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黄金首饰
搜索文档
老铺黄金(6181.HK):金价之上 价值为王 古法工艺有望持续引领消费热潮
格隆汇· 2025-10-18 04:46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23.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 [1] - 归母净利润为2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76% [2] - 每股基本盈利为13.3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55% [2] - 毛利率为38.09%,同比下降3.24个百分点,主要因产品调价与金价上涨不同步 [2] - 销售费用率为11.85%,同比减少3.2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0.2%,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 [2] 收入构成与增长 - 线下门店收入为107.3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6.9%,同比增长243.2% [1] - 线上平台收入为16.1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3.1%,同比增长313.3% [1] - 中国内地收入为10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8% [1] - 境外收入为1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55.2% [1] 运营效率与研发实力 -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4年度的195天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0天 [2]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12天,相较于2024年度的25天有所缩短 [2] - 公司已创作超过2,100项原创设计,拥有境内专利273项,作品著作权1,505项,以及境外专利246项 [2] 市场定位与品牌战略 - 公司是古法手工金器专业第一品牌,也是行业内首家推出足金镶钻产品的品牌 [1]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内地所有珠宝品牌中,单商场平均收入及坪效均排名第一 [1] - 公司产品覆盖首饰、文玩、日用品和摆件,以“文化”与“生活方式”维度进行差异化竞争 [2] - 公司消费者与路易威登、爱马仕等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费者平均重合率高达77.3% [5] 行业发展与市场潜力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为505.21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199.83吨,同比下降26% [4] - 预计到2028年古法黄金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21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21.8% [4] - COMEX黄金价格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9月增持黄金1.24吨,截至9月底黄金储备为2303.52吨 [3] 资金运用与未来展望 - 2025年5月公司以每股630港元配售431万股新H股,净募资26.98亿港元,80%用于核心业务发展,2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 配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加速开拓中国内地门店、支持门店面积扩建及同店销售增长 [3] - 预测公司营业收入在2025-2027年分别为263.24亿元、337.93亿元和400.45亿元人民币 [5] - 预测每股收益(EPS)在2025-2027年分别为29.61元、38.14元和45.36元人民币 [5]
老铺黄金上海新天地门店启幕 加码上海市场剑指国际影响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6:57
公司扩张与布局 - 公司在上海新天地开设第三家门店,此前5月在港汇恒隆广场、6月在国金中心已开设新店,三个月内在上海高端商圈快速扩张[1] - 新天地门店选址于上海标志性高端商圈,毗邻淮海中路,背靠人民广场和南京路,延续公司一贯的高端商业渠道布局策略[7] - 截至4月份已完成国内全部头部商业中心的签约,覆盖国金、恒隆等奢侈品地标商场以及豫园、新天地等文化地标[7][8] - 6月海外首店亮相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客流量强劲且90%客户为首次到店,显示品牌国际竞争力[8] 业绩表现 - 2024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160%,在内地所有知名珠宝品牌中单个商场收入和坪效跃居第一[10] - 上半年实现销售业绩预计达143亿元,同比增长252%,经调整净利预计达23.6亿元,同比增长约292%[10] - 单个商场平均收入近5亿元,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和产品持续优化[10][11] - 摩根大通预期公司2025年下半年增长势头将延续,受品牌价值、产品创新及市场对"国牌"的强烈价值主张推动[11] 品牌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我国率先推广"古法黄金"概念的品牌,中国古法手工金器专业第一品牌,凭借经典文化、非遗工艺和原创设计形成差异化优势[10] - 布局策略既服务于高净值人群对品质和品味的追求,又与传统奢侈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8] - 以金器承载东方文化符号,切入中华传统金文化的当代表达,迎合全球对中国文化的热度,成为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竞争的重要底牌[11] - 连续三年上榜《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品牌在高净值人群中的影响力[10] 行业趋势 - 中国本土品牌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崭露头角,高端消费市场从欧美品牌主导逐渐向中国品牌崛起方向转变[1][9] - 代表中国经典文化和经典审美的品牌正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力量,国际奢侈品与中国本土品牌在核心消费市场的表现成为观察消费价值观进化的关键窗口[9]
走出焦虑不安,黄金珠宝业者的出路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07-17 20:2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14个月,消费品属性减弱,金融投资属性增强,中高克重黄金首饰销售疲软,投资金条供不应求[1] - 行业生态剧烈变化,生产与销售面临重大挑战,生产线和零售终端店铺数量缩减[1] - 头部品牌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但代理商和加盟商因此面临市场信心下滑的压力[1] - 2019年市场已显现转型信号,但多数企业因追逐短期利润忽视结构性调整,导致当前被动局面[2] 市场转型与创新 - 中小企业成为市场转型主力,头部品牌开始向中小企业学习创新模式[4] - 衰退型市场中危中有机,企业需放弃旧模式,探索新盈利逻辑以实现健康发展[4] - 行业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依托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驱动发展[5] - 国潮消费崛起,古法黄金、玉石、珍珠等传统文化珠宝填补钻石彩宝市场空缺[8][11] 文化创新与科技应用 - 文化创新聚焦品牌建设与原创IP打造,如老铺黄金的高端花丝镶嵌工艺和结绳记的非遗技术[10][11] - 智能制造覆盖玉石加工全流程,80%以上工序实现智能化[10] - 行业需从初级国潮消费转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二次创新应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11] - 直播带货推动低单价和田玉与珍珠销售,与文化复兴战略下的国风消费潮流同步增长[12] 成功案例与趋势 - 黑神话悟空、哪吒2、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品牌通过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新实现全球化发展[7] - 华为在通信、半导体、AI等领域的突破成为科技创新的标杆[8] - 新国风珠宝将形成新市场动能,推动更大规模的消费潮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