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必力
搜索文档
学霸夫妻港交所敲钟,福州多了一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25
上市表现 - 公司于10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开盘价102港元,较发行价86.4港元上涨18.06% [2] - 截至上市当天中午收盘,股价升至110.2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7.5%,半日成交额达2.19亿港元,公司市值达到85亿港元 [2]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31.6万人申请,超购约3164.1倍,一手中签率为1% [25] 上市过程 - 公司成为2023年香港FINI制度实施后,首只在暗盘交易后延迟上市的新股 [2][6] - 公司原定于10月17日挂牌,但因需要额外时间完成公告定稿及获取监管批准而推迟上市 [4][5] - 在暗盘交易中,公司股价曾一度飙升至200港元,较发行价暴涨131%,最终三大暗盘市场涨幅维持在24%至25%之间 [7][8] 创始人背景 - 公司由康心汕与冯岩夫妇共同创立,二人均拥有显赫的学术背景 [9] - 康心汕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在PTC Therapeutics等公司从事新药研发工作 [10][11] - 冯岩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后获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硕士学位 [12] 业务模式与产品 - 公司采用“仿制药+创新药”双轨发展模式 [15]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共有15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个疾病领域 [17]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四款核心仿制药(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塞西福),2024年这四款药物共同贡献了公司超过九成的收入 [17] 财务业绩 - 公司已实现盈利,营收从2022年的2.1246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6683亿元 [17][24]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6898.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6079亿元 [17][24] - 2024年毛利为3.87194亿元,研发开支为6752.5万元 [24] 资本支持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之初获得福建省三大国有资产平台联合发起设立 [18] - IPO前,康心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1.17%,华兴创业、福州创投等机构方共持有约50%股权 [20] - 公司获得资本青睐,早期投资方认为创始人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好坏 [19] 行业背景 - 福建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出台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22] - 福建省计划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 [23] 研发管线与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将上市募资净额9.4亿港元用于推进在研药物、丰富产品组合及提升研发能力 [26] - 公司已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产品管线,涵盖癌症、眼科及呼吸系统疾病 [28] - 进度最快的在研药物C019199针对骨肉瘤治疗,已完成I期临床并启动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28]
刚刚,福建夫妇IPO敲钟了
36氪· 2025-10-20 11:56
公司IPO与市场表现 - 海西新药于10月20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86.4港元/股,首日高开18.06%,当前市值达85亿港元 [1] - 公司原定10月17日挂牌交易,因未能刊发配发结果而延迟上市 [4]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创立 - 公司由学霸夫妻康心汕和冯岩与福建国资共同于2012年创立 [2][3] - 康心汕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PTC Therapeutics等公司 [2] - 冯岩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 [2] - 选择福州创业源于家乡情结及当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3] 业务模式与产品管线 - 公司采用“仿制药+创新药”双轨业务模式,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 [5] - 截至2025年10月,共有15款仿制药获批上市,多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领域 [3] - 创新药管线拥有四款在研药物,涵盖癌症、眼科及呼吸系统疾病,其中C019199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骨肉瘤的突破性疗法 [4] - 公司是福建第一家、全国前五家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批件的制药公司 [4] - 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及塞西福四款入选国家VBP计划的药物在2024年贡献公司超过九成收入 [7] 财务业绩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2.12亿元、3.16亿元、4.67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5个月营收为2.49亿元人民币 [5][7] - 2022年、2023年、2024年期内利润分别为6898万元、1.17亿元、1.36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5个月利润为9021万元人民币 [5][7] - 2024年毛利为3.87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5个月毛利为2.09亿元人民币 [7] - 公司几乎全部销售收入均来自仿制药,并已实现盈利 [5][7] 股东结构与资本支持 - IPO前,康心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1.17%,华兴创业、福州创投等机构共持有约50%股权 [9] - 公司由福建省三大国有资产平台联合创始人共同发起设立,后续引入了展鸿达投资、金东石创投等多方投资机构 [8] 行业与区域发展 - 福建省自2009年起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 [12] -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营收已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规模,拥有相关企业1400多家 [13] - 福州仓山区形成“一核双区、三园两中心”产业布局,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产值突破500亿元 [13] - 2025年7月,由福建省金投发起的1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正式启动,重点投向创新药、疫苗等领域 [14]
刚刚,一对化学夫妇IPO敲钟
投资界· 2025-10-20 11:34
公司IPO与市值表现 - 海西新药于10月20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86.4港元/股,首日股价高开18.06%,当前市值达到85亿港元 [5] - 公司原定于10月17日挂牌交易,但因未能刊发配发结果而延迟上市 [10]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创立 - 公司由康心汕和冯岩这对学霸夫妻与福建国资共同于2012年创立 [5][7] - 康心汕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PTC Therapeutics等公司;冯岩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等机构 [7] - 选择福州创业的原因包括家乡情结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研发资金支持 [8] 业务模式与产品管线 - 公司采用“仿制药+创新药”双轨模式,通过“短、平、快”的仿制药实现自我造血,并已建立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的产品管线 [8][12]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共有15款仿制药获批上市,已商业化产品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领域 [8] - 创新药管线中,C019199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骨肉瘤的突破性疗法 [8] - 公司是福建第一家、全国前五家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批件的制药公司 [9] 财务业绩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7亿元,2025年前5个月营收为2.49亿元 [12] - 期内利润从2022年的689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6亿元,2025年前5个月利润为9021万元 [12] - 销售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仿制药,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及塞西福四款入选国家VBP计划的药物在2024年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 [13] 股东结构与资本支持 - IPO前,康心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1.17%,华兴创业、福州创投等机构方共持有约50%股权 [15] - 公司最初由福建省三大国有资产平台联合创始人共同发起设立,后续引入了展鸿达投资、鸿石投资等多轮投资方 [14][15] 行业背景与区域发展 - 福建省自2009年起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 [17] - 厦门已连续三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规模,拥有企业1400多家,上市企业10家 [17] - 福州规划在“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产值突破500亿元,并已启动1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创新药、疫苗等领域 [18]
海西新药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18.02% 旗下四款核心仿制药贡献超九成收入
智通财经· 2025-10-20 09:40
公司上市与股价表现 - 公司首次挂牌上市,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 [1] - 截至发稿,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8.06%,报102港元,成交额为1.42亿港元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组合 - 公司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已获批上市的仿制药产品有15款 [1] - 产品组合涵盖多个治疗领域,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1] - 2021年以来,安必力、瑞安妥、海慧通、赛西福四款核心仿制药相继入选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计划 [1] - 2024年,上述四款核心仿制药贡献了公司超过九成的收入,达到4.25亿元 [1] 创新药研发管线 - 创新药管线专注于具有各种适应症的在研药物,包括一款创新在研肿瘤药物 [1] - 管线包含一款潜在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闭塞的首款口服药物 [1] - 另有另外两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用于治疗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创新在研药物 [1] - 进度最快的在研药物是针对骨肉瘤的C019199,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展III期试验 [1]
新股首日 | 海西新药(02637)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18.02% 旗下四款核心仿制药贡献超九成收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09:36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西新药(02637)首挂上市,公告显示,每股定价86.40港元,共发行1150万股股 份,每手5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40亿港元。截至发稿,涨18.06%,报102港元,成交额1.42亿港元。 公司的创新药管线专注于具有各种适应症的在研药物,包括一款创新在研肿瘤药物、一款潜在用于治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因视网膜下血管异常增生所致的视网膜疾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因糖尿病导致液体渗入黄斑部)/视网膜静脉闭塞(RVO,因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视力丧失)的首款 口服药物及另外两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用于治疗肿瘤及唿吸系统疾病的创新在研药物。其中进度最快的 是针对骨肉瘤的C019199,今年下半年开展III期试验。 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截至招股书披露日,海西新药获批上市的 仿制药产品有15款,产品组合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包括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 统等。2021年以来,安必力、瑞安妥、海慧通、赛西福、相继入选国家VBP(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计 划。从2024年的营收情况看,这四款核心仿制药贡献了海西新药超过九成的收入,达到4. ...
突发!海西新药上市延迟,重启日期成谜
格隆汇· 2025-10-17 17:18
上市延迟事件 - 海西新药原定于2025年10月17日在港股挂牌交易,但在10月16日晚公告因需要额外时间完成公告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而推迟上市 [1][2] - 公司全球发售约1150万股股份,最终发售价上限定价为每股86.40港元,并引入嘉实国际资产管理作为基石投资者 [3] - 在暗盘交易阶段,公司股价高开低走,富途暗盘最终收涨24.54%,报107.6港元,市场猜测或与机构提前获知延期上市消息有关 [3] - 市场传闻此次延期与国际配售分派异常有关,包括投资者重复申请、不合格参与者违规参与等问题,可能导致暗盘交易效力存疑 [5][6] - 公司曾于2025年1月3日首次递表港交所,后因招股书失效,于2025年8月6日二次递表,由华泰国际、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2.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67亿元,2025年1-5月收入为2.49亿元 [12][13] - 净利润从2022年的69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6亿元,2025年1-5月净利润为9020万元 [12][13] - 收益主要来自销售安必力、瑞安妥及海慧通三款产品,报告期内这三款产品的收益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98.2%、92.9%、82.6%及84% [14] 业务模式与产品管线 - 公司采取仿制药+创新药双轨制,已有14款仿制药获批上市并实现盈利,其中四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计划 [11][12][14] - 公司拥有4款在研创新药,管线包括一款潜在同类首款的在研肿瘤药物和一款潜在用于治疗wAMD/DME/RVO的首款口服药物 [14][15] - 核心在研产品C019199是一种靶向CSF-1R/DDR1/VEGFR2的多机制免疫调节剂,适应症涵盖骨肉瘤、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 [15][16] - 另一核心在研产品HXP056为潜在用于治疗眼底病的首款口服药物,已于2025年6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 [15][17]
已暗盘交易 收涨24.54% 上市前夜海西新药突然宣布延迟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3:17
继首钢朗泽(HK02553)招股途中推迟上市后,港股又一家IPO企业海西新药(HK02637)在正式挂牌上 市前突发延迟公告。 上一次港股发生类似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22年,也是在当年10月,百德医疗(BDMD.US)公告称,鉴于 监管机构作出查询,公司需要更多时间回应监管机构的查询,经征询联席全球协调人后,决定全球发售 延迟,且将不会跟进招股章程进行。 而在此之前,百德医疗也已完成暗盘交易,其暗盘交易跌幅达到40%,且认购遇冷。 但在港股创新药热度不减的氛围下,海西新药无论是认购还是暗盘表现都不差。富途数据显示,其融资 申购倍数超过2400倍,申购额超2400亿元。 该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150万股股份,每股定价86.4港元,每手50股。在10月16日的富途暗盘中,其收涨 24.54%,报107.6港元。 在完成暗盘交易后,海西新药突然在昨日(10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因需要额外时间完成相关公告 的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公司的上市时间表将会顺延。 海西新药并未透露具体因何延迟上市。但在港股新股市场,完成暗盘交易后突然延迟上市的情况较为罕 见。 其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4款仿制药中,有4款入选国家集采,分 ...
已暗盘交易,收涨24.54% 上市前夜海西新药突然宣布延迟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3:09
继首钢朗泽(HK02553)招股途中推迟上市后,港股又一家IPO企业海西新药(HK02637)在正式挂牌上 市前突发延迟公告。 在完成暗盘交易后,海西新药突然在昨日(10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因需要额外时间完成相关公告 的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公司的上市时间表将会顺延。 海西新药并未透露具体因何延迟上市。但在港股新股市场,完成暗盘交易后突然延迟上市的情况较为罕 见。 上一次港股发生类似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22年,也是在当年10月,百德医疗(BDMD.US)公告称,鉴于 监管机构作出查询,公司需要更多时间回应监管机构的查询,经征询联席全球协调人后,决定全球发售 延迟,且将不会跟进招股章程进行。 而在此之前,百德医疗也已完成暗盘交易,其暗盘交易跌幅达到40%,且认购遇冷。 但在港股创新药热度不减的氛围下,海西新药无论是认购还是暗盘表现都不差。富途数据显示,其融资 申购倍数超过2400倍,申购额超2400亿元。 该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150万股股份,每股定价86.4港元,每手50股。在10月16日的富途暗盘中,其收涨 24.54%,报107.6港元。 因暗盘交易是在场外进行,即各家券商内部撮合成交。对于海西新药 ...
海西新药招股结束 孖展认购资金达3094亿港元 超购3113倍
智通财经· 2025-10-14 15:44
目前,公司已就15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当中有四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VBP)计划,包括:安 必力、海慧通、瑞安妥、赛西福。 海西新药(02637)于10月9日至14日中午招股,目前已结束认购。截至10月14日中午,海西新药获券商借 出3094亿港元孖展,以公开发售起初集资额9936万港元计,超购3113倍。 资料显示,海西新药计划发行1150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作公开发售,招股价介于69.88港元至86.4港 元,集资最多9.9亿港元,每手50股,一手入场费4363.6港元。公司预期将于10月17日挂牌买卖,华泰国 际、招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海西新药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 新药的管线,已商业化的产品组合主要包括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及炎症疾病的仿制药,并建立拥有4款在研创新药的管线。 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该公司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2.125亿元、 3.166亿元、4.667亿元及2.492亿元,毛利分别为人民币1.721亿元、2.636亿元、3.87 ...
海西新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08:19
公司上市与保荐 - 海西新药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招银国际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为商业化阶段的制药企业,具备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1] - 拥有在研创新药管线 [1] - 已获批14款仿制药 [1] - 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 [1] - 商业化产品组合涵盖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炎症疾病领域的仿制药 [1] 商业模式与市场表现 - 采用仿制药和在研创新药的双轨业务模式 [1] - 四款仿制药入选国家带量采购(VBP)计划,并持续贡献大量收益 [1] - 2024年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和赛西福等产品贡献了显著收益 [1] - 其中海慧通在中国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