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阀
搜索文档
以新质生产力叩响未来 太重集团装备产品系列发布会开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0:44
公司战略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与风电装备的"双链主"企业 [2] - 公司是全球仅有的3家能够自主设计制造大型矿用挖掘机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矿用挖掘机国内市场累计占有率突破90% [2] - 公司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2] "十四五"创新成果与"十五五"展望 - "十四五"期间公司锚定'精细化、国际化、高端化、智慧化'方向,建成现代化特色产品体系等 [3] - 山西省工信厅正在牵头制定山西省特色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五五"规划,希望公司承担更重任务 [3] - 公司需在产业协作、市场开拓、产品升级等方面发挥"链主"牵头作用,并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核心技术 [3] 多元化产品体系与技术突破 - 公司坚持重型机械与工程机械融合发展,全球首发5G远程操作矿用挖掘机 [4] - 公司轮轴产品拿下国外最大订单,实现高端装备出海新突破 [4] - 公司多款柱塞泵、齿轮泵、多路阀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突破 [4] - 公司推出行业首款35吨氢燃料液压挖掘机、国内首款38吨折臂式起重机等差异化产品 [4] 未来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正聚焦特种工业机器人、新型储能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未来产品方向开展研究 [5] 研发实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依托23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主持1项、参与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6] - 公司制定和修订60余项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累计获得906项授权专利 [6] - 公司荣获3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推出892款新装备 [6] 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理念 - 公司为露天矿山提供覆盖"采装—运输—破碎—排土"全作业流程的高端智能装备"一揽子"解决方案 [6] - 公司践行"装备在哪里,服务就先到哪里"的理念,将服务前置性与解决方案完整性贯穿业务全链条 [6] - 公司在矿山装备发布会同步推出7大系列16款产品,将服务理念转化为具体装备支撑 [6]
西南证券收监管函!
梧桐树下V· 2024-12-29 21:31
监管处罚事件概述 -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相关方采取书面警示及通报批评处分 涉及保荐机构西南证券、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名保代、2名会计师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等[2][11][16][26][32] - 发行人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已终止[2] 西南证券违规行为 - **研发与生产成本核算核查不足**:未发现发行人将生产部门员工薪酬计入研发费用导致研发费用失真 且对多路阀产品单位成本低于BOM成本的合理性证据不足[5][6] - **收入确认核查缺陷**:发行人部分客户收入确认时间与验收单日期不符 采用"T+N"方式预估验收时点确认收入 但招股书未充分披露 且收入细节测试样本存在内部订单缺失等不规范情形[7][6] - **关联方资金拆借核查疏漏**:未充分核查关联方偿还2290万元拆借资金的来源(东涛房地产预售房款)及1000万元拆借资金实际用途与披露不符(5000万元转账至资管公司江西分公司)[8][6] - **现金分红核查程序缺失**:未追踪董事分红款流向亲友的借款凭证 未核查控股股东分红款经朱某归集后转给郑某的资金流向 实际控制人微信转账记录不完整且遗漏银行账户函证[9][6]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 - **研发费用核算审计失职**:未纠正发行人将生产部门薪酬计入研发费用的错误 导致报告期研发费用失真[12] - **收入确认审计程序缺陷**:未发现发行人收入确认时点与验收单不一致及"T+N"方式预估收入的披露问题 且未关注收入细节测试样本缺失内部订单等内控缺陷[13] - **资金流水审计疏漏**:对三次现金分红中董事转账给亲友、控股股东资金经朱某转郑某、实际控制人微信大额转出等异常资金流向未充分核查[14] 发行人及相关当事人违规事实 - **财务数据披露不实**:生产部门薪酬计入研发费用导致研发费用失真 多路阀产品单位成本解释证据不足[33] - **收入确认信息失真**:部分客户收入确认时点与验收单不符 采用未披露的"T+N"方式预估收入 且收入细节测试样本存在内部订单缺失等内控问题[34] - **公司及高管责任认定**: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钱云冰等4名高管未能保证信息披露真实性 被通报批评[36] 个人处罚情况 - **保荐代表人**:孔辉焕、郭蒙蒙因研发投入核查不足等四项违规行为被通报批评[18][19][20][21][22] - **签字注册会计师**:陈璐瑛、濮琪纬因研发费用审计失职等三项违规行为被通报批评[26][27][28]
又一IPO终止,过会逾17个月未能提交注册,曾申报科创板被终止
梧桐树下V· 2024-11-23 15:25
IPO终止审核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3年11月21日被深交所终止审核 因公司和保荐机构第一创业证券撤回申报材料 此前已于2023年6月2日通过审核但未提交注册 原计划募资5 5亿元 [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0年 2016年4月挂牌新三板(代码836214) 2017年6月终止挂牌 目前注册资本6829 7979万元 实控人为王振华夫妇及儿子王然 三人合计持股57 94% [3] - 主营业务为液压元件及电液集成控制系统 核心产品包括二通插装阀(占2022年营收28 17%) 电液集成控制系统(54 22%)及其他液压元件(15 96%) [4][5] 市场定位争议 - 招股书自称"液压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但审核问询要求量化证明市场地位 同时招股书承认属于"国内第二梯队" 与恒立液压等龙头存在明显差距 [4][7][10] - 2020-2022年二通插装阀收入从1 21亿元增至1 68亿元 但占比从35 25%降至28 17% 电液集成控制系统收入占比从39 92%提升至54 22% [5]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营收从3 46亿元增至6 00亿元(CAGR 31 6%) 扣非净利润从2239万元增至7290万元 2022年资产负债率40 11% 研发投入占比4 05% [11][12] - 2023年一季度营收仅同比增0 32%至1 43亿元 扣非净利润1381万元(同比+0 07%) 2022年末发出商品骤降74%至661万元 预示2023年业绩承压 [13][14] 应收账款风险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 65亿元 同比增46 18% 远超营收增速(15 69%) 应收账款周转率2 69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被上市委质疑是否放宽信用政策刺激销售 [15][21] 上市历程波折 - 2020年6月曾申报科创板(募资3 36亿元) 但因科创属性论证不足于同年9月撤回 2022年8月转战创业板时更换保荐机构为第一创业证券 [16][17] - 上市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1)营收增速(2021年+49 76%)显著高于同行合理性 2)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原因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