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奥迪确认暂停全面电动化计划!
鑫椤锂电· 2025-06-19 08:49
奥迪战略调整 - 奥迪全球CEO确认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2] - 公司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 以增强未来十年灵活性 [3] - 原计划为2026年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 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现因全球市场发展不均衡而调整 [3] 大众集团技术布局 - 奥迪将牵头开发大众集团中大型车型平台架构与软件系统 涵盖A5级别及以上所有车型 [3] - 下一代SSP平台将首次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由大众与Rivian合作 首批奥迪车型预计2027年底或2028年上市 [3] 行业电动化趋势 - 沃尔沃 奔驰等车企已调整全面电动化计划 奔驰将推出全新内燃机车型阵容延续至2030年代 [4] - 跨国车企面临电动化转型阵痛 电动车业务短期难盈利 燃油车仍保持较高利润 [4] - 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 车企需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战略调整 [4]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 跨国车企加速在华电动化转型并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5] - 奥迪战略聚焦软件定义汽车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 2025年起投产多款中国专属车型 [6] - 与一汽合作PPE平台车型Q6L e-tron已预售 与上汽联合开发纯电动智能网联车型 [6] - 与华为合作自2025年起在新平台产品搭载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6]
奥迪确认暂停全面电动化计划!
第一财经· 2025-06-18 21:08
奥迪战略调整 - 奥迪全球CEO高德诺确认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1] - 公司将在2024-2026年推出全新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 以增强未来十年灵活性 [1] - 奥迪将牵头开发大众集团中大型车型平台架构与软件系统 涵盖A5级别及以上车型 包括下一代SSP平台 [1] - 首批搭载SSP平台的奥迪车型预计2027年底或2028年上市 [1] 行业电动化趋势变化 - 奥迪原计划2026年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 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现已调整该计划 [2] - 沃尔沃 奔驰等车企也调整了全面电动化计划 奔驰不再坚持2030年前主要市场全面转向电动车销售的目标 [2] - 奔驰计划到2027年推出全新内燃机车型阵容 使内燃机持续到2030年代 [2] 行业转型现状 - 跨国车企处于电动化转型阵痛期 多家车企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降趋势 [2] - 电动化转型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和盈利 [2] - 全球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 燃油车业务仍有较高利润 车企需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战略调整 [2] 中国市场战略 - 奥迪通过推出新车型 加强中国市场布局 提升内部结构效率进行战略调整 [3] - 自2025年年中起 奥迪将投产多款中国市场专属车型 [3] - 奥迪与一汽生产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新车型 奥迪Q6L e-tron已开启预售 [4] - 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智能网联车型 基于智能数字平台打造 [4] - 奥迪与华为合作 自2025年起新平台产品将搭载华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4]
直面“痼疾”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热议行业“自我变革”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面临恶性竞争问题,包括品牌泛滥、价格体系混乱、夸大宣传和资本无序搅局 [2] - 2024年降价车型超200款,2025年前四个月达60多款,5月份头部车企带动百余款车型大幅降价 [3] - 价格战和技术竞赛挤压行业利润至4%以下,并带来电池起火、自动驾驶失控等安全隐患 [3] 企业应对策略 - 长安汽车承诺坚守产品安全、质量与长期服务底线,近十年在智能化领域投入近600亿元,未来十年规划再投入2000亿元 [2][3] - 赛力斯反对内卷式竞争,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全流程的智能安全保障体系,强调"非安全不智能、非安全不电动、非安全不豪华" [2] - 奔驰坚持"油电同智"路线,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融合本土AI大模型 [4] 技术创新与价值重塑 - 长安汽车认为智能化是未来,已形成SDA平台并向行业开放共享 [3] - 地平线强调技术规范的重要性,认为明确的技术边界将促进智能驾驶技术更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4] - 赛力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M8车型的成功印证了用户需求导向的力量 [4] 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 奥迪惊叹中国智能化领先地位,正通过深化本土合作将华为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集成至燃油车型 [4] - 博世认为可持续发展关乎生死存亡和行业地位,智能化趋势明显 [5] - 麦格纳提出可持续发展与降本增效在工业4.0、数字化方面可实现一致,通过实时监控电耗提升能源效率 [6] 行业协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出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占比超30%,新能源车表现抢眼,但企业普遍感到"难" [7] - 行业呼吁坚持创新发展、深化绿色转型、强化产业协作、区域协同和产学研合作 [7] - 行业领袖强调让技术回归价值,竞争重拾底线,"出海"走向共赢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