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瓦特AI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从受理到注册生效,仅110天!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21:52
IPO审核进程 - 公司IPO注册申请于2025年10月15日获证监会同意 [1] - 从受理到注册生效仅用110天 体现IPO审核新速度 [1] - 公司即将进入发行上市阶段 [1] 行业发展与市场规模 - 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电网数字化转型 如《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1] - 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达3150亿元 同比增长14.55% [1]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至3700亿元 同比增速17.46% [1] - 2020年至2025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86% [1] -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中国战略驱动下 数字电网行业呈现长坡厚雪特征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业务涵盖电网数字化 企业数字化及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1] - 公司为南方电网孵化的专业数字化企业 拥有数字电网和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 [1] - 公司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推动能源工控芯片向自主专用转型 [2] - 公司自主开发世界首套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 攻克电力高端传感器技术难题 [2] - 公司拥有电力行业专用大瓦特AI大模型 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及网络安全系统 [2] 客户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与众多央国企和行业龙头建立合作 包括国家电网 中国华能 中国三峡集团等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6.86亿元 42.34亿元和60.90亿元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 3.77亿元 5.74亿元 [2] 募资用途与发展前景 - 此次IPO预计募集资金约25.54亿元 全部投向公司主业 [3] - 募投项目包括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等六个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3] - 募投旨在强化数字电网领域技术积累及产业化 巩固行业地位 [3] - 公司凭借政策红利 技术壁垒与股东协同三重优势 有望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核心力量 [3]
南网数字IPO:数字电网建设和电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力军 持续科技创新擦亮发展底色
全景网· 2025-09-23 09:03
公司定位与核心业务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数字电网建设领域的主力军,致力于构建数字电网与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南网方案”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拥有“电鸿”物联系统、“大瓦特”AI大模型、“伏羲”芯片等核心技术 [1] - 公司业务布局覆盖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及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4] 研发体系与投入 - 公司形成了独特的“一体三环”研发组织体系,实现“需求-研发-应用-反馈”的闭环产研体系,提升研发投入产出效率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01亿元、3.47亿元及3.99亿元,近三年研发累计投入达12.47亿元 [2] - 公司牵头承接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1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支撑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链建设 [4] 技术成果与知识产权 - 公司构建了覆盖“云-管-边-端-芯”关键环节的完整技术链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境内授权专利1,47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194项 [2] - 公司共荣获29项科技创新奖项,参与制定80项标准,其中国际标准11项,国家标准31项,行业标准38项 [2] - “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3] - 公司已取得CMMI5、ISO20000等60余项重要资质,主参编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1项 [3] 资质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连续三年获评“科改”标杆企业,入选国资委首批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 [5] - 公司作为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链“链长”,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省部、行业级科技奖励一等奖20余项 [5] - 全资子公司大数据公司获评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标杆企业,数字电网公司和大数据公司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人才战略 - 公司制定人才发展专项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电鸿、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重点产业领域人才 [6] - 公司优化人才配置与工资总额核算机制,使人力资源分配与价值创造总量、人均价值创造能力挂钩 [6] 行业前景与发展机遇 - 在“双碳”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的背景下,电力能源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大电力集团的必争之路 [7] - 数字电网被视为万亿级蓝海市场,公司作为南网体系内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7]
科技感拉满,中国智造绘盛景
广西日报· 2025-09-22 10:10
9月21日,在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上,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机器人格斗表演。梁凯昌 摄 "妈妈,快去看机器人打拳!"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1展厅里,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拽着母亲往人工智 能体验区跑;不远处的展位上,几个年轻人正戴着AI眼镜手舞足蹈:"能看到飘浮的文字,还能把越南 语翻译成中文!"9月21日,第22届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的最后一天,观众们沉醉在这场科技嘉年华中,不 愿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本届东博会首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超100家国内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初创团队参加,不 少AI前沿技术和一批新科技、硬核产品争相亮相,让观众直呼长了见识。"听说本届东博会新设了AI专 馆,高新技术展品也大幅增加,我要规划好逛展路线,抓紧时间多多参观学习。"南宁市民陈先生跟 着"AI东博"智能体导航,步履匆匆。 人工智能专馆作为东博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体主题馆,凭借科技感足、趣味性高成为新晋 的"流量担当"。在杭州宇树科技展位前,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都想看机器人表演拳击、跳 舞,要挤进前排很费劲。"市民韦先生只好让孩子坐在他的肩膀上探头往里看;中国电信展位的AI戏曲 变脸体验区前,钟奶奶往机器前一站,一会儿就拿 ...
企业培训 | 未可知x上海电气:共探AI赋能电气行业新未来
人工智能与电气行业融合 -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上海电气联合举办AI主题高级研修班,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助力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 [1] - 研修班旨在为上海电气管理层和技术骨干提供深度AI知识培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0] 杜雨博士的课程内容 - 杜雨博士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讲解了AI技术的核心原理、创新趋势及行业应用案例,涵盖从基础理论到生成式AI技术如DeepSeek等大模型的应用 [3][4] - 课程深入剖析了AI在电气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生成式AI技术为电气行业带来变革机遇,可提升电力设备运维效率、优化电网调度及新能源接入稳定性 [6] 电气行业AI应用案例 - 深圳供电局"祝融2.0"大模型通过AI辅助巡检线路,精准识别外力破坏隐患,显著提升电网运维效率与安全性 [10] - 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集成电力全产业链数据,将大型保供电方案编制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提升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 [10] - 南方电网"大瓦特"AI大模型每分钟处理100张问题图像、识别20类缺陷,效率是传统算法的10倍,广泛应用于发、输、变、配、用电领域 [10] 华为云与国产AI大模型的应用 -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与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力巡检大模型,通过预训练和少量样本微调,提升电网缺陷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13] - 华为联合中国华电和玖天气象利用AI大模型技术,实现对多种新能源的精准功率预测,提升新能源并网效率和电网调度稳定性 [13]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凭借高性能、低成本优势,可优化电力设备能源管理、减少浪费,并通过智能控制带电作业机器人降低作业风险、提升效率 [17] 上海电气的AI布局与反馈 - 上海电气作为国内电气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拥抱AI技术,通过此次研修班明确了如何将AI应用于实际运营以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0] - 杜雨博士点评了上海电气在AI领域的三个布局案例,学员反馈课程内容实用,尤其是电气行业实际案例提供了直观认识,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22]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使命 - 研究院通过举办研修班和培训课程,为企业提供前沿AI知识和实践指导,此次与上海电气的合作彰显了其在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 [24] -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携手更多企业探索AI技术,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