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

搜索文档
7月新势力洗牌:小米破3万,理想跌出前三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以下文章来源于定焦One ,作者定焦One团队 定焦One . 深度影响创新。 来源丨定焦 作者丨金玙璠 编辑 丨魏佳 8月1日,车企2025年下半年首份月销量榜单如期揭榜,其中,新势力排名再次洗牌。 | | | 2025年7月新势力交付榜 | | 定焦One( | | --- | --- | --- | --- | --- | | 排名 | 品牌/企业 | 交付量(辆) | 同 同比 | 环比 | | 1 - | 零跑 | 50129 | +127% | +4% | | 2 | 同界 | 40753 | -6% | -9% | | 3 | 小鹏 | 36717 | +229% | +6% | | ব | 理想 | 30731 | -40% | -15% | | 5 | 小米 | >30000 | +121% | +20% | | 6 | 深蓝 | 27169 | +63% | -9% | | 7 | 埃安 | 26557 | -25% | 34% | | 8 | 蔚来汽车 | 21017 | +3% | -16% | | 9 | 极氪 | 16977 | 8% | 2% | | 10 | 方程豹 | 141 ...
蔚来的“复读”,总算在乐道 L90 上见效了
新浪财经· 2025-08-02 09:34
公司表现 - 蔚来在2025年一季度面临销量和股价低迷,李斌通过变革推动公司"补课"[1] - 乐道L90发布展现公司清晰的产品策略:26.58万元整车起售价和17.98万元BaaS起售价引发市场强烈反响[2] - 产品发布节奏高效:从展车进店到预售、试驾、囤货备货形成完整闭环,实现"上市即交付"[2][24] - 市场反应积极:L90预售一周订单超3万张,股价涨幅近50%[4] - 公司通过裁员40%后销量从4月4400辆回升至6月6400辆,团队士气提升[22] 产品竞争力 - L90突破纯电三排SUV行业难题:平衡造型、空间与风阻(风阻系数0.25,整备质量2250-2360kg)[9] - 技术创新实现空间优化:240L前备舱创行业纪录,后备厢430L+106L下沉式储物舱[10] - 三电系统领先:900V高压平台减重50%,百公里电耗14.5kWh,后电机仅97kg[9] - 配置全面:冰箱彩电大沙发、220V外放电、零重力座椅、空气悬架等主流配置齐全[12] - 补能优势:背靠蔚来2000+座换电站,缓解续航焦虑[10] 市场定位 - 精准切入20-30万蓝海市场:避开问界M8等30万+竞品,填补主流价格带空白[14] - 租电方案扩大覆盖:17.98万元起售价可触达10-30万最主流消费群体[16] - 产品矩阵协同:L60/80/90形成价格梯队完整覆盖目标市场[15] - 竞品对比优势:相比问界M8(2600kg+)、理想i8(2580kg+)实现显著轻量化[9] 战略意义 - L90是公司四季度盈利关键:需承担起销量支撑和品牌声量提升双重使命[5][16] - 管理层调整见效:沈斐接任后转向务实经营,强调销售细节和用户社群运营[22] - 运营效率提升:L90项目展现从发布到交付的全流程优化,改变过往交付滞后问题[24] - 品牌信心重建:被视为公司从低谷突围的标志性产品[25] 行业突破 - 破解纯电三排SUV"不可能三角":首次实现造型、空间、风阻的平衡[11] - 重新定义装载能力: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载人载物不可兼得"痛点[10] - 开创细分市场先河:在20-30万区间建立纯电三排SUV产品标杆[14] - 技术示范效应:高集成度设计(如37L小体积电机)为行业提供新思路[9]
鸿蒙智行7月销量超4.7万辆!余承东:问界M8交付已破6万台 8月还会交付2万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2:50
8月1日,鸿蒙智行发文称,2025年7月鸿蒙智行全系销量达到47752辆,稳居新势力第一阵营,目前已连续10周位列新势力品牌销量Top1,年度累计销量位 居新势力品牌及豪华品牌Top1;6月成交均价39万持续稳居榜首,7月总成交额186亿元。 问界系列7月全系共计交付40753辆;尊界S800上市50天大定突破8000台。 同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发文称,问界M8交付已经突破6万台,8月还会交付2万台!即将发布的纯电版这次首发华为电池延寿技 术,好开更耐开!这个月的发布会,我再给大家揭晓更多信息。 上汽集团8月1日在互动平台表示,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尚界第一款车型尚界H5即将于9月正式上市,该车上市即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具有 全域通行、泊车辅助、多重感知等科技属性;双动力可选,纯电版CLTC续航里程最高至655km,增程版 CLTC综合续航超1300km。具体配置和参数请以实 际销售车型为准。 此外,8月1日,蔚来、小鹏等其它多家新势力车企也公布了上个月的交付数据。 蔚来表示,2025年7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21,017台,前七个月同比增长25.2%。其中,蔚来品牌 ...
【联合发布】2025年6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
乘联分会· 2025-07-31 17:06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体系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和舱外智能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构成,未来将衍生至三级指数 [6][15] - 一级指数反映国产乘用车市场当月符合智能化指标的车型市场表现,二级指数分别反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舱外智能标准的车型市场表现 [15] - 指数计算方法为各二级指数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权重系数分别为智能座舱47.5%、智能驾驶37.5%、舱外智能15.0% [16][18][20][23] 2025年6月指数表现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较上月提升1.8个单位,延续上涨趋势 [5][12] - 智能座舱指数为38.2,较上月增长1.6个单位,保持平稳增长 [8] - 智能驾驶指数为39.7,较上月大幅提升3.2个单位,增长显著 [9] - 舱外智能指数为17.0,较上月小幅下降0.8个单位,增长态势出现回落 [4][12]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208.5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6% [12] - 新能源车零售111.2万辆,同比增长29.8%,环比增长8.2% [12] - 智能化指数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问界M8等高智能化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以及比亚迪全系智驾功能普及 [12] 指数定义标准 - 智能座舱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交互体验、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智能驾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舱外智能评价主要围绕车辆与车外人员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座舱直接影响用户日常驾乘体验,是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8] - 智能驾驶将重塑汽车属性,从"驾驶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具有颠覆性影响 [19] - 舱外智能是新兴领域,旨在提升行车安全、优化交通效率和增强用户体验 [22] - 7月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6月增长态势,智能化指数将持续稳步攀升 [13]
中汽中心夏季测试开启,问界M8吐鲁番站测试中成绩优异
齐鲁晚报· 2025-07-31 14:09
产品性能测试 - 问界M8在平均温度40℃的吐鲁番站参与中汽中心夏季测试,在高温纯电续驶里程、高温亏电油耗、高温充电、太阳辐射隔绝能力、空调热舒适性、强光AEB及高温空气质量等核心科目中表现稳定出色 [1] - 问界M8搭载53.4kWh大容量三元锂电池,配合7×24h云端BMS电池管理和AI实时预警系统,实现283.29km的高温纯电续驶里程 [4] - 问界M8增程器热效率高达44.8%以上,油电转化率3.65kWh/L,高温亏电油耗低至5.56L/100km [6] - 问界M8配备4C超充架构和液冷系统,在42℃高温下保持115.7kW平均充电功率,峰值充电倍率达3.9C [6] 舒适性与安全性 - 问界M8前挡风采用双层镀银玻璃,车顶天窗和四周车窗采用紫外线阻隔技术,整车太阳辐射隔绝能力达22%(天幕部分14%) [9] - 问界M8创新B柱立式出风设计搭配智能内循环调节技术,仅用12分49秒使座舱达到舒适热感指标(TSV≤2),71.25%测试时长内乘员体感波动控制在极舒适范围(TSV≤1.5) [11] - 问界M8车内选用低VOC材料,采用环保Nappa纹真皮、双组分吸音棉、水性胶水粘剂和水性液态阻尼垫等环保材料,高温下异味和有害气体浓度显著降低 [13] - 问界M8在强光AEB测试中,通过30个传感器和先进算法,在白天和夜间130km/h高速下成功完成紧急制动规避 [16][17] 市场表现与品牌影响力 - 问界M8在6月交付超2.1万台,占问界全系交付超4.4万台的近半壁江山 [18] - 问界品牌市场保有量超过70万辆,"品牌参考度"为1.6,显著高于行业均值的1.1 [20] - 问界M8通过权威测试数据和市场表现,巩固了在40万元级旗舰SUV市场的地位,并逐步影响中国豪华旗舰车型的消费趋势 [22]
与特斯拉、蔚来、问界等竞争,理想i8有多少胜算?
第一财经· 2025-07-30 21:37
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中大型纯电SUV理想i8,全系标配三元锂5C超充电池,提供90.1kWh和97.8kWh两种电池版本,CLTC续航分别达到670km和720km,起售价32.18万元 [2] - 理想i8是公司首款纯电SUV产品,产品阵容已形成L系列、i系列和MEGA三大系列,其中L系列为增程产品,i系列为纯电产品 [2] - 第二款纯电产品i6将在今年9月上市 [2] - 公司计划在三年时间内跻身纯电第一梯队品牌,用户定位不会因产品能源形式扩展而改变 [2] 市场表现 - 公司2024年凭借L系列实现年销量超50万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 [3] - 2024年公司在30万-40万元混动市场维持冠军地位,在20万-30万元市场成功登顶,但在40万元以上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3] - 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交付新车20.39万辆,同比增长7.91%,增速有所放缓 [3] 行业竞争 - 30万元以上纯电大型SUV赛道竞争加剧,特斯拉将推出Model Y L,蔚来推出乐道L90,问界已推出M8纯电版本 [3] - 2025年1~4月30万元以上市场纯电车型销量不足8万辆,新能源车市场约九成份额被插混和增程占据 [4] - 30万元以上中高端纯电市场整体空间有限,不是主要细分市场 [4] 产品与技术 - 理想i8搭载最新开发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VLA和理想同学智能体 [4] - 公司通过加快建立超充站来缓解用户补能焦虑,目前自营超充站突破3000座 [4] 挑战与问题 - 公司此前推出的产品为增程车,对消费者而言存在品牌认知惯性问题 [5] - 高端纯电行业未能放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消费者的"补能焦虑" [4]
理想i8发布会
数说新能源· 2025-07-30 11:10
发布会内容 - 发布会总时长110分钟 分为三部分:李想讲解汽车传统部分 郎咸鹏讲解司机大模型 范浩宇讲解理想同学Agent [1] - 李想讲解内容全面 涵盖电池重量设计原因 大游艇式设计优势等 相比MEGA和L6有明显进步 [2] - 理想i8高速续航达成率仅58% 表现一般 若按更现实的100左右平均速度测试可能更低 [2] - 郎咸鹏和范浩宇讲解内容缺乏新意 大部分已在前期采访和宣传片中展示 [3] - 理想同学Agent应用场景有限 仅有点外卖和停车场收费功能 对家庭用户吸引力不足 [3] - 未解释理想i8交付延迟的原因 [4] 市场反应 - 发布会现场反应平淡 仅价格公布时有所反响 与华米发布会形成鲜明对比 [5] - 部分受邀测评博主更倾向竞品 主要考量价格和储物空间因素 [6] - 配置和价格公布后引发争议 部分认为价格过高应低于30万 部分认为配置不合理 [7] - 产品矩阵调整困难 2024款L系列已有类似问题 [8] - 价格争议存在双重标准 问界M8定价更高未受质疑 行业纯电普遍比增程贵2万 [8] - 从商业角度看 跟随竞品降价策略不明智 可能适得其反 [8] 产品定价分析 - 纯电版i8通过更大空间和相同价格弥补补能劣势 但用户仍需承担补能焦虑 [9] - 纯电与增程版行驶品质几乎相同 但补能体验差异明显 [9]
李想的翻身仗:理想纯电第二枪
雪豹财经社· 2025-07-30 07:47
产品发布 - 理想汽车发布首款纯电SUV i8,定位家庭六座SUV,融合越野车、豪华轿车和MPV特点,提供Pro、Max、Ultra三个版本,售价32.18万-36.98万元 [3][4][5] - i8配备冰箱、大桌板、后排娱乐屏等标志性配置,搭载5C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670-720公里,支持10分钟补能500公里 [7] - 公司同步加速超充网络建设,已建成3000座超充站和1.6万根超充桩,其中高速超充站1000座 [7] 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销量超50万辆,连续第二年营收突破千亿,净利润80亿元,成为新势力车企中销量最多、营收最高、盈利最早的品牌 [9] - i8预售表现强劲:12小时订单破6000辆,总预售订单超2万辆,预售价35万-40万元 [11] - 家庭用户占比超80%,MEGA车型实现破圈,单身用户占比超30% [7][13] 战略转型 - 公司从增程式转向纯电赛道,计划2025年纯电销量占比达30%,若目标实现营收有望突破2000亿元 [9] - i8作为十周年献礼之作,承担纯电市场走量任务,被视为公司能否迈上新台阶的关键 [4][9] - 品牌定位从"Family"升级为"Home",强调打造高品质私人空间,完成从产品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型 [13] 竞争环境 - 30万以上纯电市场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即将推出加长版,乐道L90起售价27.99万元,问界M8纯电版预售8小时订单破万 [12] - 公司承认在纯电领域发车时间不占优势,需面对特斯拉、蔚来、华为等强劲对手 [12] - L8当前月销量约4000辆,i8市场表现将成为重要试金石 [9]
整理:每日科技要闻速递(7月30日)
快讯· 2025-07-30 07:40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正在测试自动充电机器人技术 [1] - 问界M8产品预售价格尚未最终确定 将在8月正式发布时公布 [2] - 6月皮卡市场销量达4.8万辆 同比增长8% [7] 人工智能与芯片 - MiniMax大模型已通过人机辩论图灵测试 [4] - 欧盟计划在美国贸易协议中采购400亿欧元AI芯片 [5] - Anthropic拟以1700亿美元估值融资50亿美元 由Iconiq领投 [8] - 特斯拉AI6芯片预计采用三星2纳米工艺 SF2良率约50% [9] 互联网与通信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否认"豆包汽车"传言 表示无智驾业务计划 [3] - 阿里通信服务将于10月31日下架App 已停止续费 [6]
靴子落地,这座西部强市终于“破零”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2:46
汽车新央企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 成为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 实现重庆一级央企"破零"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来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摩托车等 [3] - 领导班子由朱华荣任董事长(60岁 长安系资深高管)和赵非任总经理(51岁 少壮派)组成 形成"资深+少壮"组合 [4] 战略定位与规划 - 未来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 [3] - 加速全球化布局 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3] - 2030年目标:整车产销突破500万辆 新能源占比超60% 海外销量占比超30% 冲击全球汽车品牌TOP10 [14] 资本与产业格局 - 注册资本200亿元 次于一汽(220亿)但高于东风(156亿) 显示国家投入力度 [9] - 形成与一汽(燃油车优势)、东风(商用车优势)三足鼎立格局 差异化定位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 [9] - 深蓝汽车计划未来十年投入超2000亿元 新增超1万科研团队 目标2025年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15] 经营数据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销量135.53万辆(同比+1.6%) 其中新能源45.17万辆(同比+49.05%) [14] - 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254.01万辆(同比+9.4%) 新能源95.32万辆(同比+90.5%) 长安贡献显著 [12] - 2025年二季度汇总收入约662亿元 环比增长6.3% [10] 区域经济影响 - 带动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3.6%升至上半年5.6% 汽车产业贡献1.7个百分点拉动 [14] - 作为重庆"33618"制造业集群三大万亿产业之首 协同赛力斯形成双千亿车企 聚集超1200家零部件供应商 [12] - 将牵引资源投入eVTOL制造、高能量密度电池等低空经济关键领域 复制新能源成功模式到新兴赛道 [16] 行业整合背景 - 央企车企长期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工信部2024年1月明确支持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 [5] - 原长安与东风合并传闻终止 反映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的战略转向 [9] - 分立方案使长安获得直接对接国资委的独立地位 提升资源获取自主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