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ETF

搜索文档
去年最火的基金,现在怎样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7 11:56
以下文章来源于资本深潜号 ,作者资本深潜号 资本深潜号 . 专注资本背后的硬核故事 作者徐行 编辑袁畅 一年前的国庆之前,中证 A500ETF 恰是当时最火的基金。 怎么说呢? 建仓期就是在股市暴涨中度过的 。 对于基民而言,这是传说中的 " 中国版标普 500" ,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指数品种。 对于机构而言, A500 可能是最后一个"宽基指数",前期错过了沪深 300 ,上证 50 ,创业板指数盛宴的大型中型基金公司全部扎堆在这个指数里。 所以, A500ETF 在当时所有的"待遇"都是顶级的,首批 10 只基金更是个个都成为了当时基金管理公司的"重点发行标的"。几乎所有的宣传都"剑指"沪 深 300 ,而后者是 A 股市场上挂钩 ETF 规模最大的指数。 一年后,目标实现了多少? 收益,跑赢沪深 300ETF 了么? 收益跑赢,回撤也跑赢,初舞台很完美了。 原因,中小盘股和新兴板块表现不错 据基金公司总结,从编制方案看,相比沪深 300 ,中证 A500 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行业相对均衡,新兴行业的权重更高,不会存在极端的行业超配; 二是选取各行业龙头,龙头荟萃; 三是市值分布更广,既有大盘风格底色, ...
ETF期权怎么买?开通条件、流程、策略一文通!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12
ETF期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基于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合约。举个例子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 种"未来的买卖权利"。 比如,你买了上证50ETF的期权,这就意味着你在未来某个时间,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上证50ETF。这种期权可以让你在市场 波动中寻找机会,或者用来对冲风险。 ETF期权开通需要申请前20个交易日,投资者在券商或其他期权经营机构的保证金账户或证券账户中的日均资产(不包括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 入的证券和资金)需要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ETF期权怎么买?开通条件 1.年龄与身份要求:投资者需年满18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 2.资产要求:申请前20个交易日,投资者在券商或其他期权经营机构的保证金账户或证券账户中的日均资产(不包括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 证券和资金)需要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3.交易经验要求:投资者需要在券商或其他期权经营机构开立账户满六个月,并且具备半年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投资者还需要开立A股股东 账户满六个月,并且名下需有融资融券账户或金融期货交易经历。 4.知识与测试要求:投资者需 ...
5万亿市场高歌猛进!这些隐忧不可轻忽
证券时报· 2025-09-22 07:54
ETF市场规模增长 - 中国ETF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3万亿元后,今年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大关口,扩容速度显著 [4][7][8] - 截至最新数据,全部上市ETF规模达5.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8万亿元,同比增长42.4% [8] - ETF产品数量达1306只,较年初增加267只,覆盖股票、债券、商品、货币及跨境等多种资产类型 [8] 头部基金公司及产品表现 - 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的ETF管理规模均超80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超5600亿元,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超3000亿元 [9] - 7只ETF规模超千亿元,最大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4141.39亿元),其他包括易方达、华夏、嘉实沪深300ETF等 [9] - 存量ETF今年吸引5227.73亿元净流入资金,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524.06亿元净流入,33只ETF获百亿元以上资金流入 [10] 同质化与资源集中问题 - 全市场24只科创债ETF跟踪3只相似指数(深证、中证、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总规模1667.47亿元,占债券ETF超25% [14] - 2024年成立30余只中证A500ETF,其中29只遭抛售,抛售金额超1000亿元 [16] - 138只ETF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约10%),其中34只成立不足一年 [16] - 15家头部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占全市场89.11%,中小公司产品规模多不足500万元 [18] 成份股调整与流动性风险 - 药捷安康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后,股价一周振幅达275.69%,其在指数权重较高,导致跟踪该指数的300亿元ETF需被动买入数亿元 [11][12] - 药捷安康9月前日成交额多数不足1000万元,但调整前数日内股价翻倍,指数公司未及时披露纳入信息 [12] - 部分ETF成份股流动性不足(如山高控股单日跌76%),引发净值波动和投资者损失 [11][12] 风险评级与适当性问题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被评级为中等风险(R3),但指数年内涨幅翻倍且成份股仅30只,波动性显著高于宽基指数(如沪深300) [12] - 基金风险评价与实际风险不匹配,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符 [12][13] 产品创新不足与市场影响 - 主动型ETF数量较少,基金公司多跟风布局热门主题ETF(如行业主题类),而非基于投研优势进行长期规划 [15][18] - 宽基ETF出现资金净流出,今年8只净流出超百亿元的ETF中5只为宽基产品(跟踪科创50、创业板指等) [17] - 跟风发行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热度消退后规模迅速缩水,造成资源浪费 [15][18] 指数工具与生态短板 - 指数工具供给不足,投资者扎堆行业主题ETF,放弃波动平缓的宽基指数 [17] - ETF生态建设在关键细节(如信息披露、成份股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短板 [4][7][12]
市场动态:经济指标提升,基金表现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9-21 20:02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炼金师) 市场回顾 在上周的市场表现中,主要股指呈现出分化走势,其中深市ETF明显强于沪市ETF。具体来看,上证 50ETF下跌1.9%,沪深300ETF下滑了0.37%,而中证500ETF和创业板ETF则分别上涨了0.26%和2.24%。 深证100ETF和科创板50ETF也分别上涨了1.85%和1.78%。截至9月18日,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达到了 23857.60亿元,比前一周增长了2.18%,融券余额则增至167.06亿元,上升幅度为0.59%。 期权市场方面,多个主要ETF的隐含波动率均有所上升。上证50ETF的期权隐含波动率为19.06%(近两 年分位数74.70%),沪深300ETF的隐含波动率为19.68%(近两年分位数80.30%),中证500ETF则上升 至25.92%(上市以来分位数90.30%)。创业板ETF的期权隐含波动率为38.75%(上市以来分位数 97.10%),深证100ETF为26.24%(上市以来分位数91.00%),科创板50ETF的隐含波动率上升至 45.20%(上市以来分位数94.80%),显示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波动的预期趋于上升。 市场 ...
港股科网类产品强势吸金,港股通互联网ETF本周规模增超72亿元,年内增幅超325%| ETF规模周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3:09
ETF市场整体表现 - 全市场ETF总规模单周增长715.81亿元,总规模达5.31万亿元 [1][2] - 债券型ETF和跨境ETF单周分别增长349.66亿元和328.35亿元,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1][2] - 股票型ETF单周仅增80亿元,商品型和货币型ETF分别减少10.88亿元和31.52亿元 [2] - 年内全市场ETF规模累计增长1.58万亿元,股票型、债券型和跨境ETF分别增长6349.76亿元、4274.69亿元和4348.88亿元 [4] 基金管理人竞争格局 - 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以8640.59亿元和8228.14亿元的ETF管理规模断档领先 [10] - 富国基金单周规模增长98.71亿元居首,年内增幅达97%,规模增长1263.81亿元 [1][10][15] - 全行业共有15家基金公司ETF规模超1000亿元,其中9家超2000亿元 [10] - 头部9家管理人年内规模增幅均超800亿元,易方达、华夏和富国增长排名前三 [10][15] 产品与指数表现 - 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943.91亿元,单周增长72.72亿元,年内增幅超325% [1][16] - 沪深300挂钩ETF规模达11670.67亿元,但单周减少97.73亿元 [5][7] - 证券公司指数挂钩ETF单周增长57.66亿元,年内增长466.79亿元 [5][8] - 非宽基指数中港股通科技和机器人指数挂钩ETF年内分别增长331.8亿元和272.26亿元 [8] 头部ETF产品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4143.75亿元规模居首,另有6只宽基ETF规模超1000亿元 [16][18] - 港股科网类产品强势吸金,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单周增32.31亿元,国泰证券ETF增28.88亿元 [19]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将于9月24日集中上市,涵盖多家基金公司产品 [20] - 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规模达102.75亿元,成为境内第五大黄金ETF [22]
港股科网类产品强势吸金,港股通互联网ETF本周规模增超72亿元,年内增幅超3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3:07
9月15日-9月19日,A股主要指数震荡调整,港股科技股逆势走强,恒生科技指数周涨超5%。在此背景下,本周全市场ETF总规模增长715.81亿元,债券型 ETF和跨境ETF分别增加349.66亿元和328.35亿元,成为本周ETF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从管理人来看,华夏基金、易方达以超8000亿元的ETF总规模断档领先,TOP9年内规模均增超800亿元,其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是富国基金,本周以近百亿元 规模增长居首,年内增幅达97%。 单只产品(权益类)方面,受益于港股科技类资产本周逆势走强,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大增超72亿元,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722亿元,是富国基金规模增 长的主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通互联网ETF目前规模达943.91亿元,相较年初的221.9亿元,年内增幅超325%,以其当下的增长势头,有望成为首只 规模破千亿元的非宽基指数产品。 每经记者|彭水萍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上市ETF总数量为1306只,总规模达5.31万亿元。从数量来看,本周新增20只ETF,其中6只为股票型ETF,剩余14只全部为 债券型ETF。 规模方面,本周全市场ETF总规模增长715.81亿元,主要得益 ...
超100亿元,大举加仓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9 11:44
【导读】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资金超100亿元,券商、中概互联板块等成为"吸金"主力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昨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创业板指数跌幅均超1%。其中,黄金股集体走低,券商、金融科技股调整,半导体芯片股冲高 回落。 股市下跌背景下,资金再度借道股票ETF"越跌越买",昨日超108亿元资金"进场扫货",大举买入券商、中概互联、科创芯片等板块;大盘宽基ETF仍 是"失血"重灾区,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等资金净流出居前。 昨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入超10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全市场1209只股票ETF(含跨境ETF)总规模达4.39万亿元。在昨日股市调整行情中,股票ETF市场总份额增加110.62亿份。按 照区间成交均价测算,昨日净流入资金为108.19亿元。 从大类型来看,昨日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93.9亿元与53.13亿元。 市场下跌背景下,头部基金公司旗下ETF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方面,昨日净流入29亿元。其中,中概互联网ETF净流入达11.21亿元,香港证券ETF净流入超8.3亿元。另外,机器人ETF易 ...
热门方向,大举吸金!
中国基金报· 2025-09-10 13:44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昨日股票ETF总份额增加37.03亿份,但资金整体净流出10.7亿元,主因宽基ETF大幅净流出[2][4] - 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ETF分别净流入54.45亿元和33.67亿元,成为资金主要流入方向[4] - 证券公司指数单日净流入20.34亿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超80亿元,CS电池指数近5日净流入超50亿元[4] 资金净流入ETF品种 - 香港证券ETF单日净流入10.21亿元,规模达315.85亿元,涨幅2.96%[5] - 证券ETF净流入9.84亿元,规模480.21亿元,份额增加7.87亿份[5] - 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8.89亿元,规模822.55亿元,涨幅1.43%[5] - 电池50ETF净流入6.77亿元,规模40.45亿元,份额增加7.89亿份[5] - 非银赛道ETF合计净流入超30亿元,港股通非银ETF单日净买入9.21亿元[5] 港股与创新药赛道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买入超11亿元,规模超220亿元,稳居同类首位[6]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劲,电池ETF9月5日涨停后本周一再涨2.04%,单日成交额超30亿元,获14亿元资金抢筹[6] - 易方达旗下香港证券ETF净流入10.2亿元,机器人ETF净流入3.1亿元,恒生创新药ETF净流入1.2亿元[6] 宽基ETF资金流出 - 宽基ETF单日净流出95.39亿元,规模缩水337.38亿元[8] - 上证50ETF净流出14.14亿元,规模1770.45亿元[9] - 沪深300ETF净流出11.06亿元,规模4087.7亿元[9] - 科创50ETF净流出6.21亿元,规模714.26亿元[9] 科技板块ETF动态 - 通信ETF上午大涨5.29%,5G50ETF涨4.85%,多只人工智能ETF涨幅超4%[12][13] - 香港证券ETF上午成交额超120亿元,港股创新药ETF成交额59.76亿元,恒生科技指数ETF成交额48.61亿元[13][14] - 博时基金认为算力板块回调后仍有结构性机会,国泰基金继续看好AI板块及"反内卷"政策方向[10] 港股市场投资机会 - 博时基金建议关注港股相对收益机会,因美联储降息预期有利于非美市场资金面[14] - 国泰基金看好港股互联网板块,认为恒生科技指数在美联储确认降息后有望补涨[15]
金工ETF点评:宽基ETF单日净流入40.03亿元,军工、汽车拥挤度大幅收窄
太平洋证券· 2025-09-05 22:41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总结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3] * **模型构建思路**:对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拥挤度进行每日监测,以识别市场过热或过冷的行业[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该模型具体的构建公式和详细计算步骤,仅提及其输出结果为行业拥挤度水平[3] * **模型评价**: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定性评价 2. **模型名称**:溢价率 Z-score 模型[4]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滚动测算ETF产品的溢价率Z-score,来筛选存在潜在套利机会的标的[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该模型具体的构建公式和详细计算步骤,仅提及其核心是计算溢价率的Z-score[4] * **模型评价**: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定性评价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相关模型的量化回测指标结果)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拥挤度[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用于衡量申万一级行业的交易拥挤程度[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的输出结果,但具体计算过程未在报告中披露[3] * **因子评价**: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定性评价 2. **因子名称**:溢价率 Z-score[4] * **因子构建思路**:用于衡量ETF价格相对于其净值(IOPV)的偏离程度,并经过标准化处理[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溢价率 Z-score 模型的核心输入,但具体计算公式未在报告中披露[4] * **因子评价**:报告未提供明确的定性评价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相关因子的IC、IR等量化有效性指标结果) 其他相关数据与指标 (以下为报告中展示的监测结果数据,非模型或因子本身的回测表现) * **行业拥挤度监测结果 (数据截止: 2025/9/4)**[3][10] * 拥挤度较高行业:有色金属、电力设备 * 拥挤度较低行业:交通运输、煤炭、建筑装饰 * 拥挤度变动较大行业:国防军工、汽车 * **主力资金流向 (近3个交易日合计, 数据截止: 2025/9/4)**[2][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大行业:电子(-441.99亿元)、计算机(-423.01亿元)、通信(-286.02亿元) * 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商贸零售(+2.74亿元) * **ETF产品关注信号 (基于溢价率 Z-score 模型, 数据截止: 2025/9/4)**[4][12] * 建议关注标的:生物医药ETF(159859.SZ)、传媒ETF(159805.SZ)、上证50ETF博时(510710.SH)、国防军工ETF(512810.SH)、集成电路ETF(562820.SH)
73.83亿元资金流入ETF!中证1000ETF、沪深300ETF、化工ETF等强势吸金
格隆汇· 2025-09-05 16:35
ETF资金流向 - 73.83亿元资金净流入股票型ETF [1] - 中证1000ETF单日吸金26.56亿元 [1] - 沪深300ETF净流入17.18亿元 [1] - 化工ETF、上证50ETF及中证A500ETF净流入均超5亿元 [1] 牛市阶段特征 - 指数自7月站上扭亏阻力位后形成增量资金正反馈机制 进入牛市第二阶段 [1] - 牛市第二阶段常见调整模式为2-3个交易日跌幅3-5%或单日跌幅3-5% [1] - 持续下跌超4个交易日可能标志牛市第二阶段结束 [2] - 第二阶段结束通常伴随政策转变 如监管收紧或货币政策边际收敛 [2] 上涨行情核心驱动力 - 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空前提升 从"稳定活跃"递进至"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3] - 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趋势未变 受资产荒、存款利率下降及外资看好等因素支撑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 为国内货币宽松创造空间 [3] - 消费、房地产等领域下行压力增大 政策发力迫切性提升 [3] 市场热点与配置策略 - AI、算力、反内卷、创新药及"十五五"规划预期持续激发交投情绪 [3] - 强势主线在趋势性行情中弹性最大 调整阶段提供布局良机 [4] - 弹性激发依赖三大情形:成长科技高弹性、业绩支撑板块及催化剂驱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