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术床
icon
搜索文档
301290,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0:09
收购交易概述 - 东星医疗拟以现金收购武汉医佳宝9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7] - 交易价格以符合证券法的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 排他期至2026年5月31日 [11][12] - 武汉医佳宝股东为包仕军(持股95%)和湖北天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 后者控股股东同为包仕军 [9] 战略动机与标的业务 - 收购基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需要 旨在延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并拓展合成生物领域 [13][14] - 武汉医佳宝为高端骨科及生物材料研发企业 拥有多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金属髓内钉、锁定接骨板系统、髋关节假体等 [14] - 东星医疗主营吻合器等外科手术器械 以及手术床和无影灯等外科设备 [16]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1.03亿元 2022年9451.46万元 2023年6815.53万元 2024年6645.91万元 [19] - 2024年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微增0.40%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22.46%至1.26亿元 [2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14.17% 扣非净利润1903.65万元同比下滑37.78% [21][22] 市场数据 - 截至9月2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96元/股 总市值28.01亿元 [5] - 华泰联合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持续督导期至2025年12月31日 [20]
301290 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20:08
收购方案概述 - 东星医疗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9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2][3] - 交易价格将以符合证券法的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 排他期设定为2026年5月31日前[9] - 武汉医佳宝股东结构为包仕军持股95% 湖北天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 后者控股股东同为包仕军[7] 战略动机与标的业务 - 收购基于业务发展战略需要 旨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并延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 拓展合成生物领域布局[11] - 武汉医佳宝为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拥有多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金属髓内钉、锁定接骨板系统、髋关节假体等[11] - 东星医疗主营业务为吻合器等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含外科器械和外科设备两大业务板块[13]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1.03亿元 2022年9451.46万元 2023年6815.53万元 2024年6645.91万元[15] - 2024年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微增0.40% 但扣非净利润下降2.49%至6645.91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减少22.46%[1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14.17% 归母净利润3029.29万元同比下降36.47% 扣非净利润1903.65万元同比下降37.78%[18][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69.59%至2138.58万元[19]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6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27.96元/股 单日涨幅0.29% 总市值28.01亿元[2]
301290,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9-26 19:49
收购交易概述 - 东星医疗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90%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价格将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报告的评估结果为基础 经各方协商确定 [7] - 交易各方约定自意向协议签订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为排他期 期间标的公司股东不得与其他方进行股权转让洽谈 [7] 标的公司股权结构 - 武汉医佳宝股东为包仕军(持股95%)和湖北天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 其中湖北天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由包仕军控股 [5]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基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需要 旨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并延伸外科医疗器械产业链 积极拓展合成生物领域 [8] - 武汉医佳宝专注于高端骨科及生物医学材料研发生产 拥有多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金属髓内钉、锁定接骨板系统、髋关节假体等 [8] - 东星医疗主营业务为吻合器等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涵盖外科器械和外科设备两大板块 本次交易预计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1.03亿元 2022年9451.46万元 2023年6815.53万元 2024年6645.91万元 [11] - 2024年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微增0.40% 归母净利润9742万元同比增0.21% 但扣非净利润6646万元同比下降2.49%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14.17% 归母净利润3029万元同比下降36.47% 扣非净利润1904万元同比下降37.78% [1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显著恶化:2024年1.26亿元同比下降22.46% 2025年上半年2139万元同比下降69.59% [12][14] 市场数据 - 截至9月26日收盘 东星医疗股价报27.96元/股 涨幅0.29% 总市值28.01亿元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医用床行业产业链、发展历程、产业链上游、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用床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4 09:1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医用床市场规模达151.84亿元 2024年增长至173.63亿元 [1][9] - 高端产品如多功能病床和电动病床增长较快 普通病床仍占主要份额 [1][9] - 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持续增长 直接带动医用床市场扩容 [1][9] 产品类型与分类 - 产品涵盖普通病床、多功能病床、电动病床、手术床、检查床等类型 [1] - 医用床专为医疗机构设计 用于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场景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 [3][7] - 中游制造商生产手动床、电动床、手术床等多元化产品 [3] - 下游覆盖医院、养老院、家庭护理等场景 通过直销、经销商及电商平台销售 [3] - 支持性产业包括政策监管和技术创新 驱动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上游原材料供应 - 2024年中国不锈钢产量达3944万吨 同比增长7.5% [7] - 不锈钢为床架、床栏主要材料 保障行业稳定生产和产品升级 [7] 下游应用分布 - 医院占下游应用主导地位 占比达68% [12] - 养老院占比18% 家庭护理占比12% 其他机构占2% [1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s-2000年代初依赖进口 外资品牌主导市场 [5] - 2000-2010年代国产化替代加速 电动病床普及 [5] - 2010-2020年代智能化技术渗透 国产替代率提升 [5] - 2020年代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技术融合与绿色制造成为核心 [5]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可孚医疗注重产品多元化和线上线下渠道 覆盖不同消费层次 [14] - 迈瑞医疗聚焦高端智能化产品 2023年营收349.32亿元(+15.04%) 2024年1-9月营收294.85亿元(+7.99%) [14][16] - 新华医疗提供丰富产品线和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营收100.12亿元(+7.86%) 2024年1-9月营收74.23亿元(+1.45%) [14][18] - 赛康医疗专注康复医用床 科曼医疗以患者为中心设计 普康医疗提供定制化服务 [14]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端化:集成智能传感器与AI算法 实现实时监测与远程会诊 [20] - 轻量化:采用碳纤维、铝合金等材料 重量减少30%以上 [21][22] - 多功能一体化:集成防褥疮气垫、翻身辅助等模块 实现一床多用和场景融合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