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

搜索文档
苏州迈步全球科创新高地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0
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金仕生物自主研发全球首个预装干瓣介入瓣膜产品获批上市,为心脏病治疗提供新方案 [1] - 国芯科技构建12条产品线,专注于智能汽车芯片领域 [1] - 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达57家,位居全国第三 [2] - 英诺赛科作为全球氮化镓行业龙头,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8%,布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AI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3] - 迈为股份投资23亿元投用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项目,预计年产值近200亿元 [3] 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 - 苏州集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3万家(全国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万家(全国第四) [3] - 苏州拥有独角兽企业1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08家,省瞪羚企业486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3] - 苏州引进顶尖人才(团队)10个、重大创新团队62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835人,人才总量达407万人,高层次人才45万人 [3] - 苏州科技招商中心每年新增科技项目1万个,支持32家外资企业建设研究院,带动新增研发投入86.18亿元 [4] - 罗氏诊断、德国布鲁克纳、空客等跨国企业研发载体持续落地 [4] 高能级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等重大平台推动源头创新 [5] - 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由苏州牵头,集聚34家中国科学院载体机构 [5] - 与260多家国内外高校合作,C9高校全覆盖 [5] - "八个一"创新联合体机制培育235家联合体,形成800余项攻关任务 [5] - 苏州纳维科技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平台,成为全球氮化镓单晶晶片前三供应商 [5] 产业生态与金融支持 - 苏州组建新能源、光子等8个产业科创联盟 [6][7] - 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共享 [7] -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设立全国首个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8] - 思必驰联合上海交大、苏州大学共建江苏省语言计算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8] - 苏州培养4440名技术经理人,推动苏州金龙智能网联客车核心技术突破,2024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9.36%),智能网联客车占比15% [8] 开放与金融创新 - 苏州依托中新、中日、中德等开放平台及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导入高端人才项目 [9] - 苏州集聚3000只基金,资金管理规模超万亿元,推出"科创指数贷"及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 [9] - 苏州科技商学院联合北大、清华等院校培养2600名科创人才 [9] - 2025年目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2%、科技领军人才超4000人、高企超1.8万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90% [9]
迈为股份: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59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667.52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2] -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13,797.52万元,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2]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2] 项目概况 - 项目拟投资213,797.52万元新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2] -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 [2] - 实施主体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分别负责设备研发生产和核心部件加工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2024年n型电池片市场占比达79.4%,但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26.0% vs 29.4%) [3]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3%,具有高转换效率、降本空间大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3][4] - 行业龙头企业如隆基、通威、晶科等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2024-2025年钙钛矿领域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 [4][5]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3.94%,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国家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将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列为重点研发方向 [6] - 公司拥有1552名研发人员,覆盖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实力雄厚 [8] - 公司在异质结电池设备领域积累的真空镀膜等技术可迁移至钙钛矿设备研发 [9] - 公司与隆基、通威、天合光能等主流光伏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10] 项目投资概算 - 项目总投资213,797.5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占比42.12%(90,042.80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占比28.87%(61,733.29万元) [10] - 铺底流动资金占比23.24%(49,683.33万元) [10]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00,000.00万元(不含税),年净利润59,924.90万元 [11]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税后),投资回收期7.43年(含建设期) [13] 对公司的影响 - 项目实施将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3]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将增长,长期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14] - 短期内可能存在每股收益摊薄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