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安保核心产业

搜索文档
基金经理“老鼠仓”亏损仍被罚60万,国寿安保基金:个人行为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25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 - 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 - 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通过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与所管理基金进行趋同交易 涉及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但最终亏损 [1] - 调查证据包括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记录、证券账户资料、银行流水及交易所数据 [1] 涉及基金公司情况 - 李丹案发时供职于国寿安保基金公司 但数月前已离职 曾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等基金产品 [3] - 国寿安保核心基金的任职期限与"老鼠仓"涉案时间吻合 且任职回报率为负 [3] - 公司声明称该事项系个人行为 与公司无关 将继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和维护持有人利益 [3] 行业监管态势 - "老鼠仓"行为破坏市场公平原则 损害投资者利益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 [3] - 近期同类案例包括某券商信息技术高级经理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罚没420万元 [3] - 某资管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因类似行为被罚没640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3]
又见“老鼠仓”!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趋同交易”,被罚60万
搜狐财经· 2025-08-19 18:48
基金经理违规交易 - 原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交易最终亏损[2] - 因交易亏损无违法所得 李丹被处以60万元罚款[4] - 李丹任职基金经理时间为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 经信息印证属于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李丹在国寿安保基金期间共管理7只基金 管理时间最长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任职回报亏损7.77% 年化回报-1.00% 排名716/789[5] - 业绩最好的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39.86% 年化回报4.89% 排名35/85 国寿安保稳信A任职回报23.87% 年化回报3.86% 排名138/196[5][6] - 国寿安保核心产业规模从2019年超10亿元降至2023年末不足5亿元 2025年二季度末进一步降至0.96亿元[6] 基金公司业务状况 - 国寿安保基金总管理规模3381.68亿元 其中债券型基金1810.25亿元 货币市场型基金1429.10亿元 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合计仅136.81亿元[7] - 混合型基金规模持续缩水 从2021年三季度末245亿元降至当前59亿元 ETF产品规模仅47亿元[8] - 公司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 产品整体偏固收类风格[7]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趋同交易被罚 “老鼠仓”为何屡禁不止?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09:39
案件概述 - 国寿安保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2] - 李丹在2013年入职国寿安保基金,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2024年9月正式离任 [2][4]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该事件为员工个人行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2] 交易细节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趋同买入股票41只,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交易结果为亏损 [3] - 违法事实有公司情况说明、基金交易资料、询问笔录、微信聊天记录等多方面证据 [3] 基金经理表现 - 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8年任职回报为-7.77%,在同类型产品中排名后10%(716/789) [4] - 管理的另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国寿安保裕祥在其任职期间亏损约8%,同样表现垫底 [4] - 2020年四季度管理规模一度超过20亿元,2024年逐步卸任所有在管基金 [4] 行业现状 - 近年来多家基金公司涉及"老鼠仓"案件,包括嘉实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 [5][6] - 嘉实基金前基金经理王宇恒被罚100万元,浦银安盛原基金经理许文峰被罚17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82万元 [5] - 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李淑彦被没收违法所得14.29万元并罚款140万元 [6] - 上海两家公募基金前从业人员分别被罚3131.52万元和50万元 [6] 行业影响与对策 - "老鼠仓"行为破坏市场公平性,损害投资者利益,降低基金公司声誉 [7] - 高收益诱惑和现有内控监测手段滞后是主要原因,部分机构合规文化薄弱 [7] - 监管趋严和技术手段提高压缩了违规空间,违法成本显著提升 [7] - 需构建系统化机构约束机制,优化风控流程,建立实时监控与预防预警双重监督体系 [7]
国寿安保基金前员工“老鼠仓"曝光,涉3300余万元,被罚6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07:48
事件概述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6] - 违规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 涉及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1][6] - 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 涉及41只股票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最终交易亏损 [6] 当事人背景 - 李丹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3][9] - 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时间达8年(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 [3][9] - 2024年9月因"公司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状况"离职 [12]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称该事件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2][10]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维护持有人利益 [10] - 未对监管监测漏洞及后续管理安排作出说明 [12] 产品业绩表现 - 涉案基金国寿安保核心产业规模为0.96亿元 李丹任职回报率为-4.53% [11] - 管理多只产品任职回报率为负 其中国寿安保裕祥A/C、国寿安保稳信E均为负值 [11] - 业绩最佳产品国寿安保稳嘉A任职回报率达39.53% [11] 公司经营状况 - 国寿安保基金为保险系公募 由中国人寿资管控股 成立于2013年10月 [12] -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产品总规模3381.68亿元 [12] - 债券基金规模1810.25亿元 货币基金规模1429.1亿元 固收类资产占比超95% [12]
基金经理“老鼠仓”被罚60万元,案发时在职,公司回应:系个人行为
华夏时报· 2025-08-19 07:45
核心事件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从事"老鼠仓"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2][3] - 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但交易最终亏损 [3] - 李丹曾提出申辩意见 但天津证监局未予采纳 [4]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称李丹被罚事项系其个人行为 该员工数月前已从公司离职 [2][5]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2][5] - 李丹在国寿安保基金期间曾管理7只产品 其中国寿安保核心产业任职回报率为-7.77% 年化回报-1% [5] 行业背景 - "老鼠仓"指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行为 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规定 [6] - 根据《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法行为可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 无违法所得或不足100万元时处10-100万元罚款 [6] -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打击"老鼠仓"行为 2024年5月有券商员工因趋同交易获利213万元被罚没420万元 2024年1月有资管公司投资经理因非法获利逾2000万元被罚没6400万元并遭10年市场禁入 [6][7]
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操作41只股票 搞趋同交易结果亏损,并且被罚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1:46
核心事件概述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41只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 但最终亏损 [1][2] - 天津证监局认定该行为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 构成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所述违法行为 处以60万元罚款 [1][3] - 公司回应称该事件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并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1][6] 涉事人员背景 - 李丹于2013年12月加入国寿安保基金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 [2][4] - 任职期间管理过7只基金产品(份额合并计算) 其中5只产品获得正收益 [5] - 在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的任职回报为-7.77% 同类排名后10% 该基金在趋同交易期间净值下跌近30% [5] 公司基本情况 - 国寿安保基金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与安保集团旗下国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97%)共同出资设立 [5] - 公司注册资本12.88亿元人民币 是中国保险业首家基金管理公司 2013年10月注册成立 [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公募管理规模3381.68亿元 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名第31位 [5]
利用未公开信息趋同买入41只股票,交易金额3300余万元,结果却亏了,80后女基金经理被罚6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20:08
核心事件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因控制他人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趋同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3][4] - 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通过"王某"账户实施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占比72.77%)但最终亏损 [3][4] 人员背景 - 李丹曾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 任职期间该基金回报率为-7.77% 同类排名后10% [5][6] - 在趋同交易期间(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 其管理的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净值下跌近30% [6] - 李丹于2023年9月卸任所有产品并离职 在国寿安保期间共管理7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 其中5只产品任职期间获得正收益 [6] 公司情况 - 国寿安保基金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与安保集团旗下国家共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97%)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12.88亿元人民币 [6] -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达3381.68亿元 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机构中排名第31位 [6] - 公司声明该处罚系员工个人行为 并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7]
趋同交易3300余万还亏了,80后女基金经理涉“老鼠仓”被罚6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8-18 17:55
案件概述 - 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李丹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3] - 违法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趋同买入金额达3311.97万元 [3] - 李丹控制"王某"证券账户从事与基金未公开信息相关的交易活动,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7] 违法细节 - 李丹于2013年12月9日入职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某基金的基金经理 [7] - 李丹作出交易决策,指示杨某尘具体实施下单操作,相关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7] - 天津证监局表示对其申辩意见不予采纳,认定其行为违反《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的规定 [8] 涉事人员背景 - 李丹为80后女性,住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与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的信息存在高度重合 [3] - 李丹于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基金,自2016年2月起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并于2024年2月8日卸任 [11] - 在长达8年的管理期内,李丹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的任职回报为-7.7%,年化回报-1%,在789只同类产品中排在第716名 [11] 行业影响 - 近年来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持续查办多起案件 [12] - "老鼠仓"等违法违规行为损害了基金财产及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破坏了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及基金行业正常交易秩序 [12] - 基金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合规记录实行"零容忍",此类处罚将使其再难重返资管行业 [13]
趋同交易3300余万还亏了,80后女基金经理涉“老鼠仓”被罚60万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8 16:20
案件基本情况 - 北京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丹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交易活动 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 - 违法行为涉及控制"王某"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 趋同买入股票41只 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 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 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 [2] - 相关交易最终以亏损告终 案件现已调查办理终结 [2][3] 当事人背景信息 - 李丹为80后女性 2013年12月9日入职基金管理公司 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基金经理 [2] - 公开信息显示与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高度重合 2013年加入国寿安保 2016年2月开始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 2023年2月8日卸任 [4][5] - 管理国寿安保核心产业8年期间任职回报-7.7% 年化回报-1% 在789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716 [5]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回应称该事项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1]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5] 行业监管态势 - 证监会对基金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持续查办多起案件 [6] - 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不断完善 明确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罚标准 [6] - 基金行业对从业人员合规记录实行零容忍 此类处罚将使从业人员难以重返资管行业 [7] 行业影响分析 - 违法行为破坏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及基金行业正常交易秩序 [6] - 部分基金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存在侥幸心理 但当前监管技术手段已显著提升 [7] - 行业公司定期开展宣讲培训 分析案情并重点宣导 警示员工勿为短期利益铤而走险 [7]
什么情况?基金经理利用未公开信息操作41只股票,趋同交易却亏了,还被罚60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5:37
事件概述 - 国寿安保基金前基金经理李丹在任职期间因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被天津证监局处以60万元罚款 [1][2] - 违法行为发生在2022年3月22日至2024年2月8日期间,李丹控制他人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决策,交易与基金趋同 [2] - 尽管趋同买入股票41只,趋同买入股票占比74.55%,趋同买入金额3311.97万元,趋同买入金额占比72.77%,但最终交易结果为亏损 [1][2] 监管处罚与法律依据 - 李丹的行为违反了《基金法》第二十条第六项的规定,构成《基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所述的违法行为 [1][2][3] - 监管机构最终对李丹处以60万元罚款,并未采纳其提出的陈述申辩意见 [3] 涉事人员背景 - 李丹于2013年12月入职国寿安保基金,2016年2月3日至2024年2月8日担任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经理 [1][4] - 李丹在国寿安保核心产业的任职回报为-7.77%,回报排名在同类产品中排在后10%的水平 [5] - 在趋同交易期间,国寿安保核心产业基金净值下跌了将近30% [5] - 李丹于2024年9月卸任最后一只在管产品并从国寿安保基金离职 [1][5] 公司回应 - 国寿安保基金表示该行政处罚事项系前员工个人行为 [1][6] - 公司称将持续推进合规文化建设,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坚决维护持有人利益 [1][6] 公司基本情况 - 国寿安保基金由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03%)和安保集团旗下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是中国保险业成立的首家基金管理公司 [5] - 公司注册资本金12.88亿人民币,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为3381.68亿元,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31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