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气候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能源转型“停摆”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3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本届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油气钻探和LNG出口,逆转上届政府的清洁能源政策,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以重振传统能源产业 [1] - 2025年1-7月连续出台政策:取消气候变化应对活动、撤销环境法规、叫停37亿美元清洁能源拨款、终止风能太阳能补贴 [1] - "大而美"法案取消多项清洁能源优惠,包括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和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标志能源政策系统性转变 [1] 清洁能源产业受挫 - 原计划2025年投产的300亿美元清洁技术项目中超半数面临延期或取消 [2] - KORE Power锂离子电池工厂建厂计划终止,8.5亿美元贷款支持取消 [2] - 标普预测"大而美"法案可能导致未来10年美国清洁能源项目数量减少20% [2] 历史政策反复 - 类似1980年代卡特政府新能源政策被里根政府终止的循环再次出现,上次政策停滞持续35年 [3]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缺乏连续性,数十亿美元投资常因政府更迭而中断 [3] - 本届政府主张降低能源成本,限制清洁能源发展并推动原油增产 [3] 政策实施挑战 - 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如燃气电厂需7年以上),石油钻井数量已降至4年最低,短期增产困难 [4] - AI算力需求爆发导致电力需求激增:数据中心用电占比将从2023年4.4%升至2028年6.7%-12%,用电量从1760亿千瓦时增至3250-5800亿千瓦时 [4][5] - 供给侧调整缓慢与需求侧快速增长形成矛盾,加大电力供应压力 [5] 政策影响评估 - 清洁能源繁荣态势中断,太阳能风能行业受冲击最大,未来10年新增发电容量或缩减超三分之一 [5] - 批发电价预计2030年上涨25%,2035年上涨74%,消费者电价将上涨9%-18% [6] - 政策转向削弱美国竞争力,可能错失能源转型历史机遇 [6] 全球气候治理 - 美国政策倒退与全球气候治理背道而驰,可能影响《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 [7] - 美国作为历史最大碳排放国回避责任,加剧全球气候治理不平衡 [7]
“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推进合作” ——访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克鲁特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7
"面对气候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等,欧中双方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大 格局、更宽视野推进合作。"克鲁特表示,通过对话机制、科技产业协作、青年交流等方面的多层次联 动,欧中可以构建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主张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团结合作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克鲁 特说,当前背景下,开放、理性和合作的态度尤为可贵。"欧中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自 优势,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是欧盟和中国建交50周年,期待以此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双方进一步推进各领域高层对话,深 化经贸、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互利合作。"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董事于尔根·克 鲁特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科技、绿色等领域的合作正成为欧中关系的新亮点。 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是一个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促进欧中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与 发展。克鲁特说,该组织与欧洲多所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联系,通过组织代表团互访、举办交流活动 等方式,推动欧中之间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我们希望成为欧中间的桥梁, ...
新华时评丨正确把握中欧关系前行方向
新华社· 2025-07-25 23:04
今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欧作为全球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应携手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 则秩序。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霸凌行径严重冲击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 进一步凸显。只要中欧坚持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难以形成;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潮流就不 会逆转;中欧携手践行多边主义,世界就乱不到哪儿去。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需要加强团 结协调,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性力量。世界面临的诸多全球性挑战,也需要中欧加强协调、携手应 对。此次会晤期间,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以实际行动再次表明 双方对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这也是中欧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 中欧关系走过半世纪风雨,值得庆贺,更要倍加珍惜。站在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欧应从历史中汲 取智慧和力量,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略抉择,相向而行、继往开来,携手开辟中欧 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 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 盾,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中方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始 ...
新华时评:正确把握中欧关系前行方向
快讯· 2025-07-25 22:5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该文本主要聚焦于中欧关系的宏观政治经济合作,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市场趋势的文本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快讯· 2025-07-24 17:04
中欧气候变化合作 - 中欧领导人重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对双方人民福祉和多边主义维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1] - 绿色伙伴关系被视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底色 [1] - 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具备坚实合作基础和广阔合作空间 [1]
发达国家必须兑现对气候融资的承诺——访COP30候任主席科雷亚·多拉戈
新华社· 2025-06-20 16:09
全球气候治理现状 - 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承诺,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瓶颈 [1] - 美国缺席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并宣布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进一步削弱了发达国家的资金贡献 [1] 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 中国和巴西在本国推动大规模气候行动,并通过南南合作机制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 [1] - 中国和巴西的合作注重经验分享,尊重其他国家制定本国方案的自主性 [1] - 中国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规模大幅降低了太阳能板、电动车等绿色技术的成本,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1][2] 太阳能行业的变革 - 中国企业的高性价比产品使太阳能成为非洲国家的可行能源选项 [1] - 太阳能价格大幅低于传统能源,促使更多国家迅速启动绿色能源转型 [2] COP30的展望 - COP30将展示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就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2] - 巴西希望通过COP30向世界传递应对气候变化是发展机遇的信号 [2]
法国推动中欧气候合作,“美国退出,中欧要担起领导责任”
搜狐财经· 2025-05-29 16:10
气候合作 - 法国能源转型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将于5月29日-30日访华 这是该部部长五年来首次访华 [1]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 欧盟和中国必须"承担起全球气候领导责任" [1] - 此次访华正值三个时间节点交汇的关键时刻 包括COP30、联合国海洋大会和全球塑料污染国际谈判 [1] 气候领导地位 - 美国第二次退出《巴黎协定》 让欧盟和中国"这两个关键角色承担起领导气候问题的责任" [3] - 特朗普政府立场导致多边主义面临压力 推动气候谈判进展受阻 [3] - 法国政府认为欧盟和中国需要强有力的、公开的领导 以发出强烈信号 [3] 中欧气候合作 - 吕纳谢访华正值7月中欧峰会召开前夕 法国认为这是公开肯定中欧气候领导地位的"好时机" [4] - 吕纳谢将与中国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及气候变化事务原特使进行会谈 [4] - 中方表示将坚定维护多边主义 全面履行《巴黎协定》 与欧洲国家合力应对气候变化 [4]
王毅:团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新浪财经· 2025-05-28 22:54
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气候合作 - 中方承诺在未来3年面向太平洋岛国实施100个应对气候变化"小而美"项目 [1] - 中方向太平洋岛国援助了大量节能空调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1] - 中方培训岛国应对气候变化人才 [1] - 中方支持岛国保护海洋生态,应对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海洋灾害 [1] - 中方愿分享早期预警技术,助力岛国防灾减灾 [1] - 中方将发表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倡议 [1] - 中方承诺投入新的资金,扩大同岛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1] - 中方将继续发挥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心、防灾减灾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合作机制作用 [1]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立场 - 中方支持和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不会变 [1] - 中方积极落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行动不会变 [1] - 中方对个别大国退出《巴黎协定》深表遗憾 [1] - 中方作为国际社会的进步力量、建设力量,将坚定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 [1] - 中方坚定做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可信赖、能依靠、有温度的好朋友、好伙伴 [1]
“巴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高端访谈)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中巴双边关系 - 巴西总统卢拉将中国视为政治、经济和战略伙伴,强调两国深厚友谊和务实合作[1] - 习近平主席2024年对巴西的国事访问巩固了双边关系,卢拉期待此次访华进一步深化贸易、科技、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合作[1] - 中巴双边贸易额从2003年的5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00多亿美元,卢拉认为仍有巨大增长潜力[1] 经贸与投资合作 - 巴西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但发展需求尚未满足,计划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1] - 巴西愿推进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合作,加强航天、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合作[1] - 巴西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赞赏中国反对不合理"对等关税"的立场,愿与中方共同维护世贸组织为核心的贸易体制[2] 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 - 巴西将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感谢中方支持并邀请中国参与[2] - 卢拉强调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希望与中国建立强有力伙伴关系推动全球气候行动[2] - 巴西与中国同为全球南方国家,支持联合国改革以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应对挑战[3] 战略合作与全球发展 - 卢拉表示中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是政治、经济、战略伙伴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3] - 巴西愿与中国通过更开放的合作机制开创和平、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3] - 巴西支持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反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3]
习近平:中国将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气候治理国际合作 - 坚守多边主义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通过多边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3] - 深化国际合作 以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 中国将深化南南合作 [3] - 推动公正转型 协同推进民生福祉改善和气候治理 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3] - 强化务实行动 各国应制定和实施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纲领 中国将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3] 中国绿色发展成就 -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 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4] - 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 [4] -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 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