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法红糖
icon
搜索文档
“土司贡礼”香飘湾区!广西忻城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在穗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10-10 15:31
"土司贡礼"香飘 湾区!广西忻城 特色农文旅推介 活动在穗举办_ 南方+_南方plus 金秋十月,广州 1906科技园内糯 香四溢,壮歌悠 扬。一颗颗饱满 的忻城糯玉米, 从桂中石山跨越 千里,亮相粤港 澳大湾区核心地 带,讲述着粤桂 协作的丰收故 事。 10月10日上 午,"土司贡礼 香飘湾区"2025 年粤桂消费帮扶 忻城糯玉米节暨 忻城土司特色农 文旅推介活动在 广州1906科技园 扬韬广场隆重举 行。来自粤桂两 省区的领导嘉 宾、粤港澳大湾 区采购商、文旅 机构代表齐聚一 堂,共同见证忻 城特色农产品与 土司文化的魅力 绽放。 "土司贡礼 香飘湾区"2025年粤桂消费帮扶忻城糯玉米节暨忻城土司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现场。 从"土司贡 礼"到"湾区新 宠" "土司贡礼 香飘湾区"2025年粤桂消费帮扶忻城糯玉米节暨忻城土司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启动仪式。 产业勃发 忻城糯玉米,这 颗生长于桂中石 山缝地、拥有五 百余年种植历史 的"黄金粒",如 今正以"土司贡 礼"区域公用品 牌的新形象,走 进粤港澳大湾区 的千家万户。活 动现场,忻城糯 玉米无处不在 ——闻到的是忻 城糯玉米浓郁的 香气,看到的是 各种糯玉米 ...
“双十”好去处!来邂逅忻城土司贡礼+土司文旅,快乐加倍
南方农村报· 2025-10-08 10:03
活动概览 - 以“土司贡礼香飘湾区”为主题的2025年粤桂消费帮扶忻城糯玉米节暨忻城土司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将于10月10日在广州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举行 [6][7] - 活动旨在通过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及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4][5] - 活动不仅是一次特色农产品集中展销,更是一场土司文化与芝州风情的全景体验 [8] 忻城糯玉米产业规模与地位 - 忻城糯玉米年种植面积达10.75万亩,覆盖全县12个乡镇,惠及约8万户种植农户 [15] - 产业年产量为4.5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16] - 产业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格局,并大力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以提升品质和保障产量稳定 [14][16][17] 品牌建设与认证荣誉 - 忻城糯玉米斩获“中国品牌神农奖”、“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并入选广西农业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23][24] - 产品拥有10个绿色食品认证和1个“圳品”认证,产区被评为全国“人民优选”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24][25] - 忻城县糯玉米种植系统在2016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26] 产业链与销售渠道 - 目前忻城县有糯玉米加工企业28家,其中包括1家市级龙头企业 [27] - 拥有“林管家”、“力丰源康”等4家品牌辨识度高的企业 [28][29] - 电商渠道同步发力,6家电商龙头企业通过平台销售、主播带货等模式,2024年产业网络交易额超2000万元 [32][34] 活动具体内容与亮点 - 活动分为启动仪式和全天候展销两大板块,上午启动仪式将有莫府山歌、宣传片、权威推介及签约仪式 [44][45][48][49] - 户外展销将设立多个展位,集中展销糯玉米、壮锦、古法红糖等产品,并设专属粥铺供市民免费品鉴 [51][52] - 现场特设壮锦文化展示区、主题展板“云游览”土司古迹,并设有欢乐套玉米、夹玉米等趣味竞技游戏和特色打卡点 [53][54][56][57] 品牌推广与标准发布 - 本次活动将重磅推介以忻城糯玉米为核心的“土司贡礼”区域公用品牌 [18] - 活动现场将正式发布忻城糯玉米的全新品牌包装和《糯玉米糁》团体标准,以更高标准、更新形象确保产品品质 [36][37][38]
百万元负债村蝶变产业强村 能人返乡苦干带来“山乡巨变”
长江日报· 2025-09-13 11:44
"路修通了,水到家了,手机有信号了,村里有了产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站在毛家冲村整洁的村道上,村党支部书记、村 委会主任程纲全感慨万千。从2005年负债百万元的省级贫困村到如今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毛家冲村的蝶变,离不开这位带头人的20年 坚守与实干。 程纲全 不负乡亲期待 放弃城市安稳富足生活毅然返乡 2005年的毛家冲村,是新洲区凤凰镇出了名的"老大难"。村级负债高达100多万元,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民们吃水靠打井, 水质差且干旱季节经常缺水。通信基本靠"吼",大部分区域没信号,打电话得跑到几公里外的山顶上。 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劳动力严重不足。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村"两委"班子经常换,村民对未来失去信心。 程纲全(左二)入户开展工作 当时,程纲全在武汉做生意,年收入20多万元,已在城市站稳脚跟,生活安稳富足。但每次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破败景象,他总是 五味杂陈。"2005年村'两委'换届时,因为我有在村小学教书和乡政府工作的经历,老支书和乡亲们找到我,希望我能回村带领大家改变面 貌。"程纲全回忆道。 程纲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