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防粘连液
搜索文档
“四项第一”!商业航天独角兽要IPO了,估值超150亿!
IPO日报· 2025-10-30 08:32
金龙新材IPO辅导备案 - 公司于10月20日启动上市辅导,长江证券担任辅导机构,注册资本为10090万元 [4] - 控股股东饶金才合计控制公司68.31%的股份,公司专注于军用帐篷、铁路篷布等军民融合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具备年产捆绑加固器1000万套、各型号篷布20万张、军/民用帐篷10万顶的生产能力,隶属于湖北金龙集团公司 [4][5] - 公司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5亿元,员工1500余人,是民政部、中铁总公司等部门的定点生产企业 [5] 赛克赛斯生物科技IPO历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10月20日提交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光大证券,曾于2020年及2022年两次谋求A股上市但均主动撤回 [7][9] - 2024年9月因现场检查发现业务推广内控薄弱等多项违规行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 [9] - 公司主营植介入生物材料,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4.36亿元和3.79亿元,呈现下滑趋势,但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至1.5亿元 [10] 国电电缆北交所上市计划与经营状况 - 公司于10月20日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招商证券,注册资本1.84亿元 [12][13] - 公司专注于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新能源、冶金等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达20.55亿元 [14][15]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净利润从9404.57万元下降至7791.7万元 [15] 欧尚元智能装备创业板IPO意向 - 公司于10月23日进行IPO辅导备案,拟创业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控股股东持股49.24% [17][18] - 公司专注于有机酸生产工艺技术设计及核心设备供应,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8][19] 星河动力航天科技上市背景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2025年10月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32.36%的股份 [22] - 公司已为27家客户发射85颗商业卫星,创下国内民营火箭企业发射次数、服务客户数、发射卫星数、成功率四项第一 [26] - 公司累计完成10轮融资,金额超53亿元,2025年9月完成24亿元D轮融资后投后估值达150亿-158亿元 [27] - 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计划2027年前发射1.3万颗低轨卫星 [24] 邦盛科技再次闯关A股市场 - 公司于10月24日完成IPO辅导备案,拟登陆A股,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和湘财证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22.0606%的股份 [29][30] - 公司曾于2023年申报科创板但主动撤回,主营大数据实时智能平台软件,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从1.01亿元增长至2.7亿元,但持续亏损 [30][31]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新宇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31] 康佰家医药集团上市计划与业务规模 - 公司于10月21日启动IPO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公司21.29%的股份 [33][34] - 公司旗下坐拥2000多家门店,集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其中福建省是其主要市场 [35] - 2024年5月公司以1亿元收购维康药业旗下零售业务,再增超百家药房门店 [35]
科创板、主板IPO两次终止后,重启上市辅导!未能诚实守信,董事长等人曾被书面警示
搜狐财经· 2025-10-22 20:19
IPO申报进展 - 山东证监局于2025年10月20日受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 [1] - 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辅导机构为光大证券 [3][4] - 参与辅导工作的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包括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及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3][4] 历史上市申请记录 - 公司曾于2022年6月提交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后于2025年1月7日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申请而被终止审核 [4][5] - 更早的2020年6月,公司向上交所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但于2020年12月8日因撤回申请而被终止审核 [7] 募投项目与资金规划 - 本次深主板IPO募投项目包括“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和“发展储备资金” [4] - 项目总投资额为45,50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5,500万元 [4][5] - 其中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0,500万元,发展储备资金拟投入15,000万元 [5] 公司业务与行业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业从事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8] - 主要产品包括手术防粘连液、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及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 [8] -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包括正海生物、冠昊生物、昊海生科、迈普医学 [8]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724.90万元、43,581.83万元和37,946.56万元 [8][9] - 同期归母净利润呈现增长趋势,分别为12,674.59万元、13,651.48万元和15,016.31万元 [8][9] -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样持续增长,分别为10,925.95万元、12,681.04万元和14,449.19万元 [8][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31% [9] 盈利能力与研发投入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高位,分别为90.52%、88.28%和87.45% [10] - 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2,493.11万元增至2023年的3,500.41万元 [1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2023年显著提升至9.22%,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为5.70%和5.58% [9][10]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93,654.5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5,623.51万元 [9] - 母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12.93%降至2023年的8.58% [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00.54万元 [9]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现金分红6,778.06万元、5,703.56万元和6,143.17万元 [9]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山东赛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2.1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10] - 此前招股书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邹方明 [10] - 2024年9月,公司及时任董事长邹方明、总经理柏桓、财务总监郑学刚因相关违规事实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11]
赛克赛斯启动上市辅导 深耕医用生物材料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6:00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于10月20日在山东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光大证券 [1] - 公司并非首次闯关A股,曾于2022年6月提交深交所上市申请,并于2025年1月撤回申请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为专业从事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产品覆盖止血及手术防粘连类、组织封合及保护类、介入栓塞类、组织工程类等生物材料领域 [1] - 公司拥有20个医疗器械产品,其中8个为第三类医疗器械,3个为国产独家产品 [1] - 主要产品包括手术防粘连液、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及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 [2] - 手术防粘连液和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市场占有率均超26%,已在全国3000家以上医院使用 [2] - 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市场占有率第一,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为同类产品中唯一国产品牌 [2] 财务与研发数据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7亿元、4.36亿元和3.79亿元 [2]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1.37亿元和1.5亿元 [2] - 2021年至2023年研发上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共计3个,其中角膜表面粘弹保护剂为国产独家产品 [1] - 公司拥有主要在研项目11个 [1] - 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和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在2021至2023年的销售数量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3.36%和118.93% [2] 募资计划与股权结构 - 原计划募资4.55亿元,用于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基地二期项目及发展储备资金 [3] - 控股股东为山东赛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2.11%股份 [3]
又一医疗器械企业IPO终止!2个产品技术水平国际先进
梧桐树下V· 2025-01-10 16:45
IPO终止审核 - 深交所终止赛克赛斯生物科技主板IPO审核,因公司及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撤回申报[2] - 公司IPO于2023年2月23日获受理,2024年6月29日公布最新招股书申报稿,拟募资4.55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地山东济南,成立于2003年6月,2018年11月改制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3.5008亿元[4] - 实际控制人邹方明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90.94%股权[4]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拥有20个医疗器械产品,其中8个为第三类医疗器械,3个为国产独家产品[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手术防粘连液、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及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5] - 2022年手术防粘连液和止血粉市场占有率均超26%,覆盖3000家以上医院[5] - 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市场占有率第一,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为同类唯一国产品牌[5] - 2个产品技术水平国际先进[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37亿元、4.36亿元、3.79亿元,持续小幅下降[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27亿元、1.44亿元,持续增长[6] - 3年累计现金分红1.86亿元,占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5.05%[7]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9.22%,较2021年5.70%显著提升[7] 销售模式与渠道 - 采用经销商、配送商与直销相结合模式[7] - 2021-2023年前员工控制经销商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17.95%、20.15%、17.71%[8] - 向前员工经销商销售赛必妥、瞬时和赛脑宁产品占比超88%[9] - 经销商模式收入占比从2021年41.96%升至2023年57.83%[16] 产品价格与毛利率 - 前三大产品2022-2023年销售单价持续下降:手术防粘连液降12.48%/15.16%,止血粉降7.62%/8.61%,硬脑膜封合胶降21.20%/16.72%[1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90.52%降至2023年87.45%,仍维持高位[14] 产能与固定资产 - 2023年手术防粘连液产能利用率64.57%,止血粉82.24%[18] - 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净值仅1468万元,成新率52%[19] - 主要设备包括灌装机、制冷空调机组等,成新率44.49%-90.52%[22] 行业政策影响 - "两票制"政策推动销售模式转为配送商及直销模式,销售价格上升[23] - 战略性弃标河南省带量采购影响销量但未显著影响价格[26] - 瞬时产品中标省际采购联盟带量采购,价格下降67.99%[28] - 国家层面尚未对主要产品推行集中采购,短期全面实施可能性较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