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术导航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力促高端医疗器械 产业全链条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8:10
总体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 [1] - 到2027年新增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 [1] - 到2027年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家 [1] - 到2027年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3个 [1] 重点发展产品方向 - 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2] - 加快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设备、高清血管造影设备等高性能医学影像产品迭代升级并推动微型家用超声设备研发 [2] - 加快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性能手术系统迭代升级并推动柔性手术机器人等新一代手术系统研发 [2] - 加快质子治疗系统、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等放射治疗产品迭代升级并推动闪光放疗设备研发 [2] - 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等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迭代升级并推动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 [2] 政策支持与重点任务 - 围绕创新策源、临床赋能、审评审批、入院应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国际化发展七大方面部署20项重点任务 [3] - 鼓励先导产业母基金和生物医药并购基金与产业集聚区合作 用好未来产业基金支持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 [3] - 支持市场化医疗器械风险投资基金发展 鼓励发展市场化S基金与并购基金 [3] - 鼓励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保险产品 建立覆盖临床试验、研发、生产等全链条的创新医疗器械保险机制 [3] - 提高医学伦理审查效率 力争将伦理审查总体流程时间压缩至3周以内 [4] - 缩短临床试验启动时间 力争将临床试验启动前医疗机构内部整体用时压缩至25周以内 [4] - 将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平均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4] - 支持取得进口或境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在沪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5] - 优化试点医疗机构自研试剂备案管理机制 鼓励持续开展自研试剂开发与备案工作 [5] - 积极争取率先开展医疗器械注册证转让试点 探索境外已上市且国内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沪先行试用 [5] 国际化发展举措 - 促进进出口通关便利 落实进口医疗器械加贴中文标签规定等措施 [4] - 争取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设备品类和业务范围 支持企业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保税维修服务 [4] - 依托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知识产权、法律等综合服务 [4] - 依托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培训创新平台 提供引进宣介和出海推广服务 [4] - 利用国际会议、跨境手术直播等形式推介医疗器械创新产品 [4] - 积极参与并争取在沪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展会活动 [4] 行业前景展望 - 行业在内部政策环境改善和外部市场开拓双重引擎驱动下整体复苏态势明显 [7] -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看好创新驱动增长方向以及全球化发展相关投资机会 [7] - 行业有望于2025年剩余时间内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拐点 核心驱动力源于国内政策优化与全球化出海加速突破 [7] - 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 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发展阶段 [7]
发布行动方案 上海力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6:27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 到2027年,上海将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 品超100件,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家,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 区3个。 聚焦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具体来看,在重点发展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上海将主要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 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 疗器械、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高端医学影像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设备、高清 血管造影设备等高性能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微型家用超声设备等产品研发。 高端手术系统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腔镜手术机器人等高性能手术系统迭代升级,推动柔性手 术机器人等新一代手术系统研发。 高端放射治疗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提到,加快质子治疗系统、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等产品迭代升 级,推动闪光放疗设备等产品研发。 此外,针对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动方案》表示,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 ...
发布行动方案 上海力促高端医疗器械 产业全链条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4:26
● 本报记者李梦扬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 到2027年,上海将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在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 品超100件,培育年产值超100亿元、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2家,建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 区3个。 聚焦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具体来看,在重点发展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明确,上海将主要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 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 疗器械、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八类重点发展产品。 高端医学影像产品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扫描设备、高清 血管造影设备等高性能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微型家用超声设备等产品研发。 机构看好医疗器械板块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内部政策环境改善和外部市 场开拓的双重引擎驱动下,板块整体复苏态势明显。 此外,针对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动方案》表示,加快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等 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 ...
三大主营业务亮点纷呈 爱尔眼科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4.3%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21: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 [1] - 扣非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 [1] - 门诊量达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 [1] 业务板块增长 - 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1.14%,客单价企稳回升 [2] - 视光服务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4.73% [2] - 白内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4%,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增长显著 [2] - 眼前段项目和眼后段项目分别增长13.06%和9.02% [2] 技术升级与创新 - 引进蔡司VISUMAX800全飞秒设备,SMILEpro手术单眼操作时间缩短至10秒 [2] - 全光塑、全飞秒4.0等新术式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效率 [2] - 飞秒白内障术式、手术导航系统及智能显微镜应用增加 [2] - 多焦晶体应用比例加大,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2] 视光服务拓展 - 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强化品牌影响力 [3] - 小儿眼病、视觉训练及老花矫治项目培育新增长点 [3] - 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构建AI智慧眼科医院体系,涵盖数据治理至智能应用全链条 [4] - 远程医疗中心入驻专家400余名,覆盖全国20余省 [4] - 完成远程阅片超20万例,拓展远程会诊应用场景 [4] - 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含超10万例稀缺病例 [4] - 7项数据产品挂牌交易所,新增4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4] 组织与管理优化 - 成立湘赣区、秦晋区等区域管理委员会,推动资源整合 [5] - 应用BI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及AI助手提升管理效率 [5] - 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院大数据精准管控 [5]
“年度最大”医疗IPO叫停!估值143亿巨头为何临阵止步?
思宇MedTech· 2025-07-07 17:38
核心观点 - 德国医疗科技企业Brainlab推迟原定于2025年7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IPO计划,尽管获得超额认购和市场积极反响 [1][3][4] - 公司推迟IPO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扰动资本市场,包括俄乌局势、中东紧张局势和美国潜在关税威胁 [5] - Brainlab强调即便取消IPO,公司资金实力仍足以支持未来有机增长,无需急于依赖外部融资 [5] - 公司定位为"软件定义医疗"的领军者,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领域拥有全球60%市场份额 [1][6] IPO计划详情 - 原计划发行200万股新股并转让最多320万股现有股份,拟募集约4.1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30亿元) [3] - 定价区间为每股80-100欧元,按最高发行价计算估值可达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3亿) [3] - 这将是德国2025年迄今最大的医疗器械IPO [3] - 创始人Stefan Vilsmeier将保留至少50.1%的控股权 [9]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影像引导手术、放射治疗及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已在全球85个国家安装超过5000套系统 [6] - 关键产品线包括影像引导手术(IGS)、放射治疗和数字化手术室 [7][8] - 放射治疗系统ExacTrac Dynamic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8] - Elements软件平台将AI引入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康复等环节 [8] - 全球雇员超过2000人 [6] 财务状况与战略布局 - 公司多年来保持稳健现金流 [5] - 2025年1月跟投法国神经外科微创机器人公司Robeauté的2700万欧元A轮融资 [5] - 2023-2025年间推动多项产业布局 [10] - 超过40%收入来自北美市场 [16] - 在亚太区域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数字化手术室与影像导航系统市场渗透 [16]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俄乌冲突导致东欧部分市场订单延后,并对欧洲整体市场情绪造成影响 [16] - 2025年德国已有Autodoc等多家企业取消IPO [11] - 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周期长、临床验证要求高,对市场稳定性依赖强 [9]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高度集中,Brainlab凭借软件创新能力成长为软硬件结合的产业平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