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弘余额宝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天弘基金“后余额宝时代”的挑战:红利消退之后,增长何以为继?
搜狐财经· 2025-09-19 22:3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4.01%,但净利润为9.17亿元,同比下降2%,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与2018年历史高点相比,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营收从101.25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53.94亿元,净利润从30.69亿元降至16.79亿元,六年间规模几近腰斩 [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规模为1.2万亿元,行业排名跌落至第五位,反映其在行业竞争中的相对下滑 [3] 货币基金业务 - 公司货币基金规模占总规模约七成,存在过度依赖货币基金的结构性问题 [3] - 核心产品天弘余额宝货币规模持续收缩,从2018年高峰时的1.69万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932.19亿元 [4] - 天弘余额宝货币收益率显著下滑,2025年7月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降至1.087%,截至2025年9月3日进一步跌至1.0340%,每万份收益为0.2774元 [4][5] - 支付宝余额宝服务升级引入多家基金公司,目前可选基金超过四十只,直接分流了公司规模,使其在蚂蚁生态中的特权地位不复存在 [8][9] 权益类投资业务 - 公司股票型基金业绩全面落后,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近6月、近1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7.48%、35.70%、6.29%、0.59%,均低于同类平均 [10] - 混合型基金表现平平,截至2025年8月26日,除近3年收益率外,近6月、近1年、近5年收益率平均水平分别为11.03%、24.84%、5.99%,均低于同类平均 [12] - 权益类基金规模偏小,股票型基金规模从2025年一季度的5.32亿元降至二季度的4.75亿元 [14] ETF与被动投资业务 - ETF业务起步较晚,首只产品天弘创业板ETF于2019年推出,相较于行业头部公司晚了近10年时间 [17] - ETF产品规模与市场领头羊差距较大,例如天弘中证A500ETF规模为45.43亿元,在29只同类ETF中仅排第17位,天弘沪深300ETF和天弘创业板ETF规模仅在百亿元左右 [17] - 面临产品同质化竞争和品牌效应不足的挑战,在被动投资人才方面存在短缺 [18][19] 管理层与人才团队 - 公司频繁更换董事长,近四任董事长均来自蚂蚁集团,其中三任任期不长,胡晓明任期仅一年有余,影响长期规划落地和经营连贯性 [7] - 2024年底上任的董事长黄辰立此前主要从事投行工作,上任前10天才通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被外界认为缺乏基金行业经验 [8] - 投研团队稳定性不足,2023年至2024年间基金经理频繁离职,包括掌管天弘余额宝货币八年的明星基金经理王登峰以及李宁、陈国光等多位基金经理 [21][22] - 为填补空缺,公司在一年内引进了11位无基金从业经验的新人,导致投研团队青黄不接,并出现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如祁世超共同管理16只被动指数型产品 [19][22] - 新人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普遍承压,例如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A自成立以来亏损48.7%,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发起式联接A亏损达62.59% [23]
郭树强“隐身两年”仍拿2000万分红:天弘基金盈利背后的“分红狂欢”与基民无感
搜狐财经· 2025-09-02 19:26
公司财务表现 - 天弘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净利润9.17亿元,在65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 - 君正集团从天弘基金获得分红1.25亿元,前总经理郭树强通过持股获得分红2000万元,累计分红超过2亿元[1][8] - 天弘基金员工持股平台累计分红近9.6亿元,其中郭树强个人累计分红达2.02亿元,副总经理周晓明累计分红近1.4亿元[11][12] 产品业绩与投资者回报 - 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达7923亿元,位居行业首位,但2025年上半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1.3056%排名行业中下游,年初至8月末均值1.2486%排名倒数第8[4][6] - 天弘基金旗下基金(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货币型)2025年上半年合计利润为95.8亿元,远低于南方基金的273.6亿元和富国基金的329.8亿元[3] - 余额宝收益持续下行,投资者留存逻辑依赖支付场景和便捷性而非收益本身[4] 行业对比与竞争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公司净利润前三名为易方达(18.8亿元)、工银瑞信基金(17.5亿元)和南方基金(11.9亿元)[3] - 天弘基金管理规模行业排名第五,但为投资者赚取的利润落后于同体量竞争对手[3] - 在36只规模超千亿的货币基金中,余额宝收益率排名长期处于底部区间[4][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郭树强通过天瑞博丰与天阜恒基间接持有天弘基金约2.5%股权,为公司最大个人股东[8] - 天弘基金2014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184名自然人通过四个合伙平台持有11%股权,认缴成本(2.42元至4.32元/注册资本)低于机构股东[11] - 郭树强2023年7月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但未影响其分红权,2024年8月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变更为崔德广[8][9] 业务结构 - 君正集团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总资产190.23亿元,净资产120.34亿元,营业收入58.82亿元,净利润4.98亿元[2] - 子公司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总资产132.04亿元,净资产82.65亿元,营业收入26.18亿元,净利润6.57亿元[2] - 参股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总资产181.13亿元,净资产151.33亿元,营业收入27.80亿元,净利润9.17亿元[2]
业绩 宽基ETF挑大梁 公募二季度盈利3850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22 03:58
公募基金二季度盈利表现 - 二季度公募基金合计盈利3850 98亿元 较一季度的2517 47亿元显著增长 [1] - 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合计盈利超1800亿元 其中股票型基金单类盈利达1204 79亿元 [1][4] - 固收类产品盈利1029 64亿元 较一季度亏损74 83亿元实现扭亏 货币型基金盈利471 68亿元 环比略降 [1] - QDII基金和商品型基金分别盈利429 17亿元和65 45亿元 FOF产品盈利23 22亿元 均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1] 被动投资产品表现 - 宽基ETF占据盈利主导地位 二季度盈利前10名基金中9只为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113 77亿元居首 [2][5] - 沪深300ETF包揽盈利榜前五中的四席 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80 51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65 06亿元)等单品盈利均超50亿元 [2][5] - 纳指100 中证500 创业板等指数ETF同样表现突出 广发纳指100ETF(38 65亿元) 南方中证500ETF(38 23亿元)进入前十 [2][5] 基金公司竞争格局 - 头部公司保持领先优势 华夏基金以超300亿元盈利居首 易方达和广发基金盈利均超200亿元 [3] - 中小基金公司受限于产品数量和结构 部分出现亏损 [3] - 部分中小公司产品抓住结构性机会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等上半年净值增幅超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