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麦53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从粒粒良种,到仓廪充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15:41
作为全国再生稻的重要产地,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超40万亩。近年来,当地推 广"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选育"甬优4949"等高产突破性品种,在水稻增产上取得新突破。前不久, 富顺县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进行实割实测,再生稻亩产达到494.81公斤,加上此前测产中稻亩产 807.13公斤,合计亩产突破1300公斤。 "这茬稻子收得好,不仅亩产增了,每斤还能多卖些钱。"聊起今年的粮食收成,富顺县龙万乡五余 村粮农幸享芳挺满意,"新品种稻子穗粒多,长得壮实、带劲。" 中国有句农谚:"籽种好,一半谷"。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 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 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西瓜、 番茄、苹果等新品种,让越来越多水果吃起来更美味。五年来,打好种业翻身仗迈出坚实步伐,优质高 效的"中国种",让中国人的粮袋、果篮、肉库更加充实、丰富。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日前在陕西举行。图为观众在会上参观了解作物种子。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5%,多个品种打破国外种源依赖——从粒粒良种,到仓廪充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15:40
中国有句农谚:"籽种好,一半谷"。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 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 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西瓜、番茄、苹 果等新品种,让越来越多水果吃起来更美味。五年来,打好种业翻身仗迈出坚实步伐,优质高效的"中 国种",让中国人的粮袋、果篮、肉库更加充实、丰富。 主要口粮一批突破性品种育成 小麦是另一大口粮,占全年粮食产量20%左右。在小麦生产中,赤霉病极大影响着整体产量。其中,江 淮、黄淮等麦区是赤霉病常发重发区,每年需防控面积超3亿亩次。 "十四五"时期,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下,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53"成功育成。该品种的育 成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扬麦53"是聚合多个抗病基因育成的抗赤霉病 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增产10.13%,实现了抗赤霉病、抗白粉病与高产优质的协同提 升,标志着我国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审 ...
从粒粒良种,到仓廪充盈(“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06:46
10月29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晚稻收割作业加紧推进。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日前在陕西举行。图为观众在会上参观了解作物种子。新华社 记者 李一博摄 中国有句农谚:"籽种好,一半谷"。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 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 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西瓜、番茄、苹 果等新品种,让越来越多水果吃起来更美味。五年来,打好种业翻身仗迈出坚实步伐,优质高效的"中 国种",让中国人的粮袋、果篮、肉库更加充实、丰富。 主要口粮一批突破性品种育成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口粮,全国60%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推动水稻稳产增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 环,其中选育优质高产的种子尤为关键。 作为全国再生稻的重要产地,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超40万亩。近年来,当地推广"中稻 +再生稻"生产模式,选育"甬优4949"等高产突破性品种,在水稻增产上取得新突破。前不久,富顺县水 稻百亩超 ...
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08-14 10:33
玉米新品种创新与推广 - 中玉303玉米品种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病抗倒伏特性 亩产比以往多300-400斤 [1] - 中玉303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1475万亩 2023年在山东盐碱中低产田实现亩产1077.5公斤 [2] - 我国玉米育种突破茎腐病等关键技术瓶颈 解决高温干旱和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1][2]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发掘河套大耳猪、樟木牛等新品种 [3] - 国家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比例超60% 表型鉴定比例超30% 为AI育种提供数据支撑 [4] - 建设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 实现高效资源共享 [4] 种业政策支持体系 - 2021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将种源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3] - 2022年建立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机制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3] - 建立部省联动、科企协同机制 促进育种创新资源整合共享 [3] 主要作物育种成果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小麦新品种扬麦53高抗赤霉病 [6] - 水稻新品种玮两优2268实现增产7.7% 玉米新品种东科1188、中单1130耐密植宜机收 [6] - 基因编辑高油酸大豆获安全证书 国产西蓝花品种市占率从5%升至37.5% [6] 畜禽水产育种突破 - 国产白羽肉鸡打破100%进口依赖 三个主要品种市场占有率超25% [6] - 自主培育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 市场占有率超过30% [6] - 良种中国芯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丰富人民群众餐桌品种 [6]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08-13 21:22
种业创新发展 - 玉米新品种"中玉303"具备耐盐碱 耐干旱 抗病抗倒伏特性 2021年种植以来每亩地产量比以往多出三四百斤[1] - "中玉303"2020年通过河南省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家审定 2023年扩展至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国家审定[3] - 近三年"中玉303"累计推广种植1475万亩 2023年在山东乐陵盐碱中低产田创造亩产1077.5公斤记录[3] 种质资源体系建设 - 2021年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 规模与覆盖范围创历史之最 发掘河套大耳猪 樟木牛等新品种[4] - 国家农作物 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加速建立健全 资源基因型鉴定比例超60% 表型鉴定比例超30%[4][5] -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将于2024年内上线 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5] 种业振兴政策支持 - 2021年7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审议通过 将种源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4] - 2022年8月国家育种联合攻关总体方案印发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4] - 政策推动下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涵盖小麦 水稻 玉米等多品类[6] 生物育种技术突破 - 基因编辑高油酸大豆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国产西蓝花品种市场占有率从5%跃升至37.5%[6] - 白羽肉鸡品种"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打破100%进口依赖 市场占有率超25%[6] - 自主培育的15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实现种源自主可控[6]
国家审定推出一批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助力夏粮节本增效丰产丰收
新京报· 2025-07-22 07:39
小麦品种审定情况 - 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审定通过小麦品种153个 [1] - 高产稳产品种119个占比近八成比对照品种增产均在3%以上 [1] - 新科麦178比对照品种每亩增产53公斤增幅8.4个百分点 [1] - 抗赤霉病品种12个抗条锈病品种20个 [1] - 扬麦53同时抗赤霉病和中抗白粉病洛麦42同时中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徐麦DH2同时中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宛麦270同时高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和条锈病 [1] - 优质品种37个占比25%较2024年提高3个百分点 [1] - 优质强筋、弱筋专用品种各5个中强筋品种27个 [1] 小麦品种推广成效 - 高产稳产品种数量占比超过75% [2] - 2024年审定的周麦49区试产量较对照增产8% [2] - 2021年审定通过的马兰1号每亩节水超50立方米累计推广面积超900万亩 [2] - 小麦优质品种数量占比20%以上 [2] - 强筋小麦中麦5782024年推广面积达到977万亩 [2] 其他作物品种管理 - 审定公告公布水稻品种13个玉米品种34个 [2] - 撤销审定水稻品种12个玉米品种17个 [2] - 品种审定"有进有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成为常态 [2]