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NAS
icon
搜索文档
当年传闻雷军要挖的人才,现已入职小米
搜狐财经· 2025-11-13 22:16
起因是去年年底有消息称,雷军曾希望用千万年薪挖角DeepSeek 开源大模型 DeepSeek-V2 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邀请她到小米带领团队 从事AI大模型研究。 该消息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个"雷军千万年薪要挖"的95后"天才少女"罗福莉? 虽然登上了热搜,但是那时候双方都未公开声明是否正式入职小米。 不过最新消息显示,罗福莉在朋友圈官宣加入小米 Xiaomi MiMo 大模型团队。 据@新浪科技 报道,11月12日,罗福莉在朋友圈发文: 智能终将从语言迈向物理世界。我正在Xiaomi MiMo,和一群富有创造力、才华横溢且真诚热爱的研究员,致力于构建这样的未来,全力奔赴 我们心目中的AGI。 现有资料显示,Xiaomi MiMo是小米首个推理大模型。因此,这则朋友圈基本可以看作是罗福莉正式宣布加入小米,也可以看成是对此前传言 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4日,小米和北京大学联合署名的论文发表于 arXiv,罗福莉出现在了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列,但并没有标注罗福 莉属于小米大模型团队。 据了解,小米在2023年4月成立了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栾剑为大模型团队负责人。 今 ...
小米首款NAS智能存储曝光,年底见
猿大侠· 2025-11-12 13:53
产品核心信息 - 产品名称为“Xiaomi 智能存储”,是公司首款NAS家庭存储产品 [1][4] - 产品尺寸为200.5mm x 85mm x 16mm,配备USB 3.0、HDMI和2.5Gbps网口 [4] - 硬盘兼容2.5/3.5英寸SATA,系统兼容Android、iOS、Windows、MacOS、Linux和TV [2] 发布时间与定位 - 产品发布时间预计与小米17 Ultra排期相近,网上消息称预计12月发布 [3][5] - 公司管理层透露产品于今年10月初步量产并完成测试,目标在年底(元旦前)发布 [7] - 产品定位并非过于极客,旨在为消费者普及NAS品类,首款产品重点服务手机用户 [7] 功能与生态联动 - 产品功能将聚焦于相册管理、存储、电视墙等,旨在提供更好的实操体验 [7] - 生态联动方面将拉通手机、电视、平板、PC等团队,持续打磨手机扩容、AI相册等功能 [9] - 产品将作为家庭影音中心,支持电影视频刮削、生成私人影院海报墙、随心点播等功能 [9] 市场策略与目标 - 产品目标是打造最适合小米米家用户的家庭存储产品 [9] - 公司将深度调研苹果用户需求,以拓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9]
小米NAS,能搅动绿联华为极空间统治的轻NAS市场吗?
36氪· 2025-07-18 20:54
小米NAS产品规划 - 小米NAS预计10月初量产测试,元旦前发布,可能与小米16 Ultra同台发布[1][3] - 首款产品定位消费级与轻企业级市场,主打"无感体验",非极客向设计[4][7] - 目标成为最适合米家用户的家庭存储产品,强化手机扩容、AI相册、家庭影视中心三大功能[3][7] 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家用NAS市场规模7.12亿元,预计2023年达96.19亿元[3] - 绿联NAS通过极致易用性+低价策略占据增量市场,2025年618包揽三大电商平台品类双冠王[10] - 行业呈现分层竞争:绿联主攻轻NAS用户,QNAP和群晖垄断SOHO/SMB市场[14] 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 - 配置对标华为家庭存储,采用x86架构、8G DDR、双M.2扩展盘位,支持HDMI2.0和USB3.2[5] - 价格区间预计999-1999元,显著低于华为2399元起售价,可能颠覆市场价格体系[7] - 调查问卷显示产品可能不支持Docker,但最终版本或考虑用户需求调整[9] 技术差异化路径 - 依托小米HyperConnect跨端协同技术,支持苹果生态及多设备无缝读取[6][7] - 与群晖/QNAP的AI技术差距明显:绿联已推出内置LLM的AI NAS,采用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11] - 需重点突破AI驱动的数据智能流动,如自动归档、设备联动分析等场景[15] 行业技术趋势 - NAS竞争维度升级至AI智能化,厂商通过IPEX-LLM技术优化图片/文档管理、智能搜索[11] - QNAP原生集成中文LLM,群晖发布AI驱动的Office Suite API实现工作流自动化[14] - 技术壁垒转向企业基础架构管理能力,包括数据安全、边缘运算等[14]
小米NAS定档年底,放弃极客路线,摸着华为过河?
36氪· 2025-06-12 18:05
小米NAS产品规划 - 小米NAS预计2024年10月初步量产和测试,年底前发布上市 [1] - 产品定位为向消费者普及NAS品类,首要目标是做好生态和联动,优先服务小米设备用户 [4] - 产品将拉通手机、电视、平板、PC等团队开发功能,包括存储扩容、AI相册、电影刮削等 [4] - 产品可能采用2到4盘位设计,预计售价在1000-2000元区间 [6][8] NAS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全球家用NAS设备市场规模为24.4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89.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1.99% [2] - 中国市场2023年家用NAS规模为7.12亿元,约占全球29.19%,预计2030年将达到96.19亿元,约占全球33.25% [4] - 行业正从企业、极客圈向大众市场普及,吸引了绿联、华为、小米等企业入场 [4] 产品差异化策略 - 小米选择放弃复杂功能,专注服务小米设备用户群体,不会过于极客 [4] - 产品预计不支持Docker等高级功能,定位类似华为云存储设备 [11][13] - 与第三方NAS厂商相比,小米NAS可以与相册、文件管理器等基础应用深度整合,实现"无感"体验 [6] 市场竞争格局 - 传统NAS厂商如绿联、极空间、联想、群晖等主打高性能和开放功能,面向极客用户 [9][11] - 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厂商进入NAS领域后,更注重生态互联和云存储功能 [13] - 极客用户和普通用户对NAS需求存在明显分歧,后者更关注价格和无感备份体验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