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

搜索文档
迈为股份拟募19.67亿加码钙钛矿 两年投17亿研发推动电池技术升级
长江商报· 2025-06-03 06:30
募资与项目规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总投资额21.38亿元 由公司及子公司宣城迈为共同实施 建设周期3年 达产后年产20套设备 [1][2] - 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40亿元 年净利润6亿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 投资回收期7.43年 [2] - 项目目标为优化升级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产品 抢占市场份额 [4] 钙钛矿技术前景 - 钙钛矿单结电池理论转换效率33% 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3% 显著高于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 [2] - 行业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均已投入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 从实验线向中试线推进 [1][3]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23家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加速中试线建设 [3] 公司技术储备 - 已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 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1][3] - 累计获得640项专利及197项软件著作权 研发人员规模达1552人 [8] - 近两年研发投入达17.14亿元 其中2023年7.63亿元 2024年9.51亿元 [7][8] 财务表现 - 2018-2023年营业收入从7.88亿元增至80.8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59.5% [6] - 2024年营收98.3亿元(同比+21.53%) 净利润9.26亿元(同比+1.31%) 计提资产减值5.24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2.29亿元(同比+0.47%) 净利润1.62亿元(同比-37.69%) [7] 业务拓展 - 除光伏设备外 公司开发显示面板和半导体封装设备 包括OLED切割设备、Mini LED解决方案等 [7] - 2024年半导体及显示行业营收6707.51万元 同比增长88.41% [7]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3
东吴证券· 2025-06-02 18: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入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市净率2.49倍,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资产负债率66.83%,总股本279.41百万股,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建设地点在苏州和宣城,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量产线,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研发,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 [7] 公司技术优势 - 由于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基于异质结电池制造技术积累,已自主开发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20250602
东吴证券· 2025-06-02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市净率2.49倍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资产负债率66.83%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募投项目情况 - 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 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 纤纳光电等初创企业预计2025年投产钙钛矿组件量产线 隆基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 2024年以来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 [7] 技术优势 - 由于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8]
迈为股份(300751):拟发行可转债募资近20亿元,设备龙头加码钙钛矿叠层
东吴证券· 2025-06-02 17: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迈为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投资钙钛矿叠层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 近年来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多玩家布局,技术发展加速 [7]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迈为已具备钙叠层电池设备整线交付能力 [7]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8/11.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25/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089|9,830|7,561|8,330|9,414| |同比(%)|94.99|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13.90|925.91|764.86|878.68|1,097.05| |同比(%)|6.03|1.31|-17.39|14.88|24.85| |EPS - 最新摊薄(元/股)|3.27|3.31|2.74|3.14|3.93| | P/E(现价&最新摊薄)|21.24|20.97|25.38|22.09|17.70|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68.21元 [5] - 一年最低/最高价67.01/147.50元 [5] - 市净率2.49倍 [5] - 流通A股市值13,101.33百万元 [5] - 总市值19,058.22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27.43元 [6] - 资产负债率66.83% [6] - 总股本279.41百万股 [6] - 流通A股192.07百万股 [6] 投资项目情况 - 募投项目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9.7亿元 [7] - 项目实施主体为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分别位于苏州和宣城 [7] -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年收入40亿元(不含税),年净利润6亿元 [7] 行业发展情况 - 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钙钛矿组件量产线,预计于2025年投产 [7] - 隆基、通威、晶科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逐步由实验线向小试、中试线迈进 [7]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中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正在加速启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的产线建设 [7] 公司技术优势 - HJT与钙钛矿技术更相融,异质结电池制备采用低温工艺,与钙钛矿电池的低温制备工艺更加适配,且异质结电池表面为TCO层,在制备叠层钙钛矿电池时可以直接叠加,工艺路线更加相融 [7] - 迈为已自主开发适用于量产的钙钛矿空穴传输层等一系列工艺及相关设备,实现了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的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钙钛矿 - 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022|17,003|18,569|21,130|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815|4,687|4,530|4,261| |资产总计(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流动负债(百万元)|14,136|11,192|11,687|12,836|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175|2,175|2,175|2,175| |负债合计(百万元)|16,311|13,367|13,862|15,01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7,551|8,316|9,194|10,291|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4|7|44|8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7,526|8,323|9,238|10,380|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3,838|21,690|23,100|25,391| [8] 利润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9,830|7,561|8,330|9,41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7,067|5,188|5,629|6,28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35|30|33|38| |销售费用(百万元)|409|340|375|424| |管理费用(百万元)|249|212|225|235| |研发费用(百万元)|951|907|983|1,083| |财务费用(百万元)|-87|6|8|8| |加:其他收益(百万元)|280|6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52|0|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023|937|1,076|1,344| |营业外净收支(百万元)|7|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1,030|937|1,076|1,344| |减:所得税(百万元)|67|141|161|202| |净利润(百万元)|964|797|915|1,142| |减: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8|32|36|4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26|765|879|1,097|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3.31|2.74|3.14|3.93| |毛利率(%)|28.11|31.38|32.42|33.26| |归母净利率(%)|9.42|10.12|10.55|11.65| |收入增长率(%)|21.53|-23.09|10.17|1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1|-17.39|14.88|24.85| [8] 现金流量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6|1,324|1,007|1,418|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00|-219|-220|-129|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924|-1,004|-20|-2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689|102|767|1,26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93|347|377|398| |资本开支(百万元)|-769|-205|-205|-113|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504|181|-285|-122|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27.02|29.76|32.91|36.83|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79|279|279|279| |ROIC(%)|8.53|6.64|7.91|9.08| |ROE - 摊薄(%)|12.26|9.20|9.56|10.66| |资产负债率(%)|68.43|61.63|60.01|59.1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97|25.38|22.09|17.70| |P/B(现价)|2.57|2.33|2.11|1.89| [8]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 20250602
民生证券· 2025-06-02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下跌2.44%,弱于上证指数,核电指数涨幅最大,锂电池指数跌幅最大 [1] - 新能源汽车方面,小鹏MONA M03升级上市,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需求向好 [2][20] - 光伏领域,钙钛矿产业化加速,4月光伏组件出口21.39GW,海内外需求预期旺盛,产业链技术迭代加速 [3][33] - 电力设备及工控领域,甘肃谋划新增特高压送出通道,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4][48] 各行业总结 新能源汽车 - **行业动态**:5月28日晚,小鹏MONA M03 Max版上市,有不同续航版本及售价,外观、配置、动力有升级 [2][12][15] - **数据跟踪**:近期主要锂电池材料价格多数呈下降趋势,如三元动力电芯环比降2.56%,碳酸锂电池级环比降2.54%等 [21] - **公告跟踪**:欣旺达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万里扬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28] - **投资建议**:推荐电池、隔膜、热管理等环节相关公司,关注4680技术迭代和新技术带来的投资机会 [20] 光伏 - **行业观点**:迈为股份投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是行业发展主旋律,4月光伏组件出口情况及区域市场表现不同 [29][30] - **数据跟踪**:本周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中,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价格有不同变化,如硅料多晶硅致密料环比降2.70% [37] - **公告跟踪**:大金重工250MW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广大特材可转债停止转股,派能科技等实施权益分派 [46] - **投资建议**:关注硅料头部企业、光伏主链环节、逆变器环节、辅材企业等投资机会 [33] 电力设备及工控 - **行业观点**:甘肃谋划新增特高压送出通道,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 - 4月电源和电网工程投资有增长 [47][48] - **数据跟踪**:展示全社会用电量、分产业用电量比例等数据图表 [49][50] - **公告跟踪**:江苏华辰、智洋创新、正弦电气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 [62] - **投资建议**:电力设备关注出海、配网侧投资、特高压建设相关企业;工控及机器人关注Tesla主线、国产供应链厂商、内资工控企业 [52][54] 本周板块行情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下跌2.44%,弱于上证指数,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电气设备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1][63] - 板块子行业中,核电指数涨幅最大,锂电池指数跌幅最大,还列出涨幅和跌幅居前的股票 [64]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50602:钙钛矿产业化加速,甘肃谋划新增特高压送出通道-20250602
民生证券· 2025-06-02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20250526 - 20250530)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下跌2.44%,涨跌幅排名第30,弱于上证指数;核电指数涨幅最大,锂电池指数跌幅最大 [1] - 小鹏MONA M03升级上市,不同续航版本有不同售价;迈为股份投资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甘肃谋划新增特高压送出通道 [2][3][4] - 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力设备及工控等行业给出投资建议 [20][33][52] 各目录总结 新能源汽车 - 小鹏MONA M03 Max版5月28日晚上市,有不同续航版本及售价;外观新增部分车色,取消部分配色;配置升级,搭载高通骁龙8155P座舱芯片等;动力采用前置前驱布局,Max搭载特定驱动电机和电池组 [2][12][15][18] - 电动车是黄金赛道,25年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需求向好,推荐电池、隔膜等环节相关公司 [20] - 近期主要锂电池材料价格多数呈下降趋势,如三元动力电芯、碳酸锂等 [21] - 欣旺达进行2024年度权益分派;万里扬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28] 光伏 - 迈为股份计划募资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建成达产后有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优势,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是行业发展主旋律 [29] - 25年4月中国光伏组件出口21.39GW,同比增加2%;1 - 4月出口约83.29GW;出口额排名前五大单一国家加总进口量约占全球市场41%;各区域市场进口量有不同变化 [3] - 产业链价格方面,硅料成交低迷,价格有下移迹象;硅片价格暂时止跌;电池片价格有变动;组件价格近期变动少 [31][32] - 推荐关注硅料、组件、逆变器等环节相关企业 [33] - 大金重工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广大特材权益分派时可转债停止转股;派能科技等公司进行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 [46] 电力设备及工控 - 甘肃将谋划新增2 - 3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预计“十五五”中期和2030年有不同输送能力和电量;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1 - 4月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3.1%;电源和电网工程投资有同比增长 [4][47][48] - 推荐关注电力设备出海、配网侧投资、特高压建设相关企业;人形机器人大时代来临,对工控及机器人行业给出不同思路的投资建议 [52][54] - 江苏华辰等公司进行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智洋创新进行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 [62] 本周板块行情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下跌2.44%,弱于上证指数;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电气设备指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1][63] - 板块子行业中,核电指数涨幅最大,锂电池指数跌幅最大;行业股票涨跌幅居前和居后的分别有长城电工等和星云股份等 [64]
投资21.38亿!光伏龙头,加码钙钛矿
DT新材料· 2025-06-02 00:17
迈为股份可转债发行及钙钛矿叠层电池项目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9.67亿元,投向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旨在抢占该技术领域的设备市场份额 [2] - 项目总投资21.38亿元,建设周期3年,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0套钙钛矿叠层电池制造设备,实施主体包括苏州总部及宣城子公司 [3] - 项目分工明确:苏州负责设备研发生产,宣城子公司承担核心部件加工及表面处理 [3] 钙钛矿技术优势及行业动态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3%,显著高于晶硅电池29.4%的理论极限,单结钙钛矿理论效率为33% [3] - 行业呈现跨界布局热潮:纤纳光电、协鑫光电等初创企业计划2025年投产,隆基、通威等光伏龙头已进入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阶段 [4] - 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23家龙头企业通过投融资加速布局钙钛矿产线建设 [4] 公司业务基础与技术储备 - 公司在HJT异质结电池设备和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4] - 已基于HJT设备技术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实现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自动化贯通,具备整线交付能力 [5] - 2024年营收98.3亿元(+21.53%),归母净利润9.26亿元(+1.31%);2025Q1净利润1.62亿元(-37.69%) [5] 行业技术发展背景 - 2024年N型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26%,接近其29.4%的理论极限,推动行业转向更高效率的钙钛矿技术 [3] - 钙钛矿技术商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产业化落地 [8]
迈为股份: 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59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667.52万元(含发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1][2] -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13,797.52万元,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2] -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2] 项目概况 - 项目拟投资213,797.52万元新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2] -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 [2] - 实施主体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分别负责设备研发生产和核心部件加工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速,2024年n型电池片市场占比达79.4%,但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26.0% vs 29.4%) [3]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3%,具有高转换效率、降本空间大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3][4] - 行业龙头企业如隆基、通威、晶科等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2024-2025年钙钛矿领域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 [4][5]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53.94%,已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6]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国家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将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列为重点研发方向 [6] - 公司拥有1552名研发人员,覆盖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实力雄厚 [8] - 公司在异质结电池设备领域积累的真空镀膜等技术可迁移至钙钛矿设备研发 [9] - 公司与隆基、通威、天合光能等主流光伏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10] 项目投资概算 - 项目总投资213,797.5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占比42.12%(90,042.80万元),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占比28.87%(61,733.29万元) [10] - 铺底流动资金占比23.24%(49,683.33万元) [10]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400,000.00万元(不含税),年净利润59,924.90万元 [11] - 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税后),投资回收期7.43年(含建设期) [13] 对公司的影响 - 项目实施将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3]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将增长,长期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14] - 短期内可能存在每股收益摊薄风险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