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发动机零部件

搜索文档
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博弈还在继续,但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52
中美经贸磋商进展 - 中美在伦敦启动第二轮正式经贸会谈 双方首日会晤持续六个多小时 [1] - 美方谈判团队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组成 [1] - 此次会谈基于5月日内瓦第一轮磋商成果 双方此前同意设立经贸磋商机制 [1][3] 关税与产业博弈动态 - 4月美国对华实施全面进口关税 中方反制后双方关税峰值达145% 5月日内瓦协议取消大部分互加关税 但美对华关税仍维持30%以上 [3] - 谈判焦点从关税转向关键产业卡脖子问题 美方寻求中方恢复稀土供应 中方关注芯片半导体及发动机技术解禁 [4][6] - 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称若达成协议 美将立即放松出口管制并解禁稀土 [4] 供应链竞争格局 - 双方博弈核心转向供应链控制 中方稀土优势与美方关键技术优势形成相互制约 [6][7] - 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或授权解除芯片制造软件和航空零部件对华销售限制 [3] - 行业分析指出稀土管制对美打击力度大于技术限制对中方影响 [4][11] 谈判策略与时间窗口 - 中方采用拖延战术 利用谈判消耗特朗普剩余3 5年任期 [8][9] - 特朗普在关税施压失效后转向关键技术限制牌 但遭中方稀土反制被迫回到谈判桌 [10][11] - 日内瓦协议设置的90天关税暂缓期限制美方行动空间 若到期后重启关税将触发中方同等反制 [13] 潜在行业影响 - 稀土行业可能迎来出口解禁 但将换取美关键技术领域管制放松 [4][11] - 芯片半导体和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或受益于美方潜在出口限制解除 [3][11] - 长期看贸易博弈将延续 但美方时间压力大于中方 [13]
特朗普深夜痛斥,贸易战僵局进一步加深 - 彭博
彭博· 2025-06-05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和技术争端陷入僵局,双方谈判风格不一致,对协议内容预期不同,达成协议虽有可能但存在困难 [4][5][6] - 北京希望获取美国高端芯片、增加对美投资机会,可能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华盛顿认为中国倾销商品,要求中国做出重大让步 [7][9] - 中国在稀土出口问题上遵循许可证制度,美国认为中国拖延,双方矛盾加剧,同时美国限制对中国芯片技术和喷气发动机零部件出口 [11][12] - 中国转向与欧洲建立更深层次贸易关系,考虑订购空客飞机,对波音公司造成打击 [16] - 与上次贸易战相比,中国更有能力抵御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特朗普试图使贸易侵略正常化且难以保证遵守协议 [21] 事件发展情况 - 2025年特朗普希望与中国领导人进行最高级别会谈以防止争端加深,但中方未回应其请求,双方陷入僵局 [3][4][5] - 2025年5月21日在台湾台北举行的Computex大会上展出相关处理器 [9] - 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夕习近平致电特朗普希望中美关系有良好开端,几天后特朗普攻击芬太尼合作领域,随后加征20%关税引发贸易战,美国联邦法院裁定关税非法但命令被搁置 [18][20]
彭博:中国对稀土的控制使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较量中占据优势
彭博· 2025-06-02 2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围绕芯片和稀土资源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中国在稀土控制上占据优势,其出口管制或损害美国产业,但对国内影响甚微,争端可能危及两国脆弱的贸易休战 [4][8] - 美国虽试图开发完整稀土供应链,但面临诸多挑战,若中美紧张局势恶化,中国可能对美国国防供应链造成真正打击 [2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争端现状 - 中美在日内瓦达成一致下调关税后,围绕芯片和稀土资源的争夺加剧,美国指责中国违反协议,抱怨中国未加快关键矿产出口,中国官员誓将回应,争端或使关税迅速回升至100%以上 [4][8] - 美国加强科技限制,禁止向中国出口关键喷气发动机零部件,激怒中国,降低了两国领导人通话可能性 [7][8] 中国稀土管控影响 - 中国生产全球近70%的稀土金属,管控措施使美国部分公司受影响,如福特汽车因稀土短缺暂时关闭工厂,印度汽车产量也可能受冲击 [8][12][16] - 出口管制是中国供应链战的核心支柱,对美国产业损害大,对国内影响小,相比之下关税对中国制造商和消费者代价高 [16] 美国应对措施及挑战 - 美国国防部承诺到2027年开发完整稀土供应链满足国内国防需求,但面临缺乏自然储备、专业工程师少、有竞争力公司有限等挑战 [21][22] - 美国唯一的稀土生产商与沙特矿业公司签署协议开发供应链,还可加强与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合作,但其他国家产能建设无法立即解决美国问题 [26] 未来局势走向 - 中国目前限制主要针对中重稀土,若中美紧张局势恶化,可能对美国国防供应链造成真正打击,但极端选项可能招致脆弱行业反弹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