2021年27.8%、2022年18.2%、2023年33.8%、2024年上半年37.0% [5] 业务结构 - 网约车业务高度依赖高德平台:通过高德产生的GTV占比2021年95.3%、2022年92.9%、2023年89.5%、2024年上半年93.4% [6] - 阿里系深度绑定:阿里旅行持股27%,阿里巴巴集团为2022年五大客户之一及报告期内最大供应商 [6] - 合作平台集中:除高德外还与携程、飞猪、12306、航旅纵横等聚合平台合作 [6] 合规与投诉 -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收到105宗和230宗涉及安全威胁的投诉,均已解决 [6]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365约车"存在退款难、司机端乱判责等问题 [7] - 旗下盛智易联多次因违规运营受罚:2024年2月济南分公司被罚1.7万元,2024年7月哈尔滨被罚5000元,2022年4月南宁分公司被责令停产整顿 [8]
【深度】盛威时代港股IPO:阿里输血撑起增长神话,盈利与独立性成疑
搜狐财经· 2025-04-30 18:35
核心观点 - 盛威时代高度依赖阿里生态,尤其是高德打车平台,80%以上收入来自阿里系平台,业务独立性存疑 [1][3][6] - 公司营收增长迅速但持续亏损,2023年营收12.06亿元同比增长47.8%,净亏损4.8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亏损2.85亿元同比增长21.28% [2][7] - 商业模式更接近平台生态中的外包服务商,缺乏核心技术壁垒和自主获客能力 [9][10] - 治理结构受阿里影响显著,阿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7.01%,创始人团队通过协议控制42.2%投票权 [3][13] - 港股IPO面临估值挑战,市场对其技术独立性和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14][1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5.54亿元、8.16亿元、12.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5% [2] - 毛利率持续低迷:2021-2023年分别为8.6%、6.6%、7.1%,2024年上半年骤降至3.5% [2] - 经营亏损率从2021年12.8%收窄至2023年1.7%,但2024年上半年反弹至2.4% [2]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1年7.7%降至2023年2.7%,显示技术投入收缩 [2] 业务结构 - 网约车服务贡献85%左右收入,其中高德平台占比超90% [4][5] - 客运服务占比不足10%,数字化解决方案占比约9% [5] - 支付给高德的佣金费率高达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阿里系采购占销售成本6-7%,直接收入贡献不足0.5% [4] 股东结构 - 阿里旅行持股27.01%为第一大股东 [3] - 创始人姜生喜持股20.67%,通过协议控制42.2%投票权 [3][1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成都盈创(6.74%)、海岱柱石(6.34%)、宁波软银(5.7%) [3] 行业定位 - 定位为道路客运信息服务商,实际承担平台订单执行角色 [7][10] - 技术能力受质疑,缺乏自主数据处理和产品创新证据 [10] - 商业模式被指为"超级平台上的寄生型企业",依赖生态内循环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