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付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杠杆率指标居于行业前列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占有息负债的比例超50% 该融资模式有何利弊?
新浪财经· 2025-11-27 16:29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对于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杠杆率较高的原因,我们研究认为,这两家券商或更加依赖以应付款项为核心的同业融资,对发债融资的需求较小。(具体见报告 《"券商一哥"发债规模掉队的背后:高额应付账款满足融资需求 优秀利率结构削弱债务置换需求》) 作者:光心 2025年7月以来,A股持续走强,券商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融资热情也极其高涨。截至11月27日,74家券商的年内境内债发行规模已超过17000亿,同比增幅 近50%。 据分析,券商此轮扩表一方面系由于行情催化下日常运营结算相关的资金大增,另一方面也是全行业积极增配重资产业务的结果。(具体见报告《券商债务 与重资产业务专题:2025年券商债务发行规模同比增长近60% 券商密集增配重资产业务为扩表的主要驱动力》) 而申万宏源负债端则是主要依赖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抬升。 该科目主要衡量券商通过场内和场外回购融入资金的规模,其本质是一种有抵押的短期借款,证券公司将持有的债券、票据等金融资产质押给交易对手(如 银行、基金、保险等),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购回,从而获得短期融资。 卖出回购业务是券商除发行债券外又一重要的主动融通资金的手段。截至202 ...
长沙银行(601577):规模扩张强度不减 业绩表现稳中有增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3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1% [1] -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1.7%,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1.8% [2] - 成本收入比26.9%,信用减值损失占营收比重30.2%,同比分别下降0.1和2.9个百分点 [2] 资产负债结构 - 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9%,贷款同比增长13%,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提升至56.5% [3] - 上半年新增贷款576亿元,同比多增124亿元,其中对公贷款新增585亿元,零售贷款新增25亿元 [3] - 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2.6%,存款同比增长11.2%,定期存款占比61.3%较年初提升5.8个百分点 [4][5] - 绿色贷款和普惠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达20.6%和15.8%,高于全行贷款10.6%的增幅 [3] 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87%,较2024年下降24个基点 [5] - 生息资产收益率3.72%,贷款收益率4.56%,较2024年分别下降49和70个基点 [5] - 付息负债成本率1.75%,存款成本率1.61%,较2024年分别下降26和23个基点 [5] 非息业务发展 - 非息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1.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7% [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5.6%,占非息收入比重27% [6] - 投资收益31.8亿元,同比多增17.3亿元 [6]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17%,较一季度下降1个基点 [6] - 关注类贷款占比3.31%,较一季度上升70个基点 [6] - 拨备覆盖率310%,拨贷比3.62%,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 [7]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73%,一级资本充足率11.3%,总资本充足率13.6% [7]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9.2%,较年初提升3.6个百分点 [7]
券商股权再融资重启点评:夯实资本,创新蓄力
国信证券· 2025-07-20 16: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证券公司股权再融资逐步复苏 ,有望实现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并行,提升资本实力,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撑 [5] - 股权再融资能为证券公司业务转型提供资本支持,在资本市场环境向好背景下,或延续复苏趋势,利于业务规模扩张及业绩增长,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近期多家券商重启再融资,增量资金投向科技金融、财富管理、做市及子公司等创新领域,如7月19日东吴证券公告拟募资不超60亿元定增预案 [4][6] 国信非银观点 - 此前因资本市场环境影响,证券公司股权再融资少,2025年以来逐步复苏 [5] - 证券公司用资业务发展快、资金需求增长,此前债务融资规模扩大,股权再融资复苏利于提升资本实力、支撑业务扩张 [5] -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预期存在、竞争激烈,股权再融资可为业务转型提供资本支持,在资本市场环境向好下或延续复苏趋势,利于业务规模和业绩增长 [5] 评论 - 证券行业多家机构启动再融资,以东吴证券为例,定增资金主要用于向子公司增资、IT及合规风控投入、财富管理业务等方向 [6][7] 股权再融资逐步复苏,债务融资仍为当前主要融资手段 - 2025年以来证券公司股权再融资逐步复苏,天风证券因业务拓展再融资落地,国泰海通、国联民生因并购进行股权再融资 [7] - 资本市场景气度高时证券公司股权再融资更频繁,2020年为再融资峰值,达1197.44亿元,2023 - 2025年至今融资规模分别为59亿元、295亿元、160亿元,股权融资规模仍小于债务融资 [7][8][9] - 银行、保险以吸收负债融资为主,负债来源广泛且经营负债是业务一部分;证券公司负债融资多通过发行债务凭证或银行间质押业务,受资产端价格影响大,当前发债融资是主要融资方式 [9] - 上市券商融资负债以短融券、拆入资金和应付债券为主,融资类负债对投资资金运用规模影响关键,2024年末应付短融券、应付债券是主要融资类负债形式 [10][11] - 存量债券方面,大型券商存量债券票面利率接近3%,剩余平均久期略低于2年;发行债券方面,2020 - 2024年发债规模分别为8743亿元、10962亿元、7110亿元、10467亿元、8381亿元,票面利率从约3%降至约2%,期限约3年 [11] 股权再融资复苏有利于业务规模扩张和业绩增长 - 券商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持续高位,用资业务地位提升,金融投资资产成为主要扩表方向,2024年末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超50%、占净资产比重近250% [12]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判断行业集中度将提升、机构定价权加深、监管要求提高,股权再融资有助于提升券商业绩增长可持续性 [16] - 重点推荐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建议关注流量优势深厚、变现牌照丰富的东方财富,整合推进顺利的国联民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