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包装

搜索文档
锦盛新材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或涉IPO募投项目关联交易追认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22:15
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股价在立案消息公布后下跌20 02% 收盘报13 18元/股 市值缩水至19 77亿元 [1] - 公司自查后表示被立案调查与日前追认的关联交易事项有关 [1] 关联交易问题 - 公司追认2021年12月与宏祥建设签订的1 18亿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为关联交易 后因工程量变动合同金额增至1 5亿元 [2] - 宏祥建设将项目转包给公司实控人阮荣涛的侄子阮钟炎 公司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追认为关联交易 [2] - 该项目为"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 由IPO募投项目变更而来 [2] - 公司表示与宏祥建设的合同金额已通过第三方机构审核定价公允性 [2] 法律与内控风险 - 若调查确认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可能面临100万至1000万元罚款 相关责任人面临50万至500万元罚款 [3] - 专家指出公司时隔近四年才追认大额关联交易 反映关联方识别和审批机制系统性失效 存在显著内控缺陷 [3] - 专家强调关联交易应严格审查定价依据和是否存在利益交换 确保公开透明 [3] 募投项目问题 - 公司另一IPO募投项目"年产4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新建项目"效益未达预期 2021年至2023年效益分别为149 18万元 -912 22万元和-956 91万元 [4] - 深交所质疑在产能利用率不足背景下 "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 - 公司回复称投产效益不佳因销售订单不及预期 新项目可行性已充分论证 并已采取措施开拓市场 [4]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深交所问询公司与前五大客户、供应商的关系 公司回复未发现存在关联关系或利益倾斜 [4][5]
锦盛新材被证监会立案20CM跌停 2020上市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5:47
股价表现与监管动态 - 公司股价盘中跌停,收报13.18元,跌幅达20.02% [1]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告知书编号为证监立案字01120250021号 [1] - 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预计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8.15%,但净利润亏损2,264.7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略有收窄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187.9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270.86万元,同比增长112.01%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43.36万元,同比增长10.97%,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83.6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98.34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负,为-2,666.83万元(上年同期为315.89万元) [3] - 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亿元、2.60亿元,净利润连续亏损(-2,250.95万元、-2,387.49万元) [3] 分红与募资情况 - 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均未计划派发现金红利、送红股或转增股本 [3] - 2020年IPO发行2500万股新股,发行价13.9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0亿元,净额2.93亿元 [3][4] - 募资主要用于化妆品包装容器技改项目(9,222万元)和新建项目(2.01亿元) [4] - 发行费用合计5,690万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2,868万元由安信证券(现国投证券)收取 [5] 历史权益分派 - 2020年实施每10股派2.5元现金分红(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股权登记日为2021年6月8日 [5]
锦盛新材突发被监管立案,上市后业绩变脸产能闲置,股民或可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4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主营化妆品包装容器生产销售 雅诗兰黛为主要客户之一 [1] - 2015-2019年净利润增长近3倍 但上市后受疫情及产能问题影响 2024年营收未恢复至上市前水平且连续三年亏损 [1] - 上市前毛利率超35% 上市第二年毛利率不足上市前一半 [6] 产能利用率问题 - 2021年新增4500万套产能项目投产后总产能达11400万套 但2021-2022年实际生产量仅6632万套和5129万套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2%和45% [3] - 2024年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1% 但仍存在显著闲置 [3] - 2024年销售量7515.68万套(同比+27.65%) 生产量8095.38万套(同比+25.95%) 库存量1585.19万套(同比+57.65%) [4] 扩产项目争议 - 2021年终止1500万套技改项目 转而投资2.99亿元建设6000万套新项目 [8] - 6000万套项目2024年转入固定资产1.46亿元 目前仅为房屋建筑物 无机器设备 [8] - 项目施工存在关联交易 承包方阮钟炎为实控人侄子 公司2025年4月才追加确认关联交易 [8] 财务异常现象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余额1.39亿元(同比+54.34%) 交易性金融资产1.59亿元(同比+37.50%) 主要为理财产品 [9] - 公司解释为子公司浙江锦盛锂业业务规划需求 但该子公司2024年更名且未开展实质业务 [10] 监管风险 - 2025年6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具体原因未披露 [5] - 立案调查可能涉及未披露的6000万套项目关联交易问题 [8]
锦盛新材3年1期均亏损 2020上市募3.5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1:1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28.1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4.75万元,同比减亏5.14%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70.86万元,同比增长112.01%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43.36万元,同比增长10.97%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64万元,同比扩大290.10% [2][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66.83万元,同比下降944.23% [2][3]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亿元和2.60亿元 [3] - 2022-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50.95万元和-2387.49万元 [3] - 2022-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504.39万元和2014.42万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0年7月10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2500万股,发行价13.99元/股 [4] - 募集资金总额3.50亿元,净额2.93亿元,主要用于化妆品包装容器项目 [4]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2.5元现金并转增5股 [5][6]
2025年全球化妆品包装瓶市场规模约24亿美元将向可持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图]
搜狐财经· 2025-05-28 03:23
共研产业研究院通过对公开信息分析、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分析师专业性判断 和评价撰写了《2025-2031年中国化妆品包装瓶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本报告为化妆品包装 瓶企业决策人及投资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为确保化妆品包装瓶行业数据精准性以及内容的可参考价值,共研产业研究院团队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 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结合 市场、行业和厂商进行深度剖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热点、动态及未来趋势,使从业者能够从多种 维度、多个侧面综合了解当前化妆品包装瓶行业的发展态势。 化妆品包装瓶是指专门设计用于容纳、保护和储存化妆品的容器,其设计需兼顾功能性、安全性和美观 性,同时满足消费者使用体验和品牌传播需求。化妆品包装瓶是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关键媒介,其设计需 综合考虑功能性、安全性和品牌价值。 化妆品包装瓶核心功能 化妆品包装瓶市场发展趋势 报告目录: 消费者对产品美观性、功能性和环保性要求提升,推动包装向轻量化、定制化发展(如迷你口红管、立体 雕刻包装)。2024年,全球化妆品包装瓶市场规模达到22.7亿美元,预 ...
翔港科技:向“打造日化产品一站式供应链”战略目标迈进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5:58
● 本报记者 乔翔 当前,全球化妆品行业正经历多重变革——消费者对个性化、环保包装的需求激增,品牌方对供应链效 率与成本控制的要求日益严苛。在此背景下,翔港科技与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于日前正式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包材,从而提升对方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是双方此次合作 的主要出发点和愿景。"谈及此次合作,翔港科技董事长、总经理董建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双方将围绕产品开发、供应链优化、成本控制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协作。 借合作打开高端市场 纵观此次合作,一方面,科丝美诗(中国)虽在研发与生产端具备优势,但其包装供应链较为依赖外部 合作;另一方面,在"打造日化产品一站式供应链"的战略目标下,翔港科技积极整合包装印刷(外包 材)、包装容器(内包材)、化妆品(内容物)三大业务板块,希望通过技术协同进一步打开高端市 场。 在此背景下,双方一拍即合。据悉,科丝美诗(中国)成立于2004年,拥有超5000名员工,已在上海、 广州建立4个生产基地。此外,其拥有配方研发、功效测评、战略市场等专业团队。 作为科丝美诗(中国)母公司,科丝美诗集团自1992年创立以来,已在韩国 ...
山东药玻(600529):内生稳健 出海突破 分红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28
财务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51.3亿元(同比+2.9%)、归母净利9.4亿元(+21.6%)、扣非归母净利9.0亿元(+21.9%)[1] - 24Q4营收13.0亿元(同比-0.6%)、归母净利2.2亿元(+37.8%)、扣非归母净利2.1亿元(+41.9%)[1] - 25Q1营收12.4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2.2亿元(+1.3%)、扣非归母净利2.1亿元(+1.8%)[1] 产品表现 - 模制瓶销量37.5万吨(同比-0.4%)、收入23.5亿元(+3.9%)、毛利率提升4.1pct至43.3%[2] - 棕色瓶销量28.6万吨(+4.8%)、收入11.6亿元(+3.5%)、毛利率提升4.6pct至28.4%[2] - 丁基胶塞销量62.2亿支(+15.4%)、收入2.9亿元(+11.9%)、毛利率提升10.9pct至35.5%[2] - 海外收入14.7亿元(+8.5%),毛利率-0.3pct至31.5%[2] 盈利能力 - 24年销售毛利率31.7%(同比+3.7pct)、归母净利率18.4%(+2.8pct)[3] - 期间费用率9%(同比+0.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4.2%/3%[3] - 收现比99.1%(同比+4.6pct)、净现比123.5%(同比-11.5pct)[3] 分红与现金流 - 全年拟派发现金股利4.11亿元,分红率提升9.41pct至43.63%,股息率约2.8%[3] 行业与战略 - 中硼硅药包材渗透率持续提升,第十批国采纳入注射剂品种数创新高[4] - 公司凭借产能规模、成本优势、客户验证先发壁垒享受渗透率提升红利[4] -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为55.75/61.68/67.25亿元(同比+8.77%/+10.65%/+9.02%)[4]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0.42/11.86/13.15亿元(同比+10.52%/+13.76%/+1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