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测试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宝利国际(300135)2025年三季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45.22%,应收账款上升
搜狐财经· 2025-10-23 06:12
2025年三季报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降36.42% [1] - 归母净利润为-1012.87万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45.22% [1] - 扣非净利润为-5040.2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92.83% [1] 单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47亿元,同比小幅上升2.61%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24.63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5.17%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为1.75%,同比下降34.15% [1] - 净利率为-1.09%,同比下降593.83% [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028.85万元,三费占营收比为4.71%,同比增加25.08% [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为1.51亿元,同比下降56.83% [1] - 应收账款为2.8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43.51% [1] - 有息负债为5.65亿元,同比下降30.29% [1] 每股指标与现金流 - 每股净资产为1.03元,同比微增0.02% [1] - 每股收益为-0.01元,同比下降246.0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2元,同比下降234.0% [1] 历史财务表现与商业模式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为1.92%,投资回报较弱,2022年ROIC低至-7% [3] - 公司上市以来14份年报中,有3个年份出现亏损,生意模式较为脆弱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主营半导体测试系统和半导体分选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定位突破国际中高端产品垄断,资源向新一代SoC测试机和晶圆级分选机倾斜 [4] - 公司具有较强技术和产品优势 [4]
宝利国际(300135) - 300135宝利国际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13
2025-10-13 16:46
公司基本情况与近期投资 - 公司主营业务为"沥青+通航"两大方向,沥青业务体量较大 [5]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完成受让宏泰科技2.6354%的股权 [3] 宏泰科技竞争优势 - 宏泰科技主营半导体测试系统和分选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定位突破国际中高端产品垄断,资源向新一代SoC测试机和晶圆级分选机倾斜 [4] 未来发展战略与转型升级 - 转型升级计划围绕宏泰科技下游芯片相关产业链进行投资,促成业务协同 [6] - 公司作为国有控股公司,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业立企 [6] - 积极关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带来的业务机会 [5] 财务状况与资金保障 - 公司半年报显示货币资金约2亿元,自有资金较为充足 [7] - 传统主营业务经营平稳,资金需求变化较小,融资能力有较大提升 [7] - 本次对外投资资金均来自自有资金 [7]
赛迈测控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万创投行担任融资财务顾问
搜狐财经· 2025-09-11 17:44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赛迈测控成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十月资本领投 老股东毅达资本和元禾厚望跟投 万创投行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PXI模块化仪器平台研发 扩大半导体专用测试系统产能 加速在5G通信 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产业化落地 [1] 公司背景与产品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核心团队源自全球顶尖测试测量企业 专注于PXI模块化仪器与测试系统的研发与制造 [3] - 产品矩阵覆盖PXI射频/毫米波仪器 通用模块化仪器 航空总线测试仪以及半导体测试系统等多个方向 [3] - 自主研发SGR射频宽带收发仪结构紧凑且性能卓越 可应用于半导体T/R组件和卫星通信领域 [3] - 新推出SNA矢量网络分析仪具备高精度 多端口和高度可扩展特性 显著提升5G通信与航空航天领域多端口测试效率与一致性 [3] - 半导体测试系统实现从研发实验室到晶圆测试(CP) 终测(FT)及可靠性测试的全流程覆盖 依托云测控平台提供高附加值数据分析服务 帮助客户提升测试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 [3] 行业地位与发展前景 - 测试测量仪器是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的基石 伴随新能源 半导体与下一代通信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市场对高精度 高效率 可扩展测试解决方案需求日益迫切 [5] - 模块化仪器是国际技术竞争高地和国产化替代亟需突破的关键环节 电池管理系统测试 电控模块验证及射频芯片性能评估等关键场景均依赖高可靠性测试设备 [5] - 公司基于PXI架构的模块化仪器系统以优异测试效率 扩展灵活性及成本控制能力精准匹配产业升级需求 展现出显著协同潜力 [5] - 公司正逐步突破国外厂商在射频芯片测试等高端领域的长期垄断 [5] - 公司模块化 平台化技术路线与国际发展潮流同步 高度契合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柔性化 高精度测试的广泛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