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减速器

搜索文档
21.13亿元!青岛造“芯”企业收购无锡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7-14 21:21
控制权变更 - 长龄液压控制权变更尘埃落定,收购方为核芯互联创始人胡康桥及其关联方,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案合计持有41.99%表决权,交易总价21.13亿元 [2] - 无锡国资提供8.47亿元资金支持,占交易总价约四成,江阴国资通过澄联双盈收购5%股权并参与资金安排 [13] - 交易设计巧妙避开30%全面要约收购红线,协议转让29.99%股权后发起12%部分要约收购 [9] 公司背景 - 长龄液压成立于2006年,2021年3月上市,主营工程机械液压核心部件,客户包括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头部企业 [3] - 公司业绩四连降,2021-2024年净利润从2.02亿元下滑至0.95亿元,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63%至3082.47万元 [5] - 曾尝试拓展光伏回转减速器新业务但未扭转颓势,2024年两度因控制权变更停牌 [3][5] 收购方信息 - 胡康桥为清华海归芯片专家,1988年出生,创立核芯互联科技(青岛),公司专注工业模拟芯片设计,2022年入围中国IC独角兽榜单 [6][8] - 核芯互联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超6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同创伟业等头部机构 [8] - 公司产品覆盖电力、轨交、智能制造等领域,已实现上千种型号芯片量产 [8]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青岛芯片新势力跨界入主无锡传统制造企业,为长龄液压转型升级注入可能性 [2][13] - 胡康桥获得上市平台控制权,为其芯片资产资本化开辟通道 [13] - 市场关注液压制造与芯片设计技术能否实现协同发展 [13]
长龄液压:核芯破浪拟以36.24元/股要约收购12%公司股份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11 11:54
公司股权变动 - 核芯听涛与澄联双盈拟协议收购夏继发、夏泽民持有的长龄液压43,211,714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9.99% [1] - 核芯破浪发出部分要约收购17,290,448股(占比12.00%),要约价36.24元/股,资金总额不超过6.266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收购方合计持股60,502,162股(41.99%),实控人变更为胡康桥,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1日复牌 [1] 公司业务概况 - 长龄液压成立于2006年,2021年上市(代码605389),主营液压元件、精密铸件、回转减速器件,核心产品包括液压中央回转接头、履带张紧装置等 [2] - 产品配套工程机械、能源开采、光伏跟踪等行业,客户涵盖三一、徐工、卡特彼勒等国内外龙头企业,液压中央回转接头和履带张紧装置市占率国内领先 [2]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百余项专利,获卡特彼勒SQEP认证铂金奖 [2] 行业动态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迹象显现,2月开工率改善,内销连续下滑13个月但出口大涨超70% [3][6] - 行业政策方面,工程机械自2024年12月1日起切换至"国四"标准,新能源化趋势受关注 [3][6] - 卡特彼勒接近周期性转折点,评级下调至"中性",信贷开门红强化国内需求回暖预期 [3][6] 市场数据 - 行业数据涵盖2021-2025年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及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但具体数值未披露 [3][4][5][6]
长龄液压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骤降58.22%,净利润下滑6.84%
新浪财经· 2025-04-23 20:0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9.57%,主要由于2023年8月收购江阴尚驰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 - 机械设备制造业务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80%,是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2] - 回转减速器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28.32%,因江阴尚驰完整年度并表[2] - 中央回转接头收入1.68亿元,同比下降14.10%,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平均单价下降[2] - 净利润9473万元,同比下降6.84%,主要受光伏业务下滑及计提坏账1134.81万元影响[3] - 扣非净利润8933万元,同比下降6.61%,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4] -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同比下降9.59%[5] - 扣非每股收益0.62元/股,同比下降10.14%[6]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868万元,同比增长16.16%,因收购江阴尚驰后费用增加[7] - 管理费用4007万元,同比下降10.71%,因上期收购中介费用较高[7] - 财务费用-1187万元(利息收入),较上期-1739万元有所减少,因理财产品投资减少[7] - 研发费用3895万元,同比增长13.11%,因收购后研发投入增加[7] 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137人,占总员工15.68%[8] - 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40人、专科71人、高中及以下23人[8] - 年龄结构:30岁以下38人、30-40岁42人、40-50岁40人、50-60岁16人、60岁以上1人[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49万元,同比下降58.22%,因职工薪酬及其他经营现金支出增加[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5亿元,净流出大幅增加,因支付收购款项及理财投资增加[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0亿元,净流出增加,因股利分配增加[9]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夏泽民税前报酬57.33万元[11] - 副总经理报酬:朱芳40.40万元、邬逵清49.17万元、马永生39.57万元、戴正平40.36万元[11] - 财务总监朱芳(兼任)报酬40.40万元[11] 业务风险 -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工程机械需求[10] - 钢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营业成本[10]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挤压市场份额和利润率[10] - 技术人才流失及研发成果转化风险[10] - 光伏跟踪支架市场依赖国外,受贸易政策影响[10] - 汇率波动影响海外业务汇兑损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