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

搜索文档
把握好变与不变,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
中国环境报· 2025-06-09 07:17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1] - 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工作方案,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碳市场,标志着首次扩围进入操作实施阶段 [1]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扩围和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重点 [1] 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发电行业与扩围的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在数据质量管理上有共性要求,如采用"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的技术规范体系 [2] - 扩围行业与发电行业在核算边界、排放源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扩围行业包括工序和企业两个层级,且生产工艺特殊 [2] - 在关键参数实测方面,扩围行业由单位热值含碳量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得出,不同于发电行业直接开展元素碳含量实测 [3] - 水泥和钢铁行业对低位发热量的检测要求更高,需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3] 扩围行业间的数据质量管理差异 - 水泥、钢铁行业对固体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优先采用购销存台账中的数据,铝冶炼行业优先采用生产系统记录的计量数据 [4] - 水泥、钢铁行业仅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铝冶炼行业还涉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均涉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铝冶炼行业仅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鼓励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铝冶炼行业无此要求 [4] 提升数据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 - 建议"一行一策"提升能力,结合区域行业特征差异化制定能力提升方案和政策 [5] - 建议分类开展培训教育,面向不同岗位人员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 [6] - 建议企业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构建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组建专业团队 [7] - 建议规范培育碳市场第三方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监管 [8] 行业具体改进方向 - 水泥行业企业应提升盘库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7] - 钢铁行业要强化分燃料、分工序的能源计量能力 [7] - 铝冶炼行业要补齐生产精细计量短板 [7]
全国产权市场交易规模创新高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10
产权市场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国产权市场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全年累计完成各类交易项目逾1 13亿宗 成交总额达25 42万亿元 成交额同比略增0 16% [1] - 产权市场已从传统国有资产交易平台发展为覆盖各类要素资源的综合性市场体系 在服务国资国企改革 盘活存量资产 扩大有效投资 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国资国企改革领域 - 2024年资产股权类业务成交额合计1 99万亿元 其中产权转让 企业增资 资产转让三大主业成交额达1 46万亿元 [1] - 北京产权交易所以61亿元完成青海黄河矿业36%股权转让项目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所属阿维塔科技引入战略投资111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国华能源以10 09亿元转让国都证券7 69%股份 [2]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2024年产权市场完成知识技术产权交易项目3 6万宗 交易额2881 53亿元 同比增长27 84% [2] - 北京产权交易所助力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增资43 28亿元 估值超200亿元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服务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募资66 7亿元 上海格思航天科技募资10 1亿元 [3] 绿色资源要素交易 - 2024年产权市场完成各类环境权交易项目超25万宗 成交额372 96亿元 其中碳排放权交易250 07亿元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 55亿吨 [3] - 广东产权交易集团开展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 山东产权交易集团搭建排污权二级市场 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创新开展水土保持"碳票"交易 [3] 未来发展趋势 - 产权市场加速向"资本+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演进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3] - 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和绿色金融政策完善 产权市场有望在绿色要素交易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