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保温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塔城市新城市场监管所开展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检查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中国食品网· 2025-05-19 16:57
市场监管专项检查 - 新城市场监管所对建筑保温材料生产、销售单位开展全链条监管,重点防范火灾、脱落等安全隐患 [1] 生产环节监管 - 核查企业资质、生产工艺及原材料管控情况,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1] - 检查进货记录、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及出厂检验报告,防止"三无"产品流入市场 [1] - 对产品标识、燃烧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核验,要求存在原材料采购台账缺失问题的企业立即整改 [1] 销售环节监管 - 重点排查建材市场、五金门店,检查产品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及进货渠道合法性 [1] - 通过产品标识信息、二维码溯源核验规格一致性,快速判断产品类别及防火等级 [1] - 打击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督促商户落实进货查验制度 [1] 宣传与共治 - 向企业和消费者普及建筑保温材料国家标准及选购常识,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2] - 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2]
亚士创能: 亚士创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45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5月21日14时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新涛路28号公司一楼生态圈厅召开 [3]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9:25/9:30-11:30/13:00-15:00,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15-15:00 [3] - 会议将审议12项议案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不分配利润预案等,并听取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下降34.01%,归母净利润亏损3.29亿元同比下降647.21% [11] - 建筑涂料收入下降25.01%,防水材料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3.89%,总资产63.41亿元较上年减少1%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4.19亿元同比降195.74%,主要因工程款支付减少及票据结算变化 [21]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23%,竣工面积下降27.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9% [7] - 涂料行业总产量3534万吨降1.6%,收入4089亿元增1.56%,利润262.9亿元增9.34% [8] - 建筑防水材料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并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9] 发展战略规划 - 2025年将聚焦管理质效提升,推动业务向C端、G端转型,实行业务团队合伙机制 [13] - 已引进RUST-OLEUM品牌布局高端零售市场,构建多品牌矩阵覆盖6亿乡镇用户 [5] - 计划2025年申请不超过65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子公司互保额度不超过50亿元 [26] 公司治理调整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31] - 修订公司章程删除监事会专章,同步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治理文件 [32] - 2024年董事会召开7次会议,股东大会2次,披露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83篇 [12]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
新京报· 2025-05-07 19:18
安全生产监管强化 -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全面排查安全风险 要求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强调强化责任措施落实到基层岗位[1] - 重点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防范 严查"三超一疲劳"、违法载人、非法营运等行为 杜绝车辆船舶涉险通行[1] - 要求运输企业严格检查交通工具技术性能 强化恶劣天气和车流密集时段的巡查监测[1]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整治 - 加强旅游设施隐患排查 落实极端天气游客疏散和停运措施 重点监管客运索道缆车等设备[2] - 开展"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场所消防安全排查 推进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等专项整治[2] - 深化城镇燃气全链条整治 严查餐饮场所非法行为 严格大型活动审批以防踩踏风险[2] 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治理 - 强化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 打击盗采、超能力生产、瞒报事故等违法行为[2] - 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开展老旧装置整治和专家指导服务[2] - 严格管控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 禁止恶劣天气进行高空吊装作业[2] 应急响应机制强化 -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 确保信息报告畅通[3] - 国家救援队伍保持应急备战状态 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3]
建筑保温材料火灾多发,北京市部署相关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新京报· 2025-04-15 21:49
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部署 - 北京市召开专项会议部署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行动,涉及消防、住建、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 [1] - 近年来建筑保温材料火灾频发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整治工作被强调具有高度紧迫性 [1] - 方案要求通过源头管控、过程排查和末端治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重点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 [1][2] 整治措施与执行机制 - 实施"谁所有谁负责"原则,分类排查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隐患并强化检验检测及审批备案 [2] - 建立全链条事故溯源机制,包括责任追究、问题成因分析和依法问责等环节 [2] - 推广"企安安"信息化技术,通过样板单位经验复制和科技手段完善监管体系 [2] 政策落实与协同管理 - 要求各区部门压实责任链条,建立会商研判、调度通报等机制以提升工作质效 [2] - 加强安全常识宣传和政策解读,通过案例警示曝光强化社会共识 [2] - 强调标准引领与科技赋能结合,重点突破整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