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富临精工:电关节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多个产线已部署智元具身工业机器人
新华财经· 2025-11-15 15:19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刘旭阳 袁波) 记者近日从富临精工获悉,目前,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具身工业机器人已部署 于富临精工多个产线关键点位,覆盖从原料处理到装配等多个环节。 电关节开始小批量交付 富临精工总经理王军告诉记者,富临精工自2022年起布局机器人电关节及其关键零部件业务,目前已建成一条年产15万套的中试线,其机器人电关节相关 产品进入小批量生产与交付阶段。 富临精工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二十余年的积累。"我们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迭代与产品拓展。"王军说,目前富临精工在 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品线已覆盖液压挺柱等传统发动机精密件、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混动变速箱与电控系统以及智能悬架 系统等多个关键板块,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等多项产品在行业具备技术优势。 王军指出,富临精工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聚焦研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开发难度高"的精密产品,对"质量、成本及工业化水平"始终贯彻高标准。这 种长期积淀,使得公司在切入机器人零部件制造领域时,能够更快适应市场需求。在技术层面,汽车与机器人两大领域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存在显 ...
富临精工: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经济日报· 2025-11-11 20:13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7年,即将迈入30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1] - 从模仿、突破的路径发展,2000年成立研发中心,2003年形成年产500万支液压挺柱的能力 [1] - 公司拥有4000多名员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 - 企业文化概括为“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1] - 生产车间兼具昂扬拼搏的“快”节奏和追求极致细节的“慢”姿态 [1] - 公司打破“论资排辈”,为年轻人才提供晋升通道,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 [2] - 公司培养的人才愿意留下,与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布局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0.85亿元 [2] - 公司产品体系完善,在智能热管理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多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公司计划于2024年至2026年在相关领域投入11.96亿元,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 公司通过工艺创新、技术改造节约成本,而非通过降价获取短期订单 [2] - 2008年开始尝试生产车间自动化管理,2015年启动“智改数转”工作,已建起统一的数据标准 [3] - 近年来,公司每年可节约制造及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 [3] -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产品在2006年突破技术,2009年实现量产,2022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 产品与产能 - 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订单源源不断,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 [2] - 熟练工每天完成50台减速器的返修工作,每月过手零件接近7万个 [2] - 2024年初,减速器车间新改造运行3条生产线,提升产能 [3] - 柔轮作为机器人谐波关节核心零部件,厚度仅0.2毫米至0.5毫米 [4] 产业链延伸与协同 - 公司布局具身机器人电关节产业,作为延长产业链的“关键一跃” [3] - 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是公司现有技术的自然延伸,其减速器、电机等传动部件与汽车零部件有底层技术共通性 [4] - 公司组建了70余人的机器人智能电关节研发实验室 [4] - 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30亿元,绵阳本土供应商占比约30% [4] 外部合作与政策环境 - 公司与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推动产品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专项技术攻关 [3] - 绵阳市将机器人产业明确为七大产业新赛道之一,发布9批次7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 [4] - 涪城区指导企业获取“智改数转”专项补贴基金,保障生产要素,使项目按计划推进 [4]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富临精工立足技术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经济日报· 2025-11-11 07:0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 [1] - 2024年公司将技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领域,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新兴力量 [1] - 公司企业文化概括为“拼搏奋斗、追求卓越”,拥有4000多名员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前8个月,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0.85亿元,同比增长54.43% [3]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投入11.96亿元,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4] - 通过“智改数转”和工艺创新,公司每年可节约制造及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产品不良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4] - 截至2024年9月,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取得授权专利334项、软件著作权23项,建立企业标准600余项 [5] - 公司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产品在2022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5] 生产制造与效率提升 - 2024年初,减速器车间新改造运行3条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产能均提升约25%,目前月均产能约6万套 [4] - 公司早在2008年尝试生产车间自动化管理,2015年启动“智改数转”工作,已建起统一的数据标准 [4] 产业链延伸与新业务发展 - 公司将汽车减速器的“微米级加工精度”技术用于机器人减速器生产,节省了约40%的技术攻关时间 [6] - 公司组建了70余人的机器人智能电关节研发团队,并攻克了核心零部件柔轮的技术壁垒,实现了从自主设计到加工制造的全链条突破 [6] - 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是公司现有技术的自然延伸,其减速器、电机等传动部件的底层设计结构与汽车零部件有相通之处 [6] 供应链与产业生态 - 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30亿元,绵阳本土供应商占比约30% [7] - 绵阳市发布9批次7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已促成50余个场景落地投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7]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富临精工立足技术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经济日报· 2025-11-11 06:0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 [2] - 2024年公司将技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领域,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新兴力量 [2] - 公司是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前8个月,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 [4]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0.85亿元,同比增长54.43% [5] - 公司通过自动化改造每年可节约制造及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产品不良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6]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2003年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支挺柱的能力 [3] - 截至2024年9月,公司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取得授权专利334项、软件著作权23项,建立企业标准600余项 [7] - 公司组建了70余人的机器人智能电关节研发团队,并于2023年攻克了机器人谐波关节核心零部件柔轮的技术壁垒 [8] 生产制造与智能化 - 2024年初减速器车间新改造3条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产能均提升约25%,目前月均产能约6万套 [6] - 公司早在2008年尝试生产车间自动化管理,2015年启动“智改数转”工作,已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6] - 公司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产品在2022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7] 战略规划与资本开支 - 公司计划于2024年至2026年投入11.96亿元,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精度、高可靠性需求 [6] - 公司经营班子成员共5人,其中一位30多岁的成员管理着资产规模约13亿元的产业 [5] - 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30亿元,其中绵阳本土供应商占比约30% [10] 产业链延伸与协同 - 机器人电关节产业是公司现有技术的自然延伸,汽车减速器的“微米级加工精度”技术可为跨界研发节省约40%的技术攻关时间 [8] - 绵阳市将机器人产业列为七大产业新赛道之一,并发布了9批次7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已促成50余个场景落地投用 [9] - 公司成功研发了E-VVT(电动VVT)产品,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碳排放量 [7]
从汽车“心脏”跨界机器人“小脑”
经济日报· 2025-11-11 06:0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精密液压零部件和电磁驱动零部件 [1] - 2024年公司将技术延伸至智能机器人领域,成为四川省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链新兴力量 [1]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000多名员工 [2]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90.85亿元,同比增长54.43% [4] - 子公司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前8个月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3% [3]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334项、软件著作权23项,建立企业标准600余项 [6] - 2006年突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技术,2009年实现量产,该产品于2022年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6] - 成功研发E-VVT产品,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碳排放量 [6] - 公司与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前沿技术突破 [6] 智能制造与生产效能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投入11.96亿元聚焦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 [5] - 通过“智改数转”每年可节约制造及运营成本约2000万元,产品不良率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5] - 减速器车间新改造3条生产线后,生产效率和产能均提升约25%,目前月均产能约6万套 [5] - 2000年成立研发中心,2003年已形成年产500万支挺柱能力 [2] 产业链延伸与新业务发展 - 机器人智能电关节产业是公司现有技术的自然延伸,汽车减速器的“微米级加工精度”技术可节省约40%的机器人减速器研发时间 [7] - 公司拥有70余人的机器人研发团队,攻克了厚度仅0.2毫米至0.5毫米的柔轮技术壁垒,实现全链条突破 [7] - 公司每年采购金额约30亿元,其中绵阳本土供应商占比约30% [8] 企业文化与人才管理 - 企业文化概括为“拼搏奋斗、追求卓越” [2] - 公司打破“论资排辈”,对年轻员工开放管理层竞聘,5人经营班子成员中有一位30多岁,管理产业资产规模约13亿元 [4] - 减速器返修车间熟练工每天完成50台减速器返修,每月过手零件接近7万个 [3]
绵阳:以人破题
四川日报· 2025-05-15 05:41
绵阳科技城产业发展 - 绵阳科技城新区重点发展光子技术、无人驾驶、磁性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并打造青年友好型园区 [2][4][6] - 四川旭虹光电生产高铝超薄触控屏保护玻璃,四川东方绝缘材料生产电工聚酯薄膜,银河化学生产重铬酸钾,富临精工生产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西磁科技生产钐钴磁性元件 [6] - 绵阳巨星永磁材料公司推出耐150摄氏度高温的磁钢产品,预计2024年产值达20亿元,填补绵阳万吨级磁材生产基地短板 [6][7]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玖谊源研发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依托绵阳核医疗健康产业资源,联合院所攻关技术转化 [6][7] - 绵阳科技城新区上线中试服务公共平台,聚集119家中试服务机构,配套1亿元中试基金和5000万元"先投后股"专项资金,缩短企业研发周期 [7] - 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推出抗磁型深低温温度传感器等打破国外垄断的产品 [6][7] 人才吸引与政策支持 - 过去3年绵阳吸引8.6万名人才,其中硕士、博士超1.5万名,2024年新增常住人口1.1万 [6][7] - "带土移植"政策允许科研团队保留原编制4年创业,五八增材团队借此孵化金属3D打印业务,获超1000万元订单 [7][8] - 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周边改造为青年主题街区,配套无人公交、咖啡机器人等设施提升人才吸引力 [7][8] 产业合作与区域经济 - 绵阳游仙区举办院地青年联谊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核医疗健康产业已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超223亿元,吸引中广核技等15家企业入驻 [7] - 近3年绵阳GDP增速居四川省前三,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策略成效显著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