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在线测试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精实测控港股IPO疑云:第二大股东中金公司“保驾护航” 两次IPO控股股东认定不一致、财务数据...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29
来源:新浪证券 中金公司透过启鹭投资持有精实测控11.85%股份,系仅次于创始人王磊的第二大股东及最大外部投资 者。同时,中金公司也是精实测控本次港股IPO的联席保荐人之一。在"保荐+直投"模式下,中金公司 能否勤勉尽责、保持独立性? 此外,精实测控向深交所创业板、联交所主板递交的两份招股书,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异。以2022年的 财务数据为例,负债总额的差异高达2.33亿元,资产负债率相差23.07个百分点。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29日,精实测控正式向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浦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本次招股书披露,精实测控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大产能、扩大研发能力、销售及营销活动、可能的 收购及策略投资、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精实测控本次递表前三天,持有公司9.01%股份的股东蓝湖资本清仓离场,交易价格较公司最近一轮融 资估值"打了半价"。 在大股东"保驾护航"的情况下,精实测控本次IPO财务信息的可信度能有几分? 递表前夕大股东半价清仓 中金公司既是保荐人也是大股东 精实测控是一家融合测量、控制与AI技术,专注于打造工业与消费领域柔性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柔性制 造综合解 ...
精实测控港股IPO疑云:第二大股东中金公司“保驾护航” 两次IPO控股股东认定不一致、财务数据差异巨大
新浪证券· 2025-10-17 18:2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四部 繁體 出版 嚴 : 編暴 胶日版(倪于 編暴 行促與合而定) | | --- | | [編纂]數目 : [編纂]股H股(可予[編纂]) | | [編纂]數目 : [編纂]股H股(可予[編纂]及視乎[編纂] | | 行使與否而定) | | 最高[編纂] : 每股H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 | | 佣金、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 | | 0.00565% 聯交所交易費及0.00015% | | 會財局交易徵費(須於申請時以港元繳 | | 足,多繳股款可予退還) | | 面值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篇秦] |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29日,精实测控正式向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浦银国际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本次招股书披露,精实测控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加大产能、扩大研发能力、销售及营销活动、可能的收购及策略投资、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精实测控本次递表前三天,持有公司9.01%股份的股东蓝湖资本清仓离场,交易价格较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打了半价"。 中金公司透过启鹭投资持有精实测控1 ...
精实测控赴港上市:身处高成长赛道,收入波动盈利能力“强悍”
智通财经· 2025-10-09 09:36
该公司是一家融合测量、控制与AI技术,专注于打造工业与消费领域柔性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柔性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精实测控是国内第二大的消费电子PCBA功能及性能测试装备与服务提供商,亦是是 中国ODM模式下排名前十大的智能测控装备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那么,在国家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工业4.0之际,此次精实测控赴港之际又将收获什么样的发展机遇呢?公司投资价值又如 何? 收入波动,盈利能力"强悍" 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一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注工业制造的企业也开始活跃在资本市场上。 据港交所9月29日披露,珠海精实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实测控")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中金公司 (601995)、浦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悉,在工业领域,精实测控专注测控技术十余年,具备从传感数据采集、算法分析到装备集成的全链条研发能力。同时, 还具备在消费电子、汽车及家电等领域形成大规模非标定制化设备与服务交付能力,为客户零部件与整机提供覆盖设计、试 验验证、产线量产等全流程的测控与工艺装备及测控数据增值服务。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智通财经观察到 ...
珠海精實测控招股书解读:净利润波动74.7%,上半年净利率骤降58.3%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49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布局于工业与消费双领域,在工业领域为消费电子、汽车及家电等行业提供非标定制化设备与服务,并基于此开拓消费领域应用,构建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体系 [2] - 公司主要采用ODM业务模式,服务于消费电子、汽车及家用电器领域的头部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生产及销售定制智能TMC设备 [3] 财务表现:营收与增长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5.67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3% [4][7] - 产品结构变化显著:制造工艺装备收入在2023至2024年增长超过31%;智能实验室装备与软件收入在2022至2023年增长超过224% [4] 财务表现:盈利能力 - 净利润波动巨大: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714亿元、0.181亿元、0.596亿元,其中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4.7%,2025年上半年出现净亏损1.184亿元 [5] - 毛利率波动: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4.6%、42.0%、43.2%,2023年毛利率下降23.1% [8][9] - 净利率波动:2022年至2024年净利率分别为12.6%、2.6%、6.9%,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为-58.3% [8][9] 客户与供应商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0.6%、55.5%、46.9%、69.1%,其中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31.8% [11][15] - 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例如客户G在2023年既是五大客户之一也是供应商 [10] - 供应商集中度有所波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总额占总销售成本比例分别为18.1%、8.5%、7.3%、20.9% [16] 研发与海外业务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0.852亿元、0.984亿元、1.447亿元、0.84亿元,占各期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5.0%、14.1%、16.8%、41.4% [12]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0.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2.1% [13] 行业地位与股权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国内第二大的消费电子PCBA功能及性能测试装备与服务提供商,在中国ODM模式下排名前十大的智能测控装备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4] - 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创始人王先生直接及间接控制约30.27%的股份,上市后仍将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