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搜索文档
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推动绿色转型 上线首月累计融资规模达2576亿
长江商报· 2025-11-20 07:51
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立了全国首个规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模块。通过科学的生态产品价 值核算体系,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碳汇、优美的景观等"无价"的生态产品贴上"价格标 签",并上线交易。十堰市的优质水资源、荆州市的洪湖流域碳汇等项目作为首批生态产品亮相。 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于10月18日上线运行,该平台建设深植于湖北省在资源环境要素领域已形成 的显著比较优势与深厚数据积累。湖北在全国各试点碳市场中汇聚了最丰富的交易主体、实现了最大的 交易规模,并保持着最活跃的碳金融创新态势。同时,排污权交易试点也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生态产品 与固废资源极为丰富。受益于此,与传统单一品种交易平台不同,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首创性地 实现了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金融服务五大核心功能的系 统整合与协同运作,业务范畴横跨生态、金融、经济等多个领域,正成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 擎。 截至目前,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运行一个月,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突破200万,累计交易额650亿 元,累计融资规模达2576亿元。面向未来,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将积极发挥要素配置功能,有效支 ...
长江双碳权交易开闸,碳管理迎“量价齐升”
国盛证券· 2025-10-26 16:5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政策引领环境权益交易,长江双碳权交易开闸将系统性利好碳交易、碳管理等细分行业,碳管理迎"量价齐升"[1] - 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方案将加速两省污染防治体系升级,为环保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机遇[1] - 宏观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看好技术能力突出、现金流优异的公司及低估值高分红的优质国企[2]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行业确定性与成长性强,配置性价比较高[27] 政策动态 - 湖北省印发《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建成功能完备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到2030年全面建成服务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中心,平台集成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绿色金融五大核心功能[1][11] - 安徽省与河南省联合印发《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目标通过5年努力将皖豫毗邻区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绿色合作发展新样板,重点加强产业创新联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环境保护[1][19][20][21][22][23] - 云南省发布《云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6项污染物指标规范排污权交易[42] - 内蒙古自治区部署2025-2026年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工作,全区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将在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执行为期5个月的错峰生产[42] 碳交易市场表现 - 本周(10月20-10月24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收盘价较上周五上涨4.77%,最高价55.67元/吨,最低价51.21元/吨[2] - 本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762.73万吨,总成交额3.46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38.29万吨,成交额1.04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524.44万吨,成交额2.43亿元[2]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5亿吨,累计成交额508亿元[2]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申万)涨幅为2.61%,跑输上证综指0.27%,跑输创业板5.44%[3][32] - 公用事业涨幅为1.21%,跑输上证综指1.67%,跑输创业板6.83%[3][32] - 环保子板块涨幅:监测(3.32%)、水处理(2.93%)、水务运营(1.60%)、节能(2.34%)、大气(3.39%)、固废(1.25%)[3][32] - A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云投生态(13.62%)、海新能科(12.95%)、神雾节能(10.76%),跌幅前三:双良节能(-4.72%)、天壕节能(-4.27%)、高能环境(-3.27%)[3][32] 重点推荐标的 - 惠城环保:拥有61例授权专利,废塑料深度裂解制化工原料技术取得突破,在广东揭阳建设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已试生产成功[2][29] - 高能环境:危废、垃圾焚烧在手优质项目多,投产加快,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环境系统服务商[2][29] - 洪城环境:业务涵盖自来水、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固废处置等,2016-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13.0%、归母净利复合增速22.7%,2024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50.1%[2][28][30] - 聚光科技:受益于湖北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建设,碳交易、碳管理细分行业系统性利好[1][18] - 碧水源:受益于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方案,环境监测及水治理领域迎来机遇[1][26] 行业要闻 - 温州市印发《温州市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系统构建管廊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明确有偿使用制度及费用协商机制[43]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首个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上线
选股宝· 2025-10-20 23:20
平台核心功能与创新 - 湖北省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 [1] - 平台首创性地整合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金融服务五大核心功能 [1] - 通过科学核算为空气、水源、碳汇、景观等生态产品明码标价,使其转化为可交易资产 [1] 交易模式与市场表现 - 平台采用线上便捷交易与线下精准撮合的创新模式,类似淘宝与广交会结合 [1] - 平台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居于全国首位 [1] 行业影响与相关公司 - 平台为企业低碳转型和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通道,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1] - 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华银电力、长源电力等 [1]
湖北上线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19:42
平台上线与战略定位 - 湖北省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于10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该省在要素交易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1] - 平台致力于打造立足湖北、依托武汉、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的运行体系,旨在实现生态环境要素的高效配置 [2] - 平台上线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 [1] 核心功能与运作模式 - 平台整合了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金融服务五大核心功能,实现系统整合与协同运作 [2] - 通过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为空气、水源、碳汇、景观等生态产品贴上价格标签并上线交易 [2] - 线上通过四大系统实现一码登录、一屏统览、一站办理,线下提供资质审核、金融支持等服务,打造多方参与、多边撮合的开放式市场 [2] 市场基础与产业背景 - 湖北是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所在地,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持续居于全国首位 [2] - 全省排污权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绿色生产力不断壮大 [2] - 十堰市的优质水资源和荆州市的洪湖流域碳汇等项目作为首批生态产品在平台亮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