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排放权
icon
搜索文档
碳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重要抓手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0
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能确定排放单位的历史碳排放量、排放强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碳市场交 易机制有效发挥与落实的根基。只有当碳市场能准确计算其所覆盖的碳排放量和构成,才能将配额总量 分配到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实现碳市场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进而支撑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因 此,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和基于自动监测的碳排放核算是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的重要方 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建立标准化的核查流程体 系,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监管,提高碳排放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强化数据可比性和可追溯性, 确保碳市场有效实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构成,二者通过配额清缴和抵消机制互相衔 接,各有侧重、独立运行且互为补充。碳定价是碳交易市场政策的核心,碳配额分配是影响碳定价的关 键因素。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我国碳排放总量尚未达峰,碳市场的目标是降低经济活动的 碳排放强度,而不是减少碳排放总量。国家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既要考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也要考 虑经济增长预期、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潜力。为此,碳配额目前总体采用了免费分配方式, ...
中国提出全经济减排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2:42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 力争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1]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覆盖电力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碳市场 [3] - 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创历史新高 日均成交量较上一履约周期上涨44% [4][6] 碳市场扩容与行业覆盖 - 2025年新增钢铁 水泥 铝冶炼三大行业 新增13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10] - 新增管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 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提高至远超60% [10] - 民航 石化 化工 造纸等行业将按"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有序扩围 [10] 碳市场制度完善方向 - 中央发布首份碳市场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2027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6] - 需建立"碳市场+地区分解+国家灵活储备"总量控制制度 制定行业总量目标 [7] - 建议完善配额分配方案 增加有偿拍卖等调节工具 适应"减存量"需求 [7]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力 - 中国碳市场技术标准将推动国际互认 参与全球碳市场规则制定 [14] - 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中国被欧盟认可为绿色转型领军者 [14][15] - 中国碳市场创新模式被土耳其 巴西 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借鉴 [15]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49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9-26 09:11
央视网消息: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今天(9月24日)在上海召开,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年多来成效 显著,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490亿元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 碳市场大会上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 创历史新高,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天,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近7.2亿吨,成交额超490亿 元。 今年3月,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 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在河北唐山,全国第一家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的水泥企业内,废橡胶、纺织废料等工业废弃 物,通过专用管道送入高温窑炉,经科学配比替代传统燃煤;而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则转化为 生产原料。这套"吃废吐绿"系统,每年可消纳固废燃料超过15万吨。 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分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 郭君毅:每用1吨固废替代燃料,能减排约1.7吨二氧化 碳。每年固废燃料替代量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相当于减少10万辆家用轿车 ...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上修,阿根廷谷物出口免税政策结束
东证期货· 2025-09-26 08:42
日度报告——综合晨报 美国二季度 GDP 增速上修,阿根廷谷物出口 免税政策结束 [T报ab告le_日R期an:k] 2025-09-26 宏观策略(外汇期货(美元指数)) 美国第二季度 GDP 增速上修至 3.8%,创近两年新高 美国 2 季度 GDP 修正值好于预期,2 季度美国经济明显体现出 韧性,美元指数短期回升。 宏观策略(国债期货) 央行开展了 4835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 9 月末债市单边走弱的概率不大,出现震荡走势的概率更高,建 议以震荡思路对待。 综 农产品(豆粕) 合 阿根廷重新实施谷物等农产品出口预扣税 晨 报 阿根廷出口免税政策结束,内外盘期价企稳;预计期价恢复震 荡走势,继续关注中美关系发展。 有色金属(镍) 印尼公布 190 座矿山恢复运营的条件 宏观有偏暖,供应存扰动 能源化工(碳排放) 我国发布 2035 年国家减碳目标 目前尚未进入履约高峰期,短期卖压较强,CEA 走势仍以震荡 偏弱为主。 | 陈祎萱 | 高级分析师 | (有色金属) | | --- | --- | --- | | [Table_Analyser] 从业资格号: | F3074710 | | | 投资咨 ...
中碳登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 给交易数据加装量子“密码箱”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55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上交易,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纳入首 批发电行业2162家企业,覆盖碳配额量达到45亿吨。今年5月全国碳市场启动扩围后,新增钢铁、水 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扩围后,全国碳市场覆盖碳排放量达到80亿吨,占全国 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 中碳登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守护数据安全,中碳登先后完成20次系统升级,还用上了量子加密技术, 相当于给碳交易数据加装了更安全的量子"密码箱"。截至目前,中碳登累计保障全国碳市场超1000个交 易日,累计清算金额近1000亿元,实现结算"零失误、零差错"。 位于武汉的全国碳市场主数据中心。(中碳登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左晨、刘郸、通讯员张阳春)"截至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6.96亿 吨,成交额478.26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年成交额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9月24 日在上海举办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生态环境部晒出全国碳市场"成绩单"。这张"成绩单",离不 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的支撑。 位于湖北的中碳登,是全国碳市场 ...
三行业超千家企业入场 全国碳市场扩容激活绿色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3:48
市场覆盖范围与规模扩张 - 全国碳市场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超过1300家重点排放单位,新增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30亿吨,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60%以上 [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9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78.26亿元 [1] - 根据中央文件部署,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将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成熟市场 [4] 市场交易活跃度与价格表现 - 2024年全国碳市场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约44%,全年成交额180亿元,为2021年市场启动以来最高水平 [2] - 2025年第二季度成交量与成交额同比分别大幅上涨140%和87%,截至2025年8月底,综合价格收盘价为69.30元/吨 [2] - 市场交易意愿显著增强,截至2025年8月底,挂牌协议交易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总量较去年同比上涨232% [2] 减排成效与企业收益 - 碳市场推动减排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了10.8% [3] - 通过低碳技术改造等措施,共有564家发电企业实现配额扭亏为盈,盈余配额总量为5825万吨,按平均收盘价68.72元/吨计算,企业盈余配额价值约40亿元 [3] 制度完善与未来发展 -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不断丰富交易品种、主体和方式 [1] - 主管部门将推动核查机构“准入—退出—培育”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建设,并建议制定跨境碳交易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 [5] - 中国人民银行将结合碳市场发展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 [4]
生态环境部李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7:28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要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社会期待高、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点领域,加快 方法学开发,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审定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积极推动核证自愿减排量 应用。要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李 高表示。 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已进一步完善。今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 份中央文件,对全面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明确碳市场的基本定位、总体要求,制定了全 国碳市场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意见》提出,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 策工具。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 定的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支持生态系统碳汇、可再 生能源、甲烷利用、节能、提高能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 此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 ...
中长期路线图指路 碳市场建设迈向深水区
金融时报· 2025-09-24 10:15
近期,我国碳市场领域迎来首份中央文件。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 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并要求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意见》明确全国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抓手,提升了碳市场在国家气候治理体系中 的战略地位。同时,《意见》在市场层面提出扩大覆盖行业、完善配额分配、健全市场机制。特别是在 金融层面,将逐步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强化金融机构参与,同时强调风险可控。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四周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意见》为全国碳市场从"起步期"迈 向"深化期"划定了航道。兴业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钱立华表示,《意见》的发布为我国碳市场的中 远期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规划,标志着碳市场建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其中,碳排放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的系统性重构,不仅是衔接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双市场的关键纽 带,更成为破解当前市场数据质量瓶颈、激活碳价信号功能的核心抓手。在行业总量控制节点临近的背 景下,这两大制度的落地正深刻重塑企业低碳转型逻辑与市场运行生态。 从强度基准法到总量管控 配额分配再优 ...
鲍威尔称美股估值较高,俄罗斯讨论柴油出口禁令
东证期货· 2025-09-24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金融和商品市场多个领域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市场各品种走势受宏观政策、经济数据和国际局势影响,商品市场受供需、政策和天气等因素影响,各品种短期走势多为震荡,部分品种有回调或反弹风险,投资需关注市场变化和风险控制 [14][21][27] 各目录总结 1、金融要闻及点评 1.1、宏观策略(黄金) - 金价震荡收涨后回落,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特朗普关税制裁影响,市场做多热情高 [14] - 鲍威尔讲话强调就业和通胀风险,股市回调,市场波动增加 [14] - 短期金价波动加大,注意回调风险 [15] 1.2、宏观策略(外汇期货(美元指数)) - 美联储三位官员认为通胀目标设区间更有利,特朗普表态使俄乌局势升温,美元指数维持弱势 [16][17][18] - 短期美元指数走弱 [19] 1.3、宏观策略(股指期货) - A股震荡V型反转,市场放量,科技板块韧性强,需关注成交额变化 [21] - 建议适度止盈 [22] 1.4、宏观策略(美国股指期货)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态度不一,美国9月Markit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回落,鲍威尔称货币政策有挑战,股市估值高 [23][24][25][27] - 估值担忧或带来短期扰动,整体以偏多思路对待 [28] 1.5、宏观策略(国债期货) - 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债市熊市思维存在,短期内震荡行情 [29] - 中长期基本面是核心因素,Q4债市或对基本面敏感 [30] - 短线以震荡思路交易,不建议追涨 [31] 2、商品要闻及点评 2.1、农产品(豆粕) - 国庆期间国内油厂大豆开机率和压榨量有变化,受台风影响广东部分油厂停机,阿根廷暂停出口税冲击市场 [32][33] - 暂时观望,关注M2601在2900能否获支撑 [34] 2.2、农产品(豆油/菜油/棕榈油) - 9月1 - 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阿根廷免税政策影响油脂市场 [35][36] - 关注油脂超跌反弹机会,选P2601合约,控制仓位 [37] 2.3、农产品(生猪) - 牧原成立海外业务团队,现货走弱,养殖恐慌情绪强化,盘面短期围绕现货,中长期反弹沽空 [38] - 单边反弹沽空,关注反套 [39] 2.4、农产品(玉米) - 东北现货下行,新玉米年度临近,丰产和上市预期增强 [40] - 中期偏空,前期空单继续持有 [40] 2.5、黑色金属(螺纹钢/热轧卷板) - 五大建筑央企前8月新签合同总额高,8月工程机械开工率有数据,钢价震荡回落,缺乏趋势驱动 [41][42] - 节前以震荡反弹思路对待,空间有限 [43] 2.6、农产品(玉米淀粉) - 8月中国玉米淀粉出口量环比下降,华北阴雨影响玉米上量,淀粉企业利润修复或暂止 [44] - 关注东北玉米上市后区域价差转机 [44] 2.7、农产品(红枣) - 新疆产区红枣正常生长,期货主力合约小幅收涨,供应正常,需求稳定,仓单加速流出 [45][46] - 预计期货价格震荡,关注产区和销区情况 [46] 2.8、有色金属(氧化铝) - Adaro电解铝项目预计年底前分阶段启动,氧化铝价格下跌,供应过剩,进口压力增加 [47][48] - 逢高沽空 [49] 2.9、有色金属(多晶硅) - 光伏组件招标限价,多晶硅价格和库存有变化,限产未落实但限销执行,下游库存分布不均 [50][51] - 预计短期盘面在5 - 5.7万元/吨宽幅震荡,当前点位试多 [53] 2.10、有色金属(工业硅) - 8月我国硅片出口量环比和同比上涨,南方硅厂或在10月底减产,库存有变化 [54] - 工业硅逢低做多胜率高,追多谨慎 [55] 2.11、有色金属(镍) - 美国高关税扰动不锈钢市场,印尼对矿业公司处罚,镍矿价格坚挺,库存累积,镍价缺乏上行驱动 [56] - 低估值镍价有长周期多头配置性价比,关注正套机会 [56] 2.12、有色金属(铜) - 印度对华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资助赞比亚项目,StarCopper明确钻探目标 [57][59][60] - 短期铜价高位震荡可能性大,单边转观望,套利观望 [61] 2.13、有色金属(碳酸锂) - MinRes计划发债,西海新能源项目投产,企业复产未正式推进,处于去库阶段 [62][63] - 切换至偏空思路,短期谨慎追空,中线关注反弹沽空和反套机会 [64] 2.14、有色金属(铅) - 9月22日LME铅贴水,库存累增,沪铅高位回落,社库去化,需求好转 [65] - 单边逢低布局中线多单,套利关注正套机会 [65] 2.15、有色金属(锌) - 9月22日LME锌升水,台风致广东压铸锌合金企业停产,伦锌回调,沪锌受影响,社库去化 [66][67] - 单边观望,套利关注中线正套,内外维持正套思路 [67] 2.16、能源化工(原油) - 美国API原油库存下降,俄罗斯讨论柴油出口禁令可能性,油价震荡反弹 [68][69] - 油价维持震荡,等待新驱动 [70] 2.17、能源化工(碳排放) - 9月23日CEA收盘价上涨,成交量未明显扩大,价格下跌,今年供需均衡偏松 [70][71] - CEA短期有下跌空间 [71] 2.18、能源化工(烧碱) - 9月23日山东液碱市场价格涨跌不一,供应稳定,需求偏弱,厂家报价或维稳 [72][73][74] - 烧碱现货价格下跌,盘面继续下行空间不大 [74] 2.19、能源化工(纸浆) - 今日进口木浆现货价格基本持稳,期货主力合约低位波动 [75] - 纸浆行情震荡偏弱 [76] 2.20、能源化工(PVC) - 今日国内PVC粉市场价格震荡走低,期货走势弱,下游采购积极性部分提升 [77] - PVC基本面弱,但盘面下行困难,关注政策利好 [77] 2.21、能源化工(苯乙烯) - 8月纯苯进出口数据有变化,近期纯苯和苯乙烯震荡偏弱,纯苯去库难,苯乙烯供应和需求有变化 [78][79] - 关注旺季结束后产业链库存矛盾和政策端 [80] 2.22、能源化工(瓶片) - 瓶片工厂出口报价下调,聚酯原料下跌,成交气氛尚可,库存去化,但供需格局未实质改善 [81][82][83] - 关注减产持续性和新产能投放进度 [83] 2.23、能源化工(PX) - 9月23日PX价格下跌,原料和宏观气氛不佳,基本面预期弱,库存预期累库 [84][85] - 短期价格震荡偏弱 [86] 2.24、能源化工(尿素) - 8月尿素进出口情况有变化,近期盘面弱势,供应压力大,需求平淡,库存增加 [87][89] - 出口无新变化前,尿素盘面震荡承压,淡储主体分散采买 [89] 2.25、能源化工(PTA) - 今日PTA现货价格下移,期货低位震荡,终端需求未改善,聚酯产销弱,PTA九至十月小幅去库 [90][91] - 短期震荡偏弱 [92] 2.26、能源化工(纯碱) - 9月23日沙河地区纯碱市场走势一般,期价下跌,现货市场偏稳,供应高位,需求刚需 [93] - 逢高沽空,关注供给端扰动 [94] 2.27、能源化工(浮法玻璃) - 9月23日沙河市场浮法玻璃价格持平,期价和现货价偏弱,各市场表现不一 [95] - 关注多玻璃2601空纯碱2601套利机会 [96] 2.28、航运指数(集装箱运价) - 9月23日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通航,现货报价下行,10月停航规模和运力有变化 [97][98] - 关注逢低止盈10策略,关注12大幅回落低多和12 - 02正套机会 [98]
《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
新华社· 2025-09-19 16:12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 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 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2025年5月24日)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 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经党中央、国务 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兼顾绿色低碳转型和 经济发展需要,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加 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有计划分步骤扩大实施范围、扩展参与主体,营造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 环境,努力实现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