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隐藏式门把手
icon
搜索文档
千呼万唤,隐藏式门把手要被禁了
36氪· 2025-09-28 17:32
核心观点 - 工信部新规要求汽车门把手必须提供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此举将导致市面上90%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被淘汰 [6][8][9] - 新规标志着行业发展方向从追逐科技感回归到安全至上,是对消费者长期存在的安全与体验关切的直接回应 [13][28][29] - 法规整改周期与车型中期改款周期重合,新申请车型需在2027年7月1日前满足要求,在产车型需在2028年7月1日前完成整改 [22][23] 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与现状 - 全隐藏式门把手存在显著安全隐患:中保研碰撞数据显示,电子门把手在侧面碰撞中的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19] - 用户体验问题突出:包括用户操作不便、老人儿童面临夹手风险(有案例导致骨折)、以及冰雪天气下门把手被冻住无法弹出等 [5][13][19] - 尽管隐藏式门把手被车企用于降低风阻、提升续航和科技属性,但消费者对其耐心已消磨殆尽 [5][11][13] 车企的应对措施与成本影响 - 车企曾尝试多种冗余方案解决隐藏式门把手问题,如配备冗余电源、增大电机功率、增加制热结构等,但无法保证100%解决开门问题 [16][17][19] - 整改成本可能涉及模具修改,四个车门的模具成本约在400-600万元,且可能引发车门结构强度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碰撞测试 [25] - 成本最低的整改方式可能是通过软件程序将电动伸缩式门把手锁定在弹出状态 [25] 新法规的全球影响 - 新规影响可能波及全球市场,因路虎揽胜、奔驰S级等全球车型为遵从最高标准(推测为中国新规),其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可能进行整改 [27] - 汽车行业已习惯应对全球不同地区的法规变动,满足更严法规、生产更安全产品是行业的普遍心理准备 [27]
全隐藏式门把手终于凉了,特斯拉们的“傲慢设计”都将被淘汰?
36氪· 2025-09-20 16:04
特斯拉门把手设计问题 - 特斯拉因电子门把手失灵问题正重新设计门把手 部分车主反映电子门把手失灵导致无法开门 甚至出现孩子被困车内需破窗逃生的情况[1] - 美国相关机构对特斯拉电动汽车可能存在电子门把手失灵问题展开调查 涉及车辆约17.4万辆 若最终认定问题构成不合理风险 相关车辆将面临召回[5] 隐藏式门把手安全争议 - 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显示 2024年因车门把手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增长47% 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占比高达82%[13] - 中保研碰撞测试显示 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 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13] - 隐藏式门把手存在冬季结冰难以开门 电子系统失灵及碰撞后无法弹开等安全隐患 同时存在夹伤儿童手指的风险[6][13] 行业标准与政策动向 - 媒体透露预计近期将完成门把手强制标准(国标)草案讨论 可能对全隐藏式门把手直接禁止使用 允许半隐藏式及传统门把手且必须带有机械冗余 预计2027年7月执行并给一年过渡期[5] -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草案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双保险" 在电子系统瘫痪后乘客可通过机械装置手动开门 应急拉手的造型 高度 大小均有相应规定[17] 设计趋势演变 - 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初衷为降低汽车风阻和能耗 提高整车颜值 但实际用车过程中带来的不便与麻烦远超优势[6][12] - 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正成为新趋势 今年越来越多新车采用该设计 包括问界M8 奇瑞风云A9L 比亚迪海豹06 埃安UT 一汽奥迪Q6L e-tron等车型[23] - 大众ID系列是首批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且体验良好的新能源车 其设计在日常情况下通过电开关操作 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机械方式直接解锁[23] 汽车设计创新与市场选择 - 汽车行业中存在因核心竞争力不足而通过创造需求 虚构用户需求增加产品卖点的现象 但唯有做好三电 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人车交互等核心体验 车企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31] - 不同用户对汽车需求千差万别 哪些功能受消费者青睐最终由市场评判 如实体按键取消后语音交互技术已发展成熟 基本弥补不便 后排多屏设计也逐渐展现出价值[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