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与安全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千呼万唤,隐藏式门把手要被禁了
36氪· 2025-09-28 17:32
核心观点 - 工信部新规要求汽车门把手必须提供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间,此举将导致市面上90%的全隐藏式门把手被淘汰 [6][8][9] - 新规标志着行业发展方向从追逐科技感回归到安全至上,是对消费者长期存在的安全与体验关切的直接回应 [13][28][29] - 法规整改周期与车型中期改款周期重合,新申请车型需在2027年7月1日前满足要求,在产车型需在2028年7月1日前完成整改 [22][23] 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与现状 - 全隐藏式门把手存在显著安全隐患:中保研碰撞数据显示,电子门把手在侧面碰撞中的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19] - 用户体验问题突出:包括用户操作不便、老人儿童面临夹手风险(有案例导致骨折)、以及冰雪天气下门把手被冻住无法弹出等 [5][13][19] - 尽管隐藏式门把手被车企用于降低风阻、提升续航和科技属性,但消费者对其耐心已消磨殆尽 [5][11][13] 车企的应对措施与成本影响 - 车企曾尝试多种冗余方案解决隐藏式门把手问题,如配备冗余电源、增大电机功率、增加制热结构等,但无法保证100%解决开门问题 [16][17][19] - 整改成本可能涉及模具修改,四个车门的模具成本约在400-600万元,且可能引发车门结构强度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碰撞测试 [25] - 成本最低的整改方式可能是通过软件程序将电动伸缩式门把手锁定在弹出状态 [25] 新法规的全球影响 - 新规影响可能波及全球市场,因路虎揽胜、奔驰S级等全球车型为遵从最高标准(推测为中国新规),其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可能进行整改 [27] - 汽车行业已习惯应对全球不同地区的法规变动,满足更严法规、生产更安全产品是行业的普遍心理准备 [27]
修订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更要重建汽车工业安全底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00:46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5月8日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 释放整治隐藏式车门把手信号 [1] - 标准草案涉及"断电保护""统一标志""防夹设计"等技术细节 旨在重建汽车行业安全底线 [2] - 该标准填补国际空白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背景下推出 需建立匹配的安全标准体系 [2] 产品设计趋势 - 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美观和科技感成为电动化智能化车型标配 但牺牲了原始功能可靠性 [1] - 行业存在过度追求"去实体化"美学现象 包括隐藏式门把手 触控中控 电子后视镜等设计 [1] - 部分车型方向盘采用圆角矩形或半幅设计 专业车手易脱手 普通用户在危急情况下更难操作 [2] 安全隐患案例 - 2024年4月问界M7碰撞起火事故中 救援人员因隐藏式把手无法及时打开车门 [1] - 2024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时电动门把手断电失效 暴露电子系统冗余不足问题 [1] - 网友普遍反映隐藏式把手导致紧急情况下无法开门 设计已偏离实用安全需求 [2] 行业反思与建议 - 长城汽车魏建军质疑为降低风阻牺牲安全的设计逻辑 需重新评估创新优先级 [1] - 行业需平衡科技感与安全性 参考建筑行业在美观与逃生功能间的取舍经验 [1][2] - 标准修订应推动"安全优先"创新文化 建立科技人性化导向的设计思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