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碳价指数
搜索文档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11月复旦碳价指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2:25
复旦碳价指数预测 - 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11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买入价格预期为47.59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55.42元/吨,中间价为51.51元/吨 [1] - 2025年11月CEA买入价格指数为118.98,下跌14.08%,卖出价格指数为125.05,下跌8.59%,中间价格指数为122.18,下跌11.19% [1] - 2025年12月全国CEA买入价格预期为55.63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65.35元/吨,中间价为60.50元/吨,买入价格指数为104.08,卖出价格指数为112.17,中间价格指数为108.32 [1] 中国绿证(GEC)价格预期 - 市场预期2025年11月交易的集中式项目绿证价格为4.24元/个,价格指数为77.09,分布式项目绿证价格为3.65元/个,价格指数为74.06,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为3.81元/个,价格指数为73.84 [2] - 对比2025年10月GEC价格指数,11月各项绿证价格均发生回落,其中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跌幅最大 [2] 全国碳市场10月运行情况 - 10月CEA日均收盘价为54.76元/吨,相较于9月的62.51元/吨大幅下跌12.4%,碳价呈大幅下跌后小幅反弹走势 [2] - 10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为172.14万吨,相较9月的148.64万吨增加15.81%,履约期将至市场交易活跃,单日成交最高峰为10月17日的324.77万吨 [2] 全球碳市场10月运行特征 - 全球主要碳市场成交量整体回升,韩国碳市场小幅下跌 [3] - 全球主要碳市场月内走势分化,成交价环比涨跌不一 [3]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召开 复旦大学“探行”项目亮相
证券日报网· 2025-09-25 15:48
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于9月24日在上海召开 主题为“完善碳定价机制 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1] - 大会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联合承办 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省市政府代表 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 [1] - 大会围绕全国碳市场运行经验总结 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 碳金融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交流 旨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体系中的影响力 [1] 行业观点与进展 -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陈诗一指出 中国正通过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全球碳信用质量 并以实际成效保障碳信用的多重价值实现 为减排项目注入资金活力 [1] - 中国碳信用质量在监测核算精度 项目环境效益和合规管理等方面已与国际标准接轨 具备参与全球碳信用互认的坚实基础 [2] - 通过“复旦碳价指数”等一系列碳定价机制研究与金融工具创新 中国碳信用的国际认可度正不断增强 [2] 未来发展建议 - 建议持续推进“复旦碳价指数”国际化进程 开展国际碳信用指数研发 [2] - 建议推动国际碳信用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创新 增强市场流动性 [2] - 建议积极参与和主办碳信用国际论坛 提升中国话语权 加强国际标准互认与合作 提升中国碳信用产品的国际接受度 [2] 人才培养举措 -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即将推出“探行”——首席转型官项目 聚焦绿色与数字化双化协同转型 [3] - 该项目打造“科学家X企业家X金融家”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链接科研成果转化资源 助力企业转型 [3] - 项目致力于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碳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随着中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碳信用将在全球市场上发挥更重要作用 [3] - 大会展现了中国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进展 为深化国际碳信用合作奠定基础 [3] - 大会对构建公平合理 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3]
复旦大学陈诗一:中国碳信用质量实现显著提升 具备参与全球碳信用互认基础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3:02
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与成就 - 中国碳市场经过4年多发展实现稳起步和稳运行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多层级的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2] - 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有效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超过60% [2] -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交易主体参与意愿不断增强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得到丰富和完善 [2] 中国碳信用体系质量与国际认可度 - 中国碳信用质量实现显著提升 在监测核算精度 项目环境效益和合规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 [1] - 通过方法学优化和数据质量提升 中国正以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全球碳信用质量 [1] - 借助复旦碳价指数等碳定价机制研究与金融工具创新 中国碳信用的国际认可度正不断增强 [1] 碳市场未来发展方向与政策举措 - 生态环境部将稳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 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 - 政策目标是加快建设更加有效 更有活力和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2] - 加强碳市场领域交流合作 为《巴黎协定》下的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 [2] 推动碳信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 - 持续推进复旦碳价指数国际化进程并开展国际碳信用指数研发 [2] - 推动国际碳信用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创新以增强市场流动性 [2] - 加强国际标准互认与合作 提升中国碳信用产品的国际接受度 [2] - 积极参与和主办碳信用国际论坛以提升中国话语权 [2] 双碳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正积极进行终身教育领域的创新尝试 [3] - 即将推出聚焦绿色与数字化双化协同转型的首席转型官项目 [3] - 项目打造科学家 企业家 金融家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链接科研成果转化资源 [3] - 目标是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助力碳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 [3]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8月复旦碳价指数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15:11
碳价指数预测 - 2025年8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买入价格预期为71 25元/吨 卖出价格预期为76 04元/吨 中间价为73 65元/吨 [1] - CEA买入价格指数178 13(上涨0 83%) 卖出价格指数171 57(下跌0 82%) 中间价格指数174 68(下跌0 03%) [1] - 2025年8月CCER买入价格预期76 25元/吨 卖出价格预期83 59元/吨 中间价79 91元/吨 [1] - CCER买入价格指数191 68(上涨2 49%) 卖出价格指数201 08(上涨3 45%) 中间价格指数196 46(上涨2 98%) [1] 绿证价格动态 - 2025年8月集中式项目绿证价格7 82元/个(价格指数142 22) 分布式项目6 94元/个(140 87) 生物质发电6 77元/个(131 20) [2] - 2025年7月对比显示2024年生产的集中式/分布式绿证价格下跌 生物质发电绿证价格上涨 [2] - 2025年生产的绿证中集中式项目价格上涨 分布式/生物质发电价格下跌 [2] 碳市场运行情况 - 7月CEA日均收盘价73 64元/吨 较6月71 51元/吨上涨约3% [3] - 碳价呈波动下跌走势 从月初74 28元/吨降至月末73 7元/吨 价格区间收窄 [3] - 7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51 03万吨 较6月79 42万吨下跌35 75% [3] - 成交量虽缩水但仍处高位 同比增长236% 反映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3]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6月份全国碳市场放量上涨
证券日报网· 2025-07-01 19:10
复旦碳价指数发布 - 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7月全国CEA价格指数为买入70.67元/吨、卖出76.67元/吨、中间价73.67元/吨 [1] - 2025年7月CEA买入价格指数176.66(上涨3.37%)、卖出价格指数172.98(上涨2.52%)、中间价格指数174.73(上涨2.93%) [1] - 同步发布2025年12月CEA价格指数、2025年7月CCER价格指数及GEC价格指数 [1] 碳金融工具创新 - 研究中心推出"复旦碳价指数"小程序 包含指数报价、趋势可视化、交易意愿填报等功能 [1] - 未来将优化小程序服务范围 提供以碳价指数为核心的碳金融解决方案 [1] 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 - 6月碳价从月初68.34元/吨升至月末76.57元/吨 月涨幅超12% [2] - 6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78.10万吨 较5月54.58万吨增长43.1% [2] - 6月五个交易日成交量破百万吨 最高达185.46万吨 [2] 全球碳市场特征 - 全球主要碳市场行情分化 成交量涨跌不一 [2] - 全球碳价环比普遍上涨 新西兰碳市场涨幅最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