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啤酒
icon
搜索文档
啤酒行业,迎来真正的“野蛮人”
36氪· 2025-10-15 18:26
这两年,啤酒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仅 有十年前(2013年累计产量5061.5万千升)高峰期的70%左右。青岛啤酒、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等主要啤酒上市企业,去年的营收和盈利都在下滑。 行业下滑的背后是需求不振,曾经餐饮门店里热热闹闹的饭桌上,啤酒一打一打地搬,现在啤酒"喝一送一",却不见几个客人。 如此环境下,"外敌"杀入又加剧了酒企的压力。前几日,蜜雪冰城发布公告称,已与鲜啤福鹿家达成投资及股权转让协议,以约 2.97 亿元人民币收购鲜 啤福鹿家 53% 的股权。换言之,以后"雪王"除了茶饮,还要卖鲜啤,正式进入精酿啤酒的赛道。 当年轻一代成为消费的主流群体,啤酒行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变革,工业啤酒增长停滞,精酿啤酒快速崛起,如今茶饮巨头"雪王"的跨界又给行业带来了 新的变量。 蜜雪冰城,把精酿啤酒的价格打下来? 行业整体走向下滑,但精酿赛道却逆势向上,这是当前啤酒行业的明显趋势。据中金公司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415亿元,预测 2025年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销售口径)将达到134 ...
涉足现打鲜啤行业,蜜雪的方法是 “复制蜜雪”
搜狐财经· 2025-10-10 04:21
市场可能低估了 "蜜雪模式" 所蕴含的零售禀赋和商业方法论。 文丨胡昊 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天,蜜雪集团签订了对鲜啤福鹿家的投资协议,以此,蜜雪集团正式涉足现打鲜啤 行业。 具体交易内容是,蜜雪集团以现金增资 2.856 亿元获得了后者 51% 的股权,同日,集团再以 0.112 亿元 的对价向后者的独立第三方股东购买其所持 2% 的鲜啤福鹿家老股,最终蜜雪集团以 53% 的股权完成 对鲜啤福鹿家的并表。 对于这一交易,市场普遍反应较为乐观,同时也有小部分人持谨慎的态度。 来源:晚点LatePost 但实际的交易内容是,蜜雪集团通过现金增资的方式获得了鲜啤福鹿家的控股权,这部分现金将作为运 营储备资金,用以推动鲜啤福鹿家未来规模化扩张的进程。 因此,市场关注的重点大概率就是蜜雪集团或鲜啤福鹿家在啤酒行业的市场前景问题,这篇文章将围绕 这点展开对如下问题的探讨: - 蜜雪集团的商业模式相较整个啤酒行业是否具备差异化优势? - 国内啤酒市场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现打鲜啤行业又处于何种发展现状? - 鲜啤福鹿家在如今的现打鲜啤领域是否具备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和商业逻辑? - 鲜啤福鹿家的估值是否具备合理性? 通过对这些 ...
涉足现打鲜啤行业,蜜雪的方法是 “复制蜜雪”
晚点LatePost· 2025-10-09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可能低估了蜜雪集团在现打鲜啤行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其渠道体系和零售禀赋构成明显的错位竞争优势 [3][5] - 蜜雪集团通过投资鲜啤福鹿家正式涉足现打鲜啤行业,计划在这一赛道复制其高质平价、快速规模化的“蜜雪模式” [4][5][15] - 鲜啤福鹿家已实现全国化经营和盈利,其高质平价的产品策略和扁平化的渠道结构有望支撑其超越行业平均增速的发展 [12][15][18] 啤酒行业发展趋势与现打鲜啤市场现状 - 国内啤酒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自2013年见顶后转入存量竞争阶段,头部厂商主基调是去产能和高端化 [6] - 精酿、鲜啤等小众细分啤酒品类因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化口感而呈现逆势增长,市场仍处于相对蓝海 [6][9] - 工业啤酒保质期长达12个月以上,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口味单一;鲜啤保质期短、需冷链,口感丰富但规模化经营难度大 [7] - 鲜啤市场尚未出现全国性寡头,区域性厂商产能普遍在千吨至万吨级,万吨级啤酒厂投资门槛在数千万元起 [6][10] - 以乐惠国际为例,其2024年鲜啤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3%,但亏损0.75亿元,反映行业前期沉没成本高、供需匹配难 [11] 鲜啤福鹿家的经营现状与竞争优势 - 截至2025年8月,鲜啤福鹿家门店数约1200家,覆盖中国28个省级区域,过去一年营业收入1.5亿元,2024年税后纯利润107万元,已实现盈利 [12] - 公司通过现打鲜啤(售价12元/L~20元/L)与罐装鲜啤形成体验差异,强化“鲜”的产品认知和品牌心智 [12][13][15] - 鲜啤福鹿家产品均价与国内啤酒市场均价(16元/L)持平,但优于工业啤酒品质,体现高质平价策略 [15] - 公司采用扁平化渠道结构,直接对接加盟门店,平均吨价7200元/吨,在零售价值链中分得45%的价值占比,为华润啤酒(21.25%)的两倍 [16][17] - 加盟商可分得55%的价值链比例,高于传统啤酒终端零售商,激励加盟体系扩张 [18] 蜜雪模式的赋能与协同效应 - 蜜雪集团以现金增资2.856亿元获得鲜啤福鹿家53%股权,资金将用于支持后者规模化扩张 [4] - 鲜啤福鹿家借鉴蜜雪的零售能力、加盟网络和商业方法论,通过全国化加盟体系快速匹配供需,降低产品售价至均衡价格 [12][13][15] - 蜜雪集团的渠道便利性和价格发现机制帮助鲜啤福鹿家跳脱啤酒行业传统发展路径,实现跨越式全国展业 [5][15] - 蜜雪集团通过蜜雪冰城、幸运咖、鲜啤福鹿家品牌布局“早C午T晚A”全天候消费场景,强化“6块钱的快乐”高质平价理念 [19] 交易估值合理性分析 - 鲜啤福鹿家投前估值2.744亿元,静态市销率(PS)为1.8倍,低于青岛啤酒(2.8倍)、燕京啤酒(2.3倍)等同行,未出现高估 [19] - 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具备全国化经营能力,动态估值应高于存量市场啤酒公司,交易估值体现谨慎务实的投资逻辑 [20] - 公司正推进5万吨精酿啤酒厂项目,增资将加速其在全国精酿鲜啤市场的领先地位确立 [19]
川啤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8-29 21:57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呈现"产能区域化、品牌集中化"双重趋势 产能分布分散但品牌高度集中于华润、青啤、嘉士伯等巨头[18] - 啤酒产业进入"多极时代" 传统以山东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 广东2023年以474.72万千升年产量超越山东的463.4万千升 终结山东连续35年霸主地位[3][16] - 精酿啤酒通过风味创新和鲜打特征在市场中崛起 正推动整个啤酒产业格局重塑[11][12] 区域产能变化 - 四川省2025年1-7月啤酒产量同比增长10.0%达185.5万千升 单7月大幅增长23.4% 逆势上扬[2] - 四川省啤酒产量稳居全国第四 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21.4万千升同比增长10.2% 2019年起持续保持前五地位[4][5] - 华润雪花在四川拥有13家工厂 嘉士伯旗下重庆啤酒在成都、宜宾等地设4家工厂 主要品牌共同构成四川近300万千升产能[8] 产能投资建设 - 华润雪花投资约10亿元的凉山年产40万千升啤酒项目于2024年4月竣工[8] - 百威资阳酒厂超高端啤酒项目2024年12月投用 开始生产福佳白、范佳乐两款啤酒[8] - 四川川啤科技年产25万吨啤酒饮料生产线一期2023年5月投产 二期规划年产15万吨高端精酿啤酒[13] 精酿啤酒发展 - 南博酒业投资1.5亿元建成年产10万吨精酿灌装生产线 占地296亩 2024年产量达10万吨 2025年预计提升至30万吨[13] - 雅安赋比兴酒业总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精酿啤酒和5万吨果酒项目 预计年销售额达16亿元[13] - 广元迈赫精酿啤酒项目总投资3.6亿元 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精酿啤酒5万吨 天然苏打水30万吨[13] 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流动和老龄化改变消费区域格局 广东、四川等人口净流入省份年轻消费群体占比高[17] - 头部企业战略从"全国一盘棋"转向"区域精细化" 通过多地建厂实现供应链优化和市场快速响应[17] - 多地政府将酒业作为重点产业链打造 采用"基金+招商"模式并提供高效政务服务[14][17]
啤酒巨头中年危机,1300亿精酿围城,谁能破局同质化内卷?
钛媒体APP· 2025-07-27 16:56
行业趋势分析 - 国内啤酒行业营收同比下滑5.7%,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负增长品类 [1] - 规模以上啤酒企业年产量不足十年前高峰期的70% [1] - 精酿啤酒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1300亿元,年增速17%远超工业啤酒负增长 [2] 消费代际差异 - 父母辈偏好高性价比工业啤酒,年轻人青睐精酿啤酒 [2] - 年轻人酒精解乏刚需低于父母辈,更注重"口感体验"和"情绪价值" [11] - 近六成年轻消费者为舒缓压力饮酒,"喝得少、喝得好"成为主流 [11] 产品创新方向 - 果味啤酒成功破圈,无醇啤酒搜索量暴涨超4倍 [11] - 金星啤酒推出"信阳毛尖中式精酿",青岛啤酒构建新中式风味矩阵 [13] - 燕京啤酒跨界探索融合汽水元素的边界 [13] 渠道变革 - 泰山啤酒"当日鲜"模式通过自建物流+3000家专营店实现900公里内当日达 [15] - 即时零售平台崛起推动宅家独酌消费场景 [15] - 传统层层分销模式面临挑战 [15] 营销策略 - 品牌营销转向建立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15] - 喜力赞助区域赛事,青岛啤酒玩转花式应援 [15] - 场景营销拓展至音乐节、电竞比赛等年轻社交场景 [14] 行业挑战 - 同质化困境加速显现,产品创新疲于奔命 [16] - 价格内耗导致品质缩水风险 [17] - 消费断层撕裂市场,品牌忠诚度难以建立 [17]
酒桌上也有了“她经济”,90-00后成消费新主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20:53
消费趋势 - 90-00后成为精酿啤酒消费主力军,年轻女性是主要消费群体,偏爱果味精酿、西打酒和酸啤酒等[2] - 精酿啤酒代表年轻社交文化,适合家庭聚会、露营野餐等休闲场景,女性消费能力突出[2] - 消费者从工业啤酒转向精酿啤酒,国产精酿因价格亲民、口感符合国人偏好而受青睐[2] 产品特性 - 精酿啤酒原料仅含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无添加剂,与工业啤酒(含大米、玉米等)形成鲜明对比[3] - 精酿啤酒风味多样,可添加药食同源辅料甚至辣椒、肉类,涵盖酸甜苦辣咸鲜等口感[3] - 精酿啤酒酒精度较高(部分达10%),口感浓郁复杂,酿造工艺更复杂且周期长,成本高于普通啤酒(酒精度约2%)[4][5] 市场动态 - 精酿啤酒从高端小众转向低价走量,盒马等商超自营精酿价格低至9.9元/500ml,占啤酒总销量60%以上[6] - 国内六大啤酒集团进入精酿赛道,规模效应降低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价格下行[6] - 消费者观念转变,不再认为精酿必须高质高价,进一步促使整体价格走低[6] 行业前景 - 精酿啤酒市场潜力大,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其从小众迈向大众消费[7] - 行业面临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和品牌建设难度等挑战,需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竞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